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有哪些?
大萧条的严重程度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从1929到1933,民间投资从160亿美元减少到3.4亿美元,工业生产从1929到1932的夏天减少了50%。从1929到1933,国民收入从878亿美元下降到402亿美元,人均收入从681美元下降到495美元。654.38+万家企业倒闭。从6月1929到10月12,5500家银行破产。0929年1/20,1930年1/7,1938+0年1/4,1932年1。在职工人工资低,只能兼职。从1929到1933,薪酬下降40%,分红下降近57%,制造业工资下降60%。分期买车买房的人还是要按原价和利率还,负债累累。城里付不起房租的人被赶出家门,挤在被喻为“胡佛村”的临时工棚里,很多人靠土豆甚至杂草为生,相继死去。农民也受到了大萧条的打击,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甚至超过了非农产品。1932农产品下跌55%。非农下降27%。农场总收入从1929年的12亿美元下降到1932年的53亿美元。全国至少有40%的农场被抵押。从1930到1933,中国约有1/3农场易手。许多佃户的土地被地主收回。现代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经济一片混乱。
经济危机爆发后,信奉“自由企业”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胡佛总统降低了私营企业和公司的所得税,采取了扶持私营企业摆脱危机的政策。1929年6月,通过《农产品销售条例》成立了联邦农产品局,给予农民低息贷款购买数百万美元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一年半的时间,我们买了2.5亿蒲式耳的小麦,654.38+0.3万包的棉花,却没能改变农产品的价格。于是我们在654.38+093.65.438+0的下半年卖出了我们的库存,使得市场更加混乱。1930年6月,胡佛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的反对,签署了关税法案,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提高了31%至34%,影响了必需商品的进口,并导致数十个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展开了激烈的国际关税战。1932年2月,以道斯为总经理的复兴财务公司成立,资金5亿美元,发行5年期证券15亿美元,向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铁路公司提供贷款,调节和扩大流通领域的信贷。1932 7月,复兴财务公司资金增至38亿美元,业务范围扩大至州政府、政府所属单位和私人机构。
1932政府对救助和货币政策意见不一。国会中的进步派和通货膨胀派联手组成跨党派团体,要求通过发行纸币的方式立即发放退伍军人养老金;要求联邦政府实施直接救济计划。然而,这些提案未能在国会获得通过。在救济方面,虽然胡佛做出了妥协,复兴金融公司借给各州3亿美元帮助失业者过冬,并拨款各州654.38+0.5亿美元用于支付公共项目。但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当时胡佛并没有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开展大规模的救济活动和扩大公共项目来缓解危机,而是强调平衡预算,推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10%。1932的收入法提高了公司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然而,摩根和其他金融家和企业家利用法律漏洞,在1931和1932逃避缴纳所得税。胡佛不赞成全面开发田纳西河的计划,以防止其廉价电力与私营公司生产的电力竞争。这些政策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胡佛不遵守传统的极端自由放任主义,主张用“不屈不挠的个人主义”取代极端个人主义。他强调,政府通过鼓励和促进“自愿合作”精神进行间接干预。政府干预应在自由放任的范围内进行。20世纪20年代,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胡佛的合作自由主义不足以应对大萧条。他在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重要问题上犹豫不决,只是被迫采取了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行动。例如,在他的4年任期内,公共建筑的成本是过去28年的3倍,道路和国家公园的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胡佛的一些反萧条措施后来被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所继承。
虽然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有利于垄断资本家,但并不能阻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1933年3月,美国信用危机爆发,银行倒闭,整个金融体系崩溃。在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的经济失序达到了高潮,劳动人民承受着危机的后果,处于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
罗斯福新政
就在胡佛政府陷入困境的时候,美国新总统的选举举行了。1932年,民主党人罗斯福(1882-1945)在选举中击败胡佛,当选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罗斯福正式就职。当时,最迫切的要求是清理经济和政治危机。他在就职演说中提出:“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它将复兴和繁荣。”带着这个信念,罗斯福开始了他的“新政”,即通过调整和改善的手段来扭转美国当时的困境。他组织了一批经济学家,即所谓的“智囊团”,讨论了数百个缓解经济危机的方案,并由国会作为法案通过。从罗斯福就职到1941年美国参加二战的9年,称为“新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