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知名私募董事长被“电信诈骗”10万?

近日,网上流传一位私募董事长的自述经历,引发关注。

文件中,自称安盛私募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牛元明,经自称上海浦东分局警官、项目检察长、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检察院金融局局长审查,缴纳了高达654.38+00万元的保证金。

“如果这份文件中的经历细节属实,那么当事人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坦言,网上办案、刑侦队长担保等诸多细节存在法律漏洞。

查询公开资料可以发现,文件中记载的牛元明的从业经历与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官网一致。为进一步核实该文件的真实性,记者电话或短信联系了牛元明,截至发稿,对方未回复。安盛私募合规风控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对网上的文件“不做评论”。记者今日致电该负责人,对方未接听。

“私募董事长”的说法引人关注

近日,一份名为《我的投诉与声明》的文件在业内流传。自称是安盛私募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牛元明讲述了自己最近的经历。

根据这份文件,牛元明是英国公民,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于5438年6月+2020年10月加入香港法国安盛集团,即安盛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盛私募”)的母公司,于5438年6月+2022年10月迁至上海。

2022年6月7日,牛元明诉称,当天他在安盛私募公司,意外接到香港卫生署湾仔防控中心员工方小姐的电话,电话号码在香港。对方告诉他,香港安信旅行APP上的相关数据显示,他在2022年6月6日下午,在香港某医院有过一次秘密连线记录。

接到这个电话后,牛元明回复:“2022年6月6日我在上海,165438,我不可能在香港。”

后来牛元明与“方小姐”沟通,发现中国大陆链接到港安信旅游APP记录的手机号码不是自己的。怀疑是别人盗用了他的身份信息,在上海浦东某电话公司营业厅办理了手机号,主动报案。

文件称,“方小姐立即联系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办案民警“李警官”启动网上办案程序。但“李警官”在核实其身份信息时,发现牛元明的身份可能与警方正在承办的一起高度机密案件有关,于是立即向上级请示,出示国家保密局保密协议同意书,并要求牛元明在手机上电子签字。

当天晚些时候,该案件由另一名警察顾队长接手,他向牛元明展示了WhatsAPP上的案件信息。牛元明说:“在不排除我与现有物证联系的情况下,顾队长指示我在监控条件下返回住处,开始网上监控?顾队长就此案对我提出了警告。由于涉及国家级机密,任何案件信息不得向公司的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亲属、家庭成员或任何第三方透露。”

之后,在自称“高明检察长”、“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厅张海平法官”的建议和指导下,牛元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不影响公司的业务和声誉,申请取保候审,金额为人民币654.38+00万元。牛元明随即将654.38+00万元募集到香港廉政公署“指定账户”。

律师索赔或遭遇诈骗。

值得一提的是,牛元明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牛元明交纳保释金后,2022年2月24日下午,司法部长高明通过WhatsApp社交媒体书面通知其保释申请已获批准,并证明牛元明与本案无关,已离开涉案嫌疑人身份,因此10万元保释金可以退还。

然而,65438年2月26日下午,自称“检察院财政局梁浩军局长”的人告诉牛元明,他符合资金返还的条件,但由于国家最新的反洗钱规定,存款必须“六个月内返还”。快速返还方式是牛元明额外支付30%的抵押保证金,约300万港币,他可以在2-48小时内完成手续,快速返还之前的所有保证金。

牛元明在声明中称,自己已负债几百万港元以上,因圣诞节前和前年面临借款朋友的还款要求,无力支付这笔钱。因此,我恳请公司紧急短期借款300万港币,争取尽快归还全部保释金和公司短期个人借款,早日走出困境。

“如果声明中的细节属实,那么当事人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因为存在很多法律漏洞。”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坦言,在实际法律程序中,公安机关总是以当面、传唤、电话等方式告知当事人接受调查,但WhatsAPP是国外社交软件,警方办案人员在社交软件上呈现案件信息极不合理。此外,警方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的,将出具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监视居住决定书,而不是文件中所说的直接网络监控。

律所合伙人也说,公安机关人员不能做担保人,所以文件上不可能说顾东主动提出做担保人。

这个国外私募的规模还没有管理好。

该文件在网上流传后,有业内人士称:“文中经历有明显造假痕迹。作为私募高管,应该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所以网上文件的真实性存疑。”

对此,记者多方证实了该文件的真实性。

首先,从公开信息来看,中基协的公开信息显示,安盛私募为外商独资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元明牛,其工作经历与文件中的记载一致。

其次,记者通过文件显示的联系方式致电牛元明,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接通。不久前,安盛私募合规风险控制负责人张蓓蓓对媒体表示:“公司还没有授权我评论此事。”就此,记者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联系了张蓓蓓。,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据业内人士透露,安盛私募在业内相当低调,国内展业进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中基协信息显示,安盛私募于2022年5月注册,自完成注册手续之日起一年内无基金管理规模,全职员工只有1人。

可见,目前的文件是否为牛元明本人所写,牛元明是否遭遇电信诈骗,尚难有定论。记者将继续关注后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