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的创业经历

刘在被勒令“赔钱”并创立品牌1998之前在交通部工作,长期从事交通行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研究制定交通行业国有资产管理和资产评估的法律政策,并组织实施。1998,调到交通部下属企业通程资产评估事务所担任总经理。当时桐城办事处经营不善,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账户上只有三万块钱,员工十几个,客户资源很少,没有证券从业资格。面对危机,她没有犹豫。从重组团队到制度建设,从业务洽谈到跟踪客户,甚至报告的格式,她都要从头开始。每天,她几乎都要忙到深夜。一点一点地,她把自己奉献给了公司,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公司。为了增加公司收入,他甚至自己创业。在她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努力工作,在短时间内扭转了经营困境,使企业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65438年至0999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资产评估机构规范执业,国家对评估行业进行了重大改革。桐城办于2000年完成改制,由交通部直属企业变更为自然人出资的社会中介组织。改制后,刘成了董事长兼总裁,而改制的难度比她预想的要大得多。没人给项目,员工没能力发工资,她开始改革,找人,找项目,规范内部管理制度。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开始盈利了。2000年,通程事务所改制为中通程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2002年,中同城获得了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联合颁发的证券评估资格,大大拓宽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证券评估资格,更名为中同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2004年中同城成立工程造价公司,开始涉足工程造价领域。2005年以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觉醒,资产评估的环境越来越好,中同城开始大踏步前进。截至目前,中通诚已经确立了交通资产评估行业的领先地位,在全国评估机构中排名前十。其2007年业务收入已达2000多万元,估值数万亿元。员工100多人,300多位专家常年合作。专业领域涉及公路、船舶、港口、航空、铁路、化工、煤炭、旅游、房地产、冶金、传媒、金融、知识产权等。

守住资产评估行业第一。在刘的领导下,中通诚公司已发展成为在资产评估和企业资本运作方面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知名品牌机构。已为国内外著名大中型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近千家客户提供资产评估业务和咨询服务,评估总价值数万亿元,具备承接大型项目的能力和经验,综合实力位居评估行业前十。在收费公路资产评估方面,同程的业务涉及陕西、山西、山东、湖北、湖南等全国20多个省份。国内20家主营或兼营收费公路经营管理的上市公司中,近三分之二是中通城的客户。近年来,国务院特批的大型项目涉及境内企业境内外上市、中资企业境外资产境内上市、大型国有企业债转股等,均涉及数百家下属企业,覆盖国内各省市和港澳地区,以及亚洲、欧洲、北美、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长期保持良好的执业记录,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公司优质专业的服务不仅赢得了客户的好评,也赢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多位资深评估师应邀担任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委员、国资委重大核准项目专家组成员。由中通城公司承建的中国远洋h股上市项目得到了SASAC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誉为“项目核准制实施以来,迄今为止唯一的优秀项目”。

刘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她提出的“诚信务实、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公司理念,早已深深扎根于中通诚公司,并传承至今。资产评估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年轻化、高学历、活跃。而且资产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直接影响到广大公众的实际利益。因此,她十分重视公司员工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通过组织员工参加学习、讨论、讲座、参观、游览等各种有效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同时,她高度重视员工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倡导员工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积极推动员工知识体系的创新,使其保持应有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她还非常关心员工的生活,经常为员工举办生日庆典、节日聚会、休闲旅行等活动,在员工遇到疾病等生活困难时给予极大的帮助,让员工时刻感受到中通城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当好行业“代言人”,当选政协委员后,刘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反映注册资产评估师等经济中介服务行业的社情民意,为促进注册资产评估师等经济中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努力。目前,资产评估等经济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广泛和充分的认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比较滞后。她从行业和自身工作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全力以赴做好调研,认真分析总结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协会领导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通过多方调研和协商,在历届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营造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评估社会中介机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的提案》、《关于加快评估立法的提案》等一系列提案。在CPPCC会议期间,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作了关于行业立法评估的专题报告,以充分发挥我国经济中介服务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评估立法的意义。她的提案和报告引起了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她还在2004年两会期间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交了《关于建立资产评估中介服务市场公平价格竞争机制的提案》,在行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国家发改委对此专门回复,表示将做好工作,以便尽快规范评估中介市场,建立公平的价格竞争机制。在当前的经济中介服务市场中,境外中介对中国本土中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享受着优厚的“超国民”待遇。这种市场竞争不仅关系到本土中介服务业的生存,也关系到境外机构深度介入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金融企业的经营,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2005年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治理和优化市场中介机构执业环境的提案》,重点关注“境外经济中介机构的市场垄断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及其“超国民”待遇等问题。她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她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同时,还努力做好政策宣传,积极发挥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每次参加两会后,她都很快主动和业内同行交流,向他们介绍两会的宣传,结合自己的提案和两会期间的感受。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热心公益事业。非典期间,她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表达对抗击非典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和敬意。同时,她有意识地做好公司内部稳定工作,避免人心惶惶,并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做好防非典期间经济工作的具体建议。2003年9月,随政协委员赴贵州省义务教育督查组了解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考察期间,她就加快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并向贵州省赤水市众同城教育奖励基金捐款10万元。随后几年,她捐赠了电脑、书籍等教学用品,用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地区的教育。她带头为今年中国南方的雪灾捐了5万元。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刘立即在公司内部召开紧急会议,号召大家帮助灾区人民,为灾区奉献爱心。同时,她本人向灾区捐款110000元,公司员工也筹集了3万多元。由于在救灾中的出色表现,刘女士还受到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总之,刘通过各种方式和行动为国家和社会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