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城国际工程投资研究院的发展历程

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轻工业局直属的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中国轻工业广州设计院、中国轻工业长沙设计院、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院、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院、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院、中国轻工业Xi安设计院,全部并入中国轻工业北京设计院,重组更名为中国轻工业国际工程设计院(以下简称国际院),交由中央企业工委管理。法定代表人杨志海,注册资本2.3亿元。2002年9月,国际院在上海成立上海轻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收购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的辅助(非主营)资产,从事相关业务。相关员工全部进入公司。

2002年6月3日65438+2月3日,国际院作为主发起人,以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上海解放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制药有限公司、上海程凯(集团)有限公司及部分自然人的全部资产和部分货币资金,在上海设立中国海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成”)。原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的工程咨询(含工程造价、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四大主营业务及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员工全部进入股份公司,所涉及的主营业务陆续由股份公司开展。

海成公司成立后,股份公司下属子公司随即成立:分别在北京和长沙收购了中国清新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广州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成都海城工程有限公司、南宁中青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Xi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分别在广州、武汉、成都、南宁、Xi安设立股份制子公司。国际院及其所属中国轻工业广州设计院、中国轻工业长沙设计院、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院、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院、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院、中国轻工业Xi安设计院的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等四项主营业务及其相关从业人员和资质全部进入并转让给地方股份制子公司,相关资产由地方股份制子公司向原设计院购买。

除了四项主要业务外,国际院及其地方设计院将提供辅助服务,即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及其专业领域、物业管理、彩色胶片处理、计算机绘图、百货、五金交电、汽车配件、建筑材料、日用杂品、蓝图机销售、进出口贸易、酒店及餐饮服务、机电设备制造及其他业务和相关资质的八技服务。

2003年3月,中国轻工业国际工程设计院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更名为中国海城国际工程投资总院,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有重点企业。

2003年8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海城国际工程集团(以下简称海城集团)正式成立,注册资本总额3.68亿元。

2004年6月11日,国资委批准原隶属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的中国轻工业建设工程总公司并入总院,迈出了延伸产业链的战略一步。同年7月,海成股份在长沙的子公司长沙长泰输送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完成增资扩股,成为总院控股的二级公司,总院主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5月,中国海城国际工程投资总院和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合并为中国轻工业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