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环境调查日记,急急急急急急!
三江源考察日记之十(6月11):续信仰、续精神、续文化——新村马尼士
玉树县最著名的文化景点是三结古寺、新寨的玛尼石和文成公主庙。
早饭后,我来到玉树结古镇东结谷山的结谷寺参观。结古寺是青海省萨迦派的主要寺庙,藏语称为“结古顿珠冷”,意为“结古伊州”。讲经堂、大昭堂、弥勒堂、嘉纳、文保活佛堂各具特色。结古寺,位于结古镇北面的山坡上,以其宏伟的建筑、众多的僧人、丰富的文物和众多的僧徒而闻名于中国藏区。整个寺庙依山而建,寺庙和寺院错落有致,高耸于山丘之上。在玉树县,你可以看到从过去走来的寺庙,在寺庙里,你可以看到下面不断变化的城市。寺庙与城市交相辉映,城市装点着寺庙的风景,寺庙装点着城市的梦想。虽然这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寺庙,但是周围的环境真的很讨人喜欢。喇嘛的住处和百姓的住处混在一起,去寺庙的路也很拥堵,没有卫生设施。
山上有雄伟的庙宇,山下有连绵不断的玛尼石。结古寺的摩尼石堆世界闻名。第一世嘉活佛晚年定居于镇东新寨村,在此修建了摩尼桩,史称“嘉纳摩尼桩”、“新寨摩尼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玛尼石堆越来越大。在过去的200年里,堆积了超过26亿颗摩尼石。刻有六字真言“阿玛巴米”的玛尼石堆,被称为“世界最大的玛尼石堆”,成为藏族宗教文化的杰出代表。26亿元,也就是26亿人次。在过去的200年里,我参观了这个神圣的地方,并在石头上写下了我的祝福和祈祷,这也被写进了历史。而且每天以2000件的速度递增,一年近654.38+00万件。随着玉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纪录将不断被打破。
玛尼石堆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延续的文化,一种活的文化,它正从过去走来,走向未来,承载着一种延续的信仰和生命。藏族同胞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着生命和文明的信息,这既是生命,也是宗教信仰。
离开结古寺后,我们的下一站是龙宝潭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结古镇西南约80公里处。这是一条狭长的山谷,长约10公里,宽约3公里。山谷两边是高耸、对峙、起伏的蘑菇状山脉。两山之间,是一片广阔平坦的沼泽草甸,自然环境幽雅。龙宝滩海拔4200多米,气候寒冷,生境湿润,雨量充沛,溪流迂回,沼泽遍地,属于典型的沼泽草甸和高寒草甸区。
沙滩中间,无数的小泉、纵横交错的溪流、星罗棋布的沼泽,将草滩切割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沙洲和孤立的“孤岛”,野生动物无法靠近。岛上生长着各种丰富的水生植物,岛周围的池塘和溪流中有许多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软体动物。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鸟类栖息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每年春夏,黑颈鹤都会从云贵高原飞到这里繁殖。
这里虽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设施和管理都非常落后,尤其是设施设备缺乏,没有明显的界碑。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看到成对的黑颈鹤,但也可以看到成群的牦牛。由于没有护栏等设施,且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当地群众牛羊过多,这些牛羊经常深入保护区核心区,侵占黑颈鹤的栖息地。
与果洛相比,玉树的旅游资源规模更小,但文化元素更丰富,海拔降低,舒适度提高。
新疆能源与环境考察日记
9.24日记
今天下午,我从雾蒙蒙的北京来到阳光明媚,戈壁茫茫的新疆。
今天从机场到新疆自然保护基金办公室的出租车上,遇到了两个克拉玛依石油局的人。他们去内地城市招聘毕业生,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到石油行业的蓬勃发展。
在新疆自然保护基金会的办公室里,我受到了陈武和程英的热情接待。参加这次会议并和我一起做部分考察的中海油王鹏,特意从成都带来了一些浓郁的四川小吃(夫妻肺片、鸡心、兔肉),陈武叫粥,所以在新疆的第一顿饭还是挺热情的。
据陈武介绍,新疆地方团结高于发展,所以很多人比较保守。以他为例。在我们上次考察之前,他没有想到关注油田,虽然新疆的能源开发已经如火如荼。他相信新疆绝大多数部门都不会想到去关注超越权限的事情。这一点在以后的生活中会看到。
根据新疆自然保护基金会的推荐,计划于25日上午与中科院新疆地理与生态研究所的Aśvaghoṣa老师见面,了解新疆的地质条件和石油开发对新疆本地动物的影响,然后与新疆自治区环保局环境教育中心的李维东老师见面,通过他做过的油田环保验收项目,了解油田目前的技术工艺条件和环保投入情况。晚上,我去见了中石化西北勘探设计院的吴文明,他是设计院的测井工程师,请他帮忙介绍一些塔河油田的朋友,因为根据初步计划,我们打算选择轮台县的塔河油田作为这次考察的主要重点,在那里呆两三天,希望对新疆的一个大型油田的方方面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9.25日记
今天早上,我和王鹏、程英一起去见了Aśvaghoṣa老师。马老师现在主要从事猎鹰研究,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这种猛禽近十年的物种变化。新疆猎鹰的栖息地主要是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等地区,也是油气藏所在地。因为马老师对这些地区的地质地理都做过很多研究。猎鹰在阿拉伯国家受到贵族和富人的追捧,所以盗猎和偷猎现象非常严重。一只好的猎鹰在阿拉伯世界可以卖到10万美元。随着油价的上涨和阿拉伯国家石油美元的增加,这种在新疆准格尔盆地周边地区偷猎的现象屡禁不止。由于中国海关的禁令,这种行为变得更加隐蔽,难以统计。
听完我们的提问,马老师从石油开发的角度讲了环境变化对猎鹰的影响:
首先,这些地区是石油(火焰山)和煤炭的重要储存基地。石油产生的有毒物质被老鼠、鸟类等猎物丢弃吃掉后,会沿着食物链毒害这种猛禽。
其次,在克拉玛依等石油城市,鸟类经常被浸泡在油井现场的油池里,不仅喝了有毒的水,而且沾了油的羽毛也不能再飞了。
第三,由于这些地区过度放牧,牲畜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增加,导致草地退化,一些鸟类的生存面积变小。而且汉族人会抠鸡蛋,但是维吾尔族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很强,不吃鸡蛋和野鸟。
第四,北疆水资源丰富,几年的研究没有感觉到地下水位有明显变化。
第五,在研究中,我感觉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发展经济,保护这些野生动物的意识非常薄弱。碰巧阿拉伯国家的有钱人可以帮当地政府猎猎鹰,因为他们还了一些钱。
上午,我拜访了新疆环境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李维东先生,他在油田做了许多环境分析和评估项目。在他看来,新疆现在主要实施的能源战略是能源替代,即用污染更少的石油和天然气替代煤炭作为居民生活能源。但他认为,这些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内地对这些能源的需求巨大。经过几年的剥削,他们终于进入了精疲力尽的阶段。而且适应使用这些能源的生命会形成能源依赖。
因此,他建议,在生态系统尚可自我更新的地区,村级农牧民可以使用薪材,但要考察环境更新的能力和容量,这些都是生态系统更新所需要的,否则就是浪费。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使用风能和太阳能,但由于地域和高成本的限制,一时还难以普及。
在可以关注的方面,他建议从更宏观、更战略的角度去考虑。政府在新疆的能源战略是什么?从调查的相关角度可以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对于我们决定选址的塔河油田,他特别指出,从环境角度我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油开采分出的地下水矿化度和污染严重,只能回注到地下,但回注后,如果回注很浅,会污染地下水。其次,由于上游的石油开采、化工等工业和生活污水,塔里木河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上游大量用水也导致中下游水位下降,胡杨木死亡,这也是罗布泊水位缓慢下降并最终干涸数十年的原因。
但他也提到,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总的原则是从什么层回灌水到什么层,一般油井都有几千米深,所以回灌的水是否影响地下水水质,影响到什么层,还有待研究。
下午,我第一次见到了新疆师范大学研究北鲵的老师王秀玲。她的研究从1989开始,起因是她的学生从温泉县带回的一条北方蝾螈。现在野生的大约有三千只。今年由于雪山供水不足,栖息地面积减少。它生活在海拔2000到3000米的非常干净的溪流中。对环境要求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对该物种影响最大的是由于5个栖息地附近的牲畜承载量大幅增加(其中一个栖息地从20世纪90年代的3户增加到19户,6000头牲畜),导致这些动物在当地的活动加剧,牲畜很容易踩到大鲵藏身的石头并将其杀死。而且据调查,栖息地附近有一个大型石墨矿。这个矿一旦开采,由于对环境的影响明显而强烈,它的栖息地将不复存在(但现政府对这个矿的态度是永久禁止开采)。
但她认为,在过去的十年里,该地区的年降雪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总体而言,栖息地附近的湖泊和溪流的水质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温泉县没有大型工业项目。
26日中午,我在会后找到了崔彦虎先生。他是新疆最负盛名的社会调查和民族问题专家。对新疆石油开发中的社会利益分配问题做了大量研究,是民政部委托进行新疆民族问题和艾滋病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他从民族利益分配和环境的角度谈新疆的石油开发。
他认为,当地居民从石油开采中获得利益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石油公司向地方政府缴纳的资源费、地方税收以及石油公司在当地的直接投资。当地居民难以进入石油公司主要有三个原因。石油勘探是一个相对高科技的行业,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无法胜任这些工作。石油公司的项目都是流动的,哪里有石油就往哪里流,项目结束后招的当地人很难安排,干脆不招了;出于对当地人的偏见,石油公司也不愿谈。然而,经过多年的石油开采,当地居民仍然没有享受到能源开采带来的好处,甚至仍然在使用木柴。
此外,崔先生还建议我们将库车列入考察日程。他认为库车的石油开采更具代表性。不仅库车附近不断发现新的油藏,中石油、区政府、建设兵团、中石化计划在当地投资200亿元,将库车建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石化基地。这是库车乃至整个南疆经济腾飞的关键一步。另一方面,这种大型化工项目建设在塔里木盆地这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容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库车的水资源并不丰富,但据说最近在甘薇下游的河床下发现了一个大型地下水库。
9.27日记
凌晨四点半到了库尔勒,摸黑找了个宾馆,睡着了。直到9点半,我起床简单洗漱,联系了中石油塔里木油田指挥中心和库尔勒市招商局、环保局。
在招商局,想了解一些石化投资项目。公司一位姓龚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介绍了库尔勒目前的产业发展和投资计划,并给了我两本施的投资宣传册,里面有两个大型石化投资项目:二甲基酰胺生产项目和65438+50万吨/年三聚氰胺项目。
接下来我去了环保局业务科,邵卫东科长接待了我,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库尔勒的环境。目前,Ku引用的水源来自21团附近的地下水源,距离Ku市区79公里。孔雀河的水一直被用作灌溉用水和辅助水源。孔雀河水质属于ⅲ类水体。为了维持孔雀河的水质,库什已经关闭了沿岸的一些工厂和矿山,包括两家造纸厂。库什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1/3。当我问为什么沿岸的厂矿都关闭了,河水只能达到ⅲ类水体,他解释说是因为孔雀河上游博斯腾湖周边有一些工业厂矿。属于源头污染。而这些都不在Ku市的管辖范围内,所以他无法给我更全面详细的信息。但是他介绍我去州政府的环境监测站了解更多的情况。但是因为局里主要领导不是出差就是出去开会,我们没能做到。
从环保局出来,到塔指后,油藏工程师李明和首先介绍了塔里木油田近年来的勘探开发情况和投资计划。他说,塔里木油田的勘探率只有11%左右,也就是说盆地大部分区块还没有勘探完。此外,近年来在盆地内发现了几亿吨大油田和百亿立方米大气田,显示了塔里木油田的发展潜力!但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的发现。对于中石油几个月前宣布对外资开放的塔里木油田12个区块,他透露,招商工作正在进行中,法国道达尔公司已经对相关区块进行了考察,他正在为这些公司准备相关的地质资料,供其前期钻探和测井使用。
接下来,他带我们去了塔里木油田节能环保部,李跃东科长接待了我们,并介绍了塔里木油田在环保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括从上到下把环保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实际工作和生产中,对员工进行环保教育,编制相关的环保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环评工作,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产。油田还尝试回收伴生气发电或输入西气东输管网,大大减少了作业区的空气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油田污水处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采油废水主要通过回注地层和蒸发池自然蒸发进行处理。采油废水占总废水的60%。化工生产废水主要经污水处理后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用于绿化和回用。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系统,经处理后用于绿化。油田还投资绿化沙漠道路,建设作业区绿化小区(水源为生活水处理后的中水)。油田的环保投资现在占总投资的4%。总的来说,现在油田确实很重视环保,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也比较健全,领导的环保意思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具体落实还需要实地了解。
和李明和吃完午饭,回酒店休息了半个小时,转到站台,晚上八点半到达站台,在车站旁边找了个酒店,简单安顿下来吃晚饭。然后休息,准备明天去县政府和一些小区看看。
9.28日记
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轮台的天气真的很好。到了上午十一点,太阳已经照得像针一样了,难怪能变成戈壁。总的来说,这里的居民比内地人晒得黑很多,所以街上漂亮的女孩子比较少,但是维吾尔族女孩子好像很爱打扮,很多年轻女性都化着浓妆。
轮台县常住人口约1.3万,其中城镇人口约占一半。在石油工业发展之前,轮台的主要财政收入来自农业,种植棉花、玉米和小麦。现在得益于石油行业的支持,轮台每年的财政收入可以达到6543.8+0.2亿左右。其中来自油田的税收能占到60%左右,但最近由于40多口油井转移到附近的阿克苏,来自石油的财政收入减少了20%左右。
上午,我们先去了轮台环保局,了解轮台近年来的环保工作和整体环境状况。在环保局,我们惊讶地发现,从书记到主管,9个工作人员中有6个是维吾尔族人。看来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维吾尔族聚集区(县城维吾尔族人占80%左右)。后来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在县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中,维吾尔族也能占到一半。
在环保局了解到,轮台环保局辖区内基本没有大的环境问题。因为这个县的企业主要是为油田服务的公司和从事油气提炼及下游深加工的企业,所以市区的空气质量多年来都是比较好的。市环保局和环境监察大队的主要工作是检查工矿企业等单位,收取污染费。至于轮台的两个工业园区,因为是市委领导直接邀请,工业园区的企业在各方面都享有特权。虹桥工业园区的头几年,环保局连工业园区都不让进。直到近几年,环保局才开始接手一些发放许可证和收取一些污染费的工作(主要是一些小企业以煤为燃料违反环保标准),但大部分项目也是“先上车,后补票”,开工建设。
下午去了市发改委、规划局、统计局,大致了解了轮台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近期规划。自1996塔河油田开发以来,轮台地区的经济也随之腾飞。近年来,轮台县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预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16亿元,比2000年增长1.8倍,五年平均增长22.9%。预计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3亿元,比2000年增长94.9%,五年平均增长14.28%。其中来自油田的税收能占到60%左右,但最近由于40多口油井转移到附近的阿克苏,来自石油的财政收入减少了20%左右。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达到6543.8+0.67亿元,预计2005年达到5.7亿元,比2000年的2654.38+0.09亿元增长654.38+0.6倍,五年平均增长265.438+0.08%。预计200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4100元,比2000年的2286元增长79.3%,年均增长12.4%。
预计到2005年,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将发展到169家,比2000年增长两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40%。2005年注册资本预计为419万元,比2000年增长12.6倍。2005年的雇员人数预计为2455人,比2000年增加了1.8倍。预计2005年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达到36965438户,比2000年增长20%。
此外,轮台县还建立了两个化工园区,园区内有50多家企业,主要是油田服务企业和石油下游产品深加工企业。石油石化主导产业的确立,初步体现了石油石化产业的集聚效应,成为轮台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05年,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5.8%。
除了石油,轮台县还加快了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除了对年煤炭产能654.38+0.08万吨进行技术改造外,轮台县基本完成了9家9万吨煤炭产能改造企业的整合。新矿业集团正在杨霞矿区实施65438+20万吨煤炭开发项目,并完成资源详查。与此同时,在轮台县贸易部门的招商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几个矿产项目也在招商。
通过采访,我们知道最近四年轮台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体现在十一五规划公布的人均收入数据中。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723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100元,比2000年增长79.3%,年均增长12.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十五”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的目标已经实现。
最后,在县水利局,我们听到了一些严重的情况。轮台位于天山的避风坡上。雪山融水比北坡少,降雨量很小。所以只有九条山溪河,都是内陆河。他们只能流到离塔里木河三四十公里的地方,死在戈壁里。根据居民资料估算,轮台地下水可利用储量为9000万立方米,轮台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量约为654.38+20万立方米/年,这还不包括农村牧区机井农业灌溉的地下水取水量。油田每年地下水取水量在200万立方米左右,不会影响地下水位,但实际上轮台城区的地下水位这几年下降了好几米,现在一些自流井也有了。
轮台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塔河油田虽然在轮台,但很多方面不受县政府控制。比如环境方面,归州政府油田环境监察大队管。水利方面,油田有自己的地下水取水装置,每吨只向县水利局缴纳几毛钱到一毛钱的水资源利用费。目前各县市地下水取水深度在200米左右。但由于油田所在区域浅层地下水矿化度较高,他们一般打井深度在400米以上。由于与浅层地下水的地层隔离,补充这种深层地下水非常困难,通常至少需要几百年,所以国际上不允许抽取。但这种抽油田也属于“先上车再买票”,地方政府管不了。
第二,轮台县两个工业园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公司自己打井抽取地下水,抽水的深度和用水量都是自己决定的。他们只是例行向水利局汇报,多报少报都不是水利局能控制的。因为工业园区的企业是县领导引进的,面对各种手续和规定,可以在法律之外运作,不受当地部门的干涉。
在其他方面,我们了解到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县公务员工资每月1000元左右,工业园区一般企业员工每月只能拿到400到500元。在乡镇,由于汉族农民愿意使用化肥,耕种更为精细,农业收入普遍好于维吾尔族。在城市里,做小生意的人一般一个月至少1000元,轮台县的物价水平并不比库尔勒低,而这两个城市的物价似乎都比乌鲁木齐高,这也印证了崔彦虎的戏谑:“大油哥去哪,物价就涨哪。”这里房价不高。市区普通小区每平米五六百元左右,部分新建小区开盘价格在14500元左右,低于库尔勒新建小区每平米17800元左右。预计随着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两个城市的房价将会上涨。温州人的嗅觉在这里得到了敏感的延伸,轮台县城最现代化的商场据说就是温州人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