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购买借壳上市的股票
股票借壳上市好吗?
借壳上市有着无与伦比的立即出售的优势。最突出的好处是,壳公司因为资产置换,进一步提高了经营能力和在股票市场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购买的股份的使用价值也会成倍增长,企业获得的利润会非常大。
如何购买借壳上市的股票?
非上市公司通过借壳上市成为上市公司,自然会发行股票。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确定借壳上市后放出的股票能不能买,不知道借壳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没有风险。那么,如何购买借壳上市股票呢?
如何购买借壳上市股票?直接在股市找借壳上市的股票买。
一般只有不好的公司才有好的公司做后盾,股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再好的股票也要在合适的时机买入,否则同样亏损。就像6100买了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当年至少亏了50%。
可以买借壳上市的股票吗?买借壳上市的股票需要注意什么?
1,市值大小
壳公司市值是评价壳质量的首选。对于借壳,目前主要的操作方式是通过增量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对于借壳而言,最大的成本是借壳后权益被原上市公司分享和稀释。与IPO的对价稀释不同,借壳重组的股份稀释是无偿的,即上市公司原股东为了获得上市地位而进行利益输送。
重组后借壳的持股比例取决于自身估值和上市公司市值。一般来说,借壳的资产体量是一个客观的交易评估值,市场借壳评估基本在8-12倍PE左右,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壳公司市值越小,重组后借壳股东比例越高,后续上市后分享的市值财富越多,股权融资的空间就越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借壳企业盈利2亿,借壳估值20亿。若以654.38+0亿元的壳市值计算,采用增发股票的方式进行借壳操作后,借壳企业全体股东的比例为66.6%。如果壳公司市值30亿元,重组后的股比只有40%。如果借壳资产后续资本市场能够支撑30倍估值,重组后上市公司总市值为60亿元,借壳后的股比直接决定了重组后借壳的市值财富是40亿元还是24亿元。
借壳上市后的股比是借壳方最关心的,除非有两种情况。要么借款人是国企,完成上市是政治目标,财富不如股票;或者重组方有大量资产可以二次注入提高股比,即有继承人。
2.股本规模
在确定壳公司市值的前提下,股本越小,股价越高越好。比如一家1亿元的公司,1亿元的股价比1亿元和1元的股价要好。虽然从重组后的股比和估值来看没有实质性影响。小股本意味着重组后每股收益高,容易得到股东和监管机构的认可。想想吧。重组后每股收益为1元钱。多漂亮啊!股价一路飙升,二级市场笑逐颜开。如果重组后的每股收益是5分钱,股东一般不会买,基本都是入土为安的心情。如果股东大会前股价表现不好,很有可能在网上投票给你否决方案。
此外,资本存量的大小也决定了后续资本运作的空间。小股权每股收益高,后续经营压力会小一些。而且后续配股的融资空间也很大,尤其是中国市场,有很多玩法。我刚才不是说空壳公司就像新娘,小媳妇总是漂亮的,大家都喜欢。五大三粗,铁腰铁脚的就逊色多了。
3.外壳干净吗?
壳是否干净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是否存在或有负债或风险,第二是能否顺利剥离。一般来说,壳公司准备放弃控制权接受重组,大多是因为自身经营困难。需要借壳拯救危机。壳公司的或有负债风险也必须引起重视。台面上的问题可以考虑后再做决定,交易前害怕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是这个意思。就像娶了媳妇一样。女生个子矮,皮肤黑,甚至有臭味,她能看出来,决定接受与否。最怕的是领了证进了洞房之后发现不对劲,那就大火了。
总的来说,近年来上市公司的或有风险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主要是目前监管也比较严格。比如利用股东身份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越来越少,壳公司普遍干净。
最干净的就是央企重组下属上市公司腾出的壳。国企没有作恶的内驱力,同时又有强大的母公司做后盾,或者说或有负债的担保和净壳剥离都没有大问题。其次,破产重整后的壳通过司法手段确保或有负债的隔离和消除。另外,是新壳。我们通常说新上市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在没有学会和有时间做坏事之前,不会做坏事。
干净的外壳也指能实现干净剥壳的外壳。大部分借款人都希望得到所谓的无资产负债、无业务、无人员的“干净壳”。干净的外壳不是一个客观的静态,而是需要在交易中实现的。空壳的难点主要在于债权人,尤其是金融债权人,因为负债的转让需要债权人同意。一般来说,负债在上市公司更安全。另外,银行中的债务转让属于债务重组,后人不愿意给前人擦屁股,只要负债不会因为变动而受损。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来说,有实力有实力的母公司是净壳剥离的前提,在实际操作中要顺利剥离成一个净壳并不容易。如何与债权人打交道,要看承债实力。
4.我能重新安置吗?
能否迁址也是借壳方非常关心的问题,虽然从投行的角度来看,公司的注册地址并没有那么重要。目前有很多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办公地、核心资产都不在同一个区域。但是对于企业或者地方政府来说,这是一个面子问题。很多借壳企业都是当地政府支持的,市长非常希望给当地增加一个上市公司作为政绩。有的借款人还会立下军令状,承诺借壳上市后搬到当地。
搬迁有大有小,就是烦。首先,公司的注册地其实是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章程修改后可以迁址。但操作实践通常需要上市公司所在地政府的同意,尤其是政府规模越小,难度越大。比如上市公司在北上广,搬迁几分钟就能搞定。如果上市公司比较多,可以折腾一下。但是如果上市公司差,那就难了。通常政府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税收、就业、领导政绩等。本来上市公司就不太可能因为卖壳重组被干,领导难看,搬迁相对困难。
搬迁很烦,因为通常在交易中讨论,要求原上市公司股东承诺。事实上,没有人能够绝对确定他们之后是否能够搬迁。有经验的投行会搁置这个问题,根据客观情况判断后续搬迁的可能性。当然,最好提前和当地政府沟通。但政府可能会出尔反尔,关门打狗是常事。有必要更加小心。
5.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交易层面的因素来评价壳的好坏,即上市公司或原始股东的交易诉求。如原股东是否有退出意向、是否需要支付壳费、是否愿意承接上市公司资产业务等。当然也有非常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比如有些重组人对交易所、上市公司所在地甚至股票代码都有偏好。比如他们喜欢带一个8的代码或者一个公司代码恰好是他们女儿的生日。
6、客观认识壳是好是坏
借壳交易对鉴别壳的好坏很重要,但还是要考虑自身条件。大家都知道章子怡和林志玲很漂亮,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嫁给她们。最好的交易不是找到最好的壳,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壳。
比如有的公司规模小,想贷款。我说你没有机会,因为你太小了,不足以支撑重组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对方说没关系,我可以接受10亿元以下的壳。我说你可以接受对方,他们鄙视你。市值654.38+0亿的口袋壳,都是不愁嫁的皇帝女儿,都想找个超级盈利低估值的,等着坐轿子。当然也有要求过高成为口袋剩女最后退出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