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200多家化工企业关停:仅34家企业存活。

文《法人》全媒体记者彭飞

2065438+2008年4月,受环境污染事件影响,江苏连云港市“关良”化工园区200多家化工企业集体停业整顿。连续停业整顿一年多,没有一家企业验收复工,国务院督查组曾点名指出政府监管方式和手段存在“一刀切”现象。

法人曾于2020年6月5438+065438+10月9日报道此事,引起巨大反响。165438+10月27日,国务院再次将此事列入部分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近日,《法人》记者从连云港市工信局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连云港“关良”化工园区剩余的59家企业中,有25家被列入关停退出名单。这意味着,在化工园区的200多家企业中,只有34家企业成为幸运儿,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一刀切”事件中幸存下来。其余170家企业将彻底关停。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研究相关退出机制。

在之前的采访中,“两灌”化工园区200多家化工企业之所以集体停业整顿两年多,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化工园区多家企业来看,都是因为环保整改的要求。

然而,“长期停业整顿”的原因似乎并不那么简单。记者调查了解到,连云港对停产整顿企业复工的要求,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是否整改达标,还取决于关停目标是否完成。

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连云港某政府官员在2065438+2009年4月连云港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明确要求将关闭企业数量作为考核指标。该负责人在文件中表示,“在完成关闭企业的序贯进度前,市政府不受理相关县(区)复产审核报告。”

这意味着复产必须建立在关闭企业指标完成的基础上,关闭企业数量不能完成。部分企业即使达到验收条件,也无法恢复生产。

这种将复工条件与关闭企业指标挂钩的做法,受到了大量企业的诟病。

上述政府官员要求将关闭企业数量作为考核指标,被指背后原因或为引入另一家更大的化工企业。

2018年底,上市公司东方洪升收购的“洪升16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连云港市许巍新区,成为连云港石化基地首个千万吨级以上的炼化项目。公开数据显示,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约925亿元,年均净利润约94亿元,利税超过200亿元。

2020年7月27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向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发出预警函(以下简称“预警函”),称当地政府对承诺事项“打折扣”,石化基地项目环评失控,风险较大,导致“654.38+06万吨炼化项目”存在无法如期投产的风险。

预警函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连云港承诺2020年底前关闭139家化工企业。《预警函》指出,根据连云港市环境质量现状和实际排放量分析,排污指标可能成为无法兑现的“白条”,不利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阻碍重大项目建设和投产,也将给企业投资带来巨大风险。

从这封“警告信”中还可以看出,连云港市政府要求关停“两灌”园区的化工企业,或许是为了给洪升炼化一体化项目腾出环保指标。这种做法是典型的换笼。”一些商界领袖质疑道。

2019,12年6月,国务院督查组明确指出政府督查方式单一,存在“一刀切”现象。发生事故或被媒体曝光后,被要求停产。虽然制定了复产的工作程序,但真正复产的企业很少。

随后,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回头看”,国务院再次指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一些地方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比如全面停产、禁批、限批,直接把安全和发展对立起来。连云港市灌南、灌云化工园区企业长期停工,部分低风险高效率企业未能复工。连云港市、盐城市在解决安全生产历史遗留问题上做得不够。

2020年6月27日165438+10月27日,针对灌南、灌云化工园区企业存在的问题,继多家媒体报道连云港“一刀切”的做法后,国务院再次将连云港上述举措报道成一些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

通报指出,江苏省连云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一拖再拖,复产申请久拖不决。检查发现,2065438+2009年6月,连云港市出台《关于做好全市化工企业复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化工企业复产审批程序,包括县级核查、市级部门审核、市政府审批。在审查环节,要求市级相关部门在五个工作日内将审查结论报送市工信局。2020年4月6日,江苏华尔化工有限公司通过灌南县向连云港市政府提出复产申请,但该市生态环境、消防、住建三部门未提出审查意见,牵头部门市工信局未按照职责执行。截至18年6月6日现场检查,公司复产申请仍未通过,无法进行正常生产经营。

“两灌”化工企业停业整顿期间,部分执法人员强行拆除了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

其中,连云港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瑞坤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中燃化工有限公司在灌云化工园区的生产设备均在此期间拆除。

企业提起行政复议后,灌云县政府的强拆行为最终被连云港市政府确认违法,企业随后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对此,连云港市司法局曾发布情况通报称,3起案件被确认违法后,3家企业可能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也可能影响其他21家企业跟进。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信访、行政复议或诉讼,造成更大的不稳定性。

此外,据报道,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在三家被拆迁企业相继提起行政诉讼后被拘留。记者了解到,迈克公司已撤回对灌云县政府的行政诉讼,曾某已被取保候审。

灌云县委宣传部回应记者称,接到连云港市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确认拆除设备违法)后,灌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烟威港镇人民政府及时与企业沟通协调,提出对拆除设备进行评估,并在评估价格的基础上讨论补偿事宜。目前,连云港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达成退出补偿协议,其行政赔偿案件已撤回;由于连云港瑞坤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苏中烟化工有限公司要求过高,双方至今未达成一致。

目前,设备被拆除的企业已与政府达成协议,并获得部分补偿。但仍有数百家企业被永久关闭。他们将如何退出,如何补偿?

近日,一份响水生态化工园企业退出补偿政策在关良园区企业间流传,但关良园区化工企业尚未收到补偿政策。

法人将持续关注连云港“两灌”化工园区企业存在的问题。

结束

编辑:崔晓琳|统筹:王千

编辑:王千|排版: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