500亿碳谷项目也“黄”了吗?康得新大股东抽逃出资。
7月31日晚间,*ST康德再次曝出家丑,实际控制人郁忠、康德集团、康得新通过康德集团及其关联方抽逃投资项目全部投资。惹得参股公司康德碳谷发议案:要求取消康得新和康德集团的股东资格。
不幸的是,同样参与投资康德碳谷的山东荣成国资,被其他股东拖延,导致20亿投资水漂。据悉,这个曾被视为世界级“碳谷”的项目,计划投资高达500亿元。
此前,市场一度质疑康得新大股东挪用资金投资碳纤维业务。现在看来,康得新碳谷等项目的资金早已被切断,“失踪”的数百亿存款去向仍是个谜。
项目公司愤怒地收回了股东资格。
尚未解开百亿存款之谜的上市公司康得新再次摆平此事。
7月31日晚间,*ST康德披露,郁忠、康德集团、康得新在接到参股公司康德碳谷临时股东会议通知后,通过康德集团及其关联方抽逃全部出资。因此,康德碳谷于09年7月1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要求取消康得新及其大股东康德投资集团的股东资格。
简单来说,康德集团的大股东康德碳谷不忍心抽回出资,要求取消“千濑”股东的股东资格。
2017 10 13,*ST康德与康德集团、山东荣成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投资康德碳谷,并签署了《康德碳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协议》,根据协议,上市公司*ST康德拟向康德碳谷增资20亿元,向康德集团增资90亿元,向荣成国资增资20亿元。增资后三方分别占注册资本总额的14.29%、71.42%、14.29%。康德碳谷注册资本总额高达6543.8+0.4亿元。
2017年6月,上述三家股东签署补充协议,将康德集团的出资方式调整为现金及其在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于2018、18、31年2月前完成。
天眼查资料显示,截至2017,17年2月20日,康德碳谷实收资本为42亿,其中包括*ST康德和荣成国资出资,而大股东康德集团仅出资2亿。
随后,康德集团未到位的出资再次“中途变卦”。2018年2月,康得新公告称,受国内融资环境影响,且中安信股权结构调整及审计评估尚未完成,康得新碳谷注册资本及中安信股权配售时间延长至2019年6月30日。
现在,据项目公司康德碳谷透露,*ST康德和康得新集团的资金已经全部撤出,资金总额为22亿元。
上述公告称,鉴于*ST康德是否实施抽逃出资、抽逃出资的具体方式、具体抽逃金额等存在争议,为保护公司及公司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ST康德对相关议案投了反对票。但从最终表决结果来看,撤销股东资格的议案获得通过。
500亿碳谷项目未完成
荣成国资踩康蕾事件
然而,在康德集团事件曝光之前,康德碳谷的烂尾工程就已经出现。
两年前,奠基仪式在山东荣成康德碳谷正式举行。康德集团董事长郁忠及多位公司高管高调出席活动。当时,国内外600多家工商银行及其他各界重量级人物悉数到场祝贺。当时,郁忠高喊要把康德碳谷打造成为“全球碳纤维领军企业”。
根据当时官方披露的计划,康德碳谷项目分五期建设,总投资分别为500亿元、6600亩,由康德集团、康得新集团和荣成市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康德碳谷项目建成后,年产高性能碳纤维6.6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654.38+06.8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3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6543.8+0000亿元。
据威海新闻网报道,为争取康德碳谷项目落地,荣成市召开13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相关部门赴省对接24批。原本需要15到20个工作日的公司名称审批,5天内完成;原本需要12个工作日的银行开户、税务登记、项目立项,在1天内完成。
据了解,项目区搬迁仅用两个多月就完成,整治土地6600多亩,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原本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突然在一个月内完成了”。参与建设项目的当地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65438+2008年2月,康德碳谷项目全面启动。然而,仅去年一年,碳谷项目就因资金问题停工,股东方集团承诺的90亿元增资也迟迟未兑现。随后,上市公司*ST康德爆出大股东康德集团违规挪用资金,6543.8+022亿资金失踪事件。今天,康德集团撤资的事实是完全确凿的。
遗憾的是,与康德系共同投资建设康德碳谷的山东省荣成市国有资产经营供应公司,却投资20亿元“敲打水漂”。据21世纪商报报道,荣成开发区相关人士早在今年1左右就已证实,康德碳谷项目已停工多时。
今年3月,市场消息人士透露,荣成康德碳谷早已停产,曾组织并促成该项目的荣成国资和政府官员组成的团队已经解散。当地政府计划设立产业基金,支持康德碳谷的持续建设,但仍需筹集资金。短期内,康德碳谷很难复工。
上述产业基金是否接手碳谷项目,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不过,荣成国资似乎已经对康德碳谷的项目心灰意冷,其在康德碳谷的部分资产已被质押登记。
根据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显示,今年3月和6月,康德碳谷科技公司将碳纤维资产抵押给荣成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两笔抵押资产合计约28亿元。
2065438+2009年4月,荣成市人民政府回复称,康德碳谷拖欠实习工资,称因资金问题未按时发放所有员工工资,政府一直在协调康德集团筹集资金。目前资金已基本到位,公司将于近期安排陆续发放。
康德碳谷危机被康德新事件牵连,至今仍未解决。
碳纤维项目基本失败。
大股东的资金去哪了?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市场关注的6543.8+022亿存款资金离奇失踪事件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股东、存管银行均给出了确切答案。
*ST康德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公司不排除将公司资金通过现金管理合作协议存入康德投资集团及其关联人控制的账户的可能性。
那么分流的资金都用在哪里了呢?
据财新报道,康得新实际控制人、原董事长郁忠在债券持有人大会上表示,挪用股东资金在6543.8亿元以下,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的钱混在资金池里。康德投资集团挪用资金有两个目的,一是投资碳纤维项目,二是用股权质押贷款补仓,贷款的钱也主要用于碳纤维项目。
对于碳纤维项目,郁忠似乎押注于康德集团未来的理想和雄心。在许多公开场合,郁忠表示,碳纤维业务将在未来投入上市公司。一方面,碳纤维业务是公司业务发展的一个链条,另一方面,放入上市公司后,未来融资更加方便,也有利于扩大规模。
但从现有资料来看,巨资投入碳纤维项目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
除了康德碳谷增资90亿,康德集团投资的中宇等碳纤维项目也存在资金问题。据了解,康德集团投资的张家港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园尚未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据现场调查,除了当地的一些房屋外,只剩下农田。
公开资料显示,2018至10,康德集团与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共建张家港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康德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园总投资300亿元,计划于2025年分四期建成。一期工程投资50亿元,占地400亩,建设期2年。据悉,该产业基地主要配合国家“大飞机”战略。当时,郁忠对碳纤维材料项目仍充满雄心。
同时,在中宇的资本布局中,康德新的中安信科技公司、康德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康德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都是集团碳纤维蓝图的重要执行者。其中,常州康得新符合材料公司“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及零部件项目”于201711奠基,计划投资120亿元。但常州项目也传出今年项目停工的消息。
此外,也有投资者担心,康得新投资的中安信碳纤维产业园和智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厂耗资数十亿元,如今会像其他碳纤维项目一样被叫停或搁浅。
5月12日,张家港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5月19日,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康德集团董事长郁忠因涉嫌犯罪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着郁忠被捕,康得新数百亿资金的去向仍然是个谜。
连续四年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面临退市危机。
事实上,受大股东康德集团牵连的上市公司*ST康德也并非无辜。连续四年造假的惊人历史,无疑震惊了市场,也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从今年6月5438+10月开始,*ST康德爆发无法按期支付15亿短期融券本息,业绩真实性受到市场质疑。随后,上市公司持续爆发,122亿账面资金“不翼而飞”。大股东大康德集团可能挪用资金,实际控制人郁忠被公安采取强制措施。
7月5日,*ST康德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对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根据证监会认定,康得新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营业收入,通过虚构采购、生产、R&D费用、产品运输费用虚增营业成本、R&D费用、销售费用。在2015年至2018年的年报中,分别虚增利润23810万、30.89亿、39.74亿和24.77亿,合计虚增利润达到11910万元。
此外,*ST康德还涉嫌未在相关年度报告中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关联交易、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以及未如实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导致*ST康德披露的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目前,证监会已向涉案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拟对*ST康德罚款60万元,对主要责任人员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8月15日,证监会将召开康得新公司立案调查听证会,要求公司进行陈述和申辩。
危机重重的*ST康德无疑将面临退市危机。深交所公告,*ST康德违法违规事项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7月8日,*ST康德股票开始停牌,股价定格在3.52元,市值跌至654.38+024.64亿元。相比2017年26.67元的高价,股价跌幅超过85%。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持有*ST康德的股东数量仍高达1.5万。
昔日市值千亿的“白马股”如今深陷泥潭。
本文来自中国基金。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