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企业文化
所谓“玻璃操作法”,就是要像玻璃一样透明。松下的开放政策还包括财务开放、业务政策开放、业务地位开放,一切与全体员工共享。中年人松下曾总结出这一方针,命名为“玻璃作业法”,被视为松下电器公司的三大作业法则之一(另外两个是大坝作业法则和适应性作业法则)。这个管理原则现在已经上升到了“管理哲学”的高度,但它起源于松下创业之初。松下电器公司成为股份公司后,每年都要进行公开结算,不仅是内部,还要面向普通大众。“玻璃式”的开闭规则更重要的内容是商业目标和商业事实的披露。关于业务目标,除了年度和月度目标,松下还发布了250年的长期愿景计划。把商业现实公之于众的关键点是“报喜不报忧”,永远不要掩盖商业现实。好的时候,给员工带来好消息,请分享成功的喜悦;不好的时候,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依靠大家的力量去克服困难。【编者】“玻璃式”管理法的内容其实主要是关于内部管理的。对此,松下曾解释说,在工厂只有五六个人的时候,他每个月都和公司的会计进行公开结算,并向大家公布结算结果。这种方法激发了员工的进取热情。听到这个结果,大家都兴奋的想,这个月,下个月要更加努力。由于这种管理方法的成功,松下在设立分支机构时仍然采用这种方法,以便分支机构和事业部也能披露企业的情况。事实上,公共账户和其他做法只是松下“玻璃风格”商业方法的一小部分。这种管理方法的内在经典远比这个丰富。明确的目标是松下玻璃操作的核心内容。松下一直注重向下属和员工透露其目标。不仅年复一年,松下还制定了“五年计划”来表明长期目标,就像政府的规划一样。1933年,松下组织全体员工集会,宣布了松下的使命,并制定了250年的长期规划目标。当时听完松下的演讲,员工们纷纷上台发言,振奋人心,雄心勃勃。可见,这个公共目标能够调动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开放式管理也是“玻璃式”管理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经营者总是掩盖自己经营的实际情况,不管是好是坏。松下不是这样的。好的时候,他给员工带来好消息,请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不好的时候,他也把一切都如实相告,依靠大家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可以说,松下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度过这样的难关,能够在其他公司员工罢工的时候得到员工请愿的支持。究其原因,与他向员工披露经营情况密不可分。财务公开对于现代股份公司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当松下经营一家小型私人公司时,它会充分披露其财务状况,明确告诉所有人它赚了多少钱,多少留作个人使用,多少作为工厂的资本储存起来。松下成为股份公司后,每年都要进行公开结算,不仅内部结算,还要向公众结算。[编者]松下“玻璃式”管理法的目的是什么?他说:“为了让员工拥有愉悦的心情和愉快的工作态度,我认为采用开放式管理真的很理想。公开的内容不仅仅是财务,还有技术、管理、经营方针、经营实际,让公司里的员工尽可能的了解。开放式管理方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唤起和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消除他们的依赖性。松下说:“企业的经营者应该采取民主的作风,不能因为依赖上级而让下属盲目服从。每个人都应该本着自主的精神,在负责任的前提下独立工作。因此,企业家有更大的义务让公司员工了解他们经营的所有事实。总之,我认为,一个现代经营者必须认识到'人人都知道比谁都依赖好',才能在同事中唤起蓬勃的精神,促进整个业务的发展。1920中的电话安装就是一个例子。现在的社会,装个电话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电话普及率还挺高的。不过,当年松下安装电话是企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了不起。据相关数据显示,明治和大正年间,日本的电话普及率为5-6%,很多企业都没有这样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因此,拥有一部电话可以增加企业的信用,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更不用说消息灵通、联系方便所带来的直接经营效益了。但是,电话的优点和用途大家都知道,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人都不敢关心电话。当时一部电话需要1000多元的初装费,很高,真的是一种极致的奢侈。当时以松下电器的规模和实力,与安装电话是不相称的。然而,松下的洞察力和勇气是超乎常人的。在公司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他毅然做出了安装电话的决定。电话装好后,松下立即用明信片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喜悦的心情和心态。回想起第一次通过电话接到订单,松下非常激动。他曾写道:“在那些日子里,安装一部电话,第一次听到电话铃响,真的激起了人们的兴奋。那时候得到的安慰,比工商业普遍发达的今天,更深刻,更持久。安装电话不值一提,但在那个时代,松下重视安装电话,这体现了他的长远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