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哪些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如何处理?
一,粉饰财务报表的内涵
财务报表粉饰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灵活性、模糊性和滞后性导致的会计人员(自愿或非自愿)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二是会计人员(自愿或非自愿)不按有关会计法规和准则处理经济业务,粉饰财务报表。显然,一级财务报表粉饰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种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只能通过完善会计法律法规来解决。对于二级财务报表的粉饰,各相关行为人都应为其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否则将导致有法不依,必然使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更加严重。财务报表粉饰是企业管理当局编造、涂改、伪造财务报表,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行为。
二,控制财务报表粉饰的具体措施
1.进一步规范金融法规建设。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规划应超前,对未来经济行为的会计环境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尽可能避免会计处理中“无依据”的现象。还可以参考国际会计惯例的发展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缩小会计选择范围,减少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样性带来的粉饰财务报表问题。
2、逐步规范会计机制。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机制,有助于会计核算的规范化,遏制财务报表的粉饰。会计机制不仅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还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执行。当前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建立以内部监督体系为主体,外部监督为补充,社会监督为主体,政府监督为补充的会计监督体系。同时,要按照会计规范化的要求,建立严格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