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电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沿革
1980年4月26日,公司成立,员工们在一个茅草棚里开始了艰苦的工作。当年,电子大厦开工,外贸出口670万美元,投资了第一家工业企业——深圳京华电子有限公司,迈出了科工贸一体化战略的第一步。1983,电子楼全面竣工。
改革领导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国际贸易相关渠道的作用,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1987年首次突破1000万美元,达到1154万美元;1990超过1亿美元,达到10031亿美元。建立了一批重点支持电子元件生产的工业企业。1987投资深圳发展银行。8月8日,1988,电子科技大厦举行奠基仪式。公司涉足科工贸、金融、物业等领域,业务全面发展,形成了对外贸易、实业投资、金融投资、物业投资四大业务支柱,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3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业务职能部门转制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并在其他领域进行了多种投资尝试。外贸业务规模继续扩大,外贸体制改革力度加大。1996、1998,几个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营业部进行重组,分别成立了深圳市中电照明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开拓实业有限公司。8月8日1993,电子科大A座竣工,4月28日1999,电子科大B座、C座全面竣工。
2000年首次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员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
调整资产结构,整合公司资产。逐步退出上世纪80年代投资的以生产电子元器件为主的工业企业,转战数字视听、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先后投资江苏国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汉高华威电子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进出口总额超过6亿美元。
2006年,公司在河源和珠海同时开工建设河源中电工业园和珠海中电高新工业园,占地面积分别为33万平方米和65438+万平方米。建成后,公司将形成以深圳为龙头,河源、珠海为东西两翼的新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