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存续公司?
存续是指企业依法存在,继续正常经营。也称为开放、正常、注册。
因为不同的省份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一般来说,经商,正常,经营,经商,有效,经商也就是经商。
一般来说,经营状况可以分为八类:存续、在役、撤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
1.企业身份的存在,是指企业依法存在并持续正常经营。也称为开放、正常、注册。?
2.经营状况是指企业正常投产,新建企业包括部分投产或试运行。
因为各省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一般来说,经商,正常,经营,经商,有效,经商也就是经商。?
3.未注销营业状态,是指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是工商局对违法企业的行政处罚。企业被吊销许可证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企业法人消灭。?
4.企业法人资格的注销,意味着企业不复存在,失去了法人资格。?
5.歇业是指企业登记机关发生变更,迁出一个主管机关。
6.企业身份迁入是指企业登记机关变更,迁入一个主管机关。
7.停业是指企业因某种原因,在期末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待条件发生变化后恢复生产。
8.企业清算是指企业因破产、撤销等原因解散并终止营业后,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的一种经济活动。
撤销和取消的区别:
1,两者的行为主体不同。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企业登记机关的主动行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注销是企业的主动行为。
2.它们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撤销是对企业违法行为造成的行政处罚;注销是企业终止的正常法律行为。
3.两者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撤销会给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行人带来一定的限制,甚至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注销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终止公司的主体资格,是受法律保护的后果。即使原股东继续以公司名义进行活动,也与原公司其他股东无关。
如果营业执照被吊销或未被注销,法定代表人将具有以下效力:
1,无贷款;
2、办不了移民;?
3、不能领取养老保险;?
4.公司每年会被税务局罚款2000-10000元;
5.将被禁止出境;
6.被列入工商黑名单,不能再担任法定代表人。
扩展数据:
改制重组后以集团公司或母公司形式存在的未上市企业称为存续企业。
学术文献中“存续企业”的解读
1.合并是指企业接受其他企业(目标企业加入企业,目标企业解散,接受方继续存在(称为存续企业)。以收购的方式进行合并,即收购目标企业的全部股份以获得对目标企业100%的控制权后,目标企业解散合并。
2.其他业务重组后形成的相应企业统称为存续企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推进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满足上市要求,尽快使其上市融资,解决国有企业后续发展急需的资金问题,国有企业普遍采取存续分离重组模式,即将核心业务及相关优质资产剥离、重组、上市。
国有企业以存续分立方式上市后,以集团公司或母公司形式存在的未上市企业,称为国有存续企业。
国有存续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国有存续企业资产质量普遍较差;
2.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比例大,人员结构性冗余和短缺并存,非生产性人员占全部职工比例过高,人员分流压力大;
3.国有存续企业的业务是在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和经济条件下起步和成长起来的,是附属于主营业务的辅助业务和附属业务;
4.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国有企业主业改制上市后,存续企业的经营政策和管理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从管理政策和组织管理制度来看,存在隐患。
目前,随着民营企业集团的加入上市,存续企业的概念得到了延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幸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