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方式有哪些?
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融资活动,如银行信贷、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委托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贷款等。
间接融资是指资本盈余单位与资本短缺单位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金融机构进行独立的交易,即资本盈余单位通过存款或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提前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或购买需要资金单位发行的证券的形式向这些单位提供资金,从而实现融资。
间接融资的优势在于:
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起点低。他们可以广泛向社会各界募集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庞大的资金。
②在直接融资中,融资风险由债权人独自承担。在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元化的,融资风险可以由多元化的资产负债结构来承担,更有保障。
③降低融资成本。因为金融机构的出现是专业化分工合作的结果,它具有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相关信息的专长,而不需要每个资金盈余者去收集资金赤字者的相关信息,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
④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在于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中介,切断了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经营状况的关注和资金筹集者对资金使用的压力。
直接融资是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不通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直接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融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最典型的直接融资就是公司上市。
间接融资是以金融机构为媒介,从最后一个借款人到最后一个贷款人的融资活动,如企业融资银行、信托公司等。
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对称。一种没有金融中介介入的融资方式。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在一定时期内,资金盈余单位将通过与需求单位直接协议或在金融市场上购买需求单位发行的证券,向需求单位提供货币资金。
商业信用、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直接贷款都属于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资金的直接供给。与间接融资相比,投资者和融资者都有更多的选择自由。而且,对于投资人来说,收益更高,但是对于筹资人来说,成本更低。但由于筹资人的信用程度不同,债权人承担的风险也大相径庭,有些直接的财政资金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