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从来没有馅饼,2021,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成为“突破赛”

过年前的文章大多是回顾、回顾、总结2020年汽车市场的风风雨雨,回顾、总结2020年我们是如何在疫情下挣扎的。中国有句古话。2020年用“同甘共苦”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一年,我们在汽车行业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在这条曲线上,我们与车企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分析师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比燃油汽车精彩得多。”

我也这么认为。特斯拉的“老虎下山”之势,让车企在压力和动力下做出了更为有利的举措。那些没有经历过“七年之痒”的新车企,在双重压力下赢得了2020年的暴涨。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将逆势增长36%,成绩单接近50万辆。马斯克的名字也是我们文章中最多车企的领袖。他似乎无孔不入,从行业到车模,从资本到市值,从燃油车对比到新能源车,从智能汽车到无人驾驶汽车,特斯拉的名字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事有时会说,“我们今年给特斯拉做了几十万的免费广告。”

没办法,炙手可热的特斯拉不仅是新能源车市场公认的目标,也是燃油车市场的“敌人”。国产Model 3一再降价的背后,除了特斯拉想要快速抢占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阵地,也在无形中抢占了同价位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能做些什么?

即使特斯拉Model S存在诸多问题,即使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2月2日宣布特斯拉将在美国市场召回65,438+034,900辆Model S和Model X车型;即使国外一再爆出特斯拉Model 3因功能故障而真的无人驾驶,也不妨阻止国人对特斯拉品牌的喜爱。2020年在华销量接近654.38+0.4万辆,占比近30%。在特斯拉的全球销量中,中国市场贡献了大部分的增量。如果有奖项的话,中国市场无疑应该是“最佳贡献奖”。在实现马斯克个人资产和特斯拉总市值激增的礼物的路上,中国市场无疑是特斯拉的福地。随着国产Y型的量产,2021。

在微型车界,我会一直不遗余力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奇瑞新能源旗下的小蚁系列,虽然微型车市场会在2020年被五菱洪光MINI EV这款3.88万元的神车成功占领。但毫无疑问,五菱洪光MINI EV的诞生和营销,从车企从未试水的角度,再现了当前国民购车的需求点。我们必须承认,在优惠的价格面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引导下,五菱洪光MINI EV给了更多渴望汽车的朋友停止犹豫的机会。这个机会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了。五菱抓住了国家给车企创造的条件,所以他们成功了,但我也相信五菱洪光成功了。

最新销量数据显示,MINI EV 2021 6月销量36762辆,上市半年以来销量已突破654.38+0.5万辆。1.5万辆,这是什么概念?如果这个数据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你感受到五菱洪光MINI EV的恐怖了吗?

事实上,自上市首月交付65,438+05,000辆以来,MINI EV的销量一路攀升。2020年65,438+05,000辆的单月销量超过35,000辆,将特斯拉Model 3甩在了后面。此外,近日从海外媒体获悉,拉脱维亚汽车制造商达姿将把五菱洪光MINI EV引入欧洲生产和销售。有意思的是,这家车企专门制造SUV和军用越野车。据悉,该公司已与中国进口汽车贸易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推出高端车型以满足中国富人的需求。这次和MINI EV的合作,让这款实用的微型车走出了国门,欧洲国家的人一直都很喜欢车,所以对于MINI EV这样的车型肯定是接受度很高的。

不够目前,洪光MINI EV的性能并不突出,续航里程也不远。据悉,下半年会有续航里程提高的版本,价格也会相应上调一点。但对于善于研究国情和国民需求的五菱汽车来说,洪光MINI EV的销售神话应该还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把洪光MINI EV打造成精品车型,做好品牌营销推广,这款车也将为五菱汽车的品牌推广贡献良多。

奇瑞新能源实现蚁族全增量。

在五菱洪光的强势下,2020年的微型车市场对车企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就连早前一直排在前三的奇瑞新能源eQ系列,在五菱的压力下也明显滞销。奇瑞新能源交出了2020年4.3万辆的成绩单,其中奇瑞eQ累计销量为38249辆,足以说明eQ系列的重要性。

2020年9月,奇瑞新能源推出全新纯电动SUV“大蚂蚁”,是奇瑞新能源品牌中最重要的车型之一。“大蚂蚁”这个名字,很多网友一开始觉得很奇怪。毕竟“小蚂蚁”在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圈子,名字过于相似的命名是否会给用户造成歧义感,品牌营销是否会有重叠,都是用户的疑惑。

不过奇瑞新能源给出的答案也是有理有据的。他们想依托“小蚁”,打造一个全方位的“蚁族”系列。当然,大蚂蚁是“蚂蚁”家族的第一款SUV。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大蚂蚁目前的销售数据并不算多。原因是它遇到了产能爬坡的问题。最新数据中,销量仅为841辆。也许有网友会说,大蚂蚁的销量不支持这种升牌模式的标准,但其实这也是奇瑞新能源乃至奇瑞汽车的一大弊端,那就是他们的营销。

“稳定性”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其背后的工程师日复一日的研究、校准和修正的结果。续航能力稳,车况稳,车稳,刹车稳,转向稳。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微型车,需要什么样的特异性?在用户眼里,也许小蚁系列只是一辆家用代步车,在拥挤的城市道路上充当着方便车的角色,但在工程师眼里,小蚁系列就是他们的“孩子”,每一次改变和续航能力的升级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也许不是营销带来的,而是奇瑞科技可以感知的。

之前和奇瑞的新能源工程师聊天,他们一直问我对他们的全铝车身技术有什么看法。不懂技术的时候很疑惑。但从9月份大蚂蚁发布会的现场来看,奇瑞新能源还是把技术作为最重要的传播部分。

基于全铝车身技术,奇瑞新能源推出了LFS和生命两个纯电动平台。小蚁来自LFS纯电动平台,也是国内自主品牌首款采用轻量化全铝车身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实现了每辆车112kg CO2的碳排放。制造过程能耗为11.9 kg ce/辆;车辆能耗9.7 kWh/100km,而大蚂蚁来自生活的平台。采用全球首款全铝框体和外罩复合材料,减重30%,刚度提升20%,达到26967 Nm/。材料利用率达到96%,铝基体回收率100%,真正做到了低能耗。据悉,全铝机身的大蚂蚁在同等功率下寿命可提高7%。

这些精彩的数据,奇瑞新能源将如何转化为用户语言,告诉年轻消费者,奇瑞技术的稳定性也是一门学问。在我看来,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在个性下,他们也一定会有了解自己的用户群。正因为现在的市场逐渐年轻化、时尚化,“老司机”的市场逐渐被年轻人取代。这个时代既是机遇,也是困境,就看车企怎么选择,怎么布局了。

架空产销量突破1.5万辆的小蚁也在2020年迎来了最大的敌人,但据报道,3-4月小蚁将全面改款,提升续航和配置;到2021第三季度,会有新的面貌。对于这款车型,很多媒体和我一样有很深的感受,也因为小蚂蚁,我改变了对微缩纯电动车型的看法。对于大蚂蚁来说,提升爬坡能力后,第三季度大蚂蚁还将迎来配置的改变,第四季度会有外观+四驱的改变。这种以品牌为导向的模式能否完成奇瑞新能源赋予的市场使用,奇瑞新能源在2021年如何前进,将会有一个全新的故事。

全年总销量为60,033辆,同比增长43%;上市首月,AION V销量挺进纯电动汽车销量前三,继续领跑国内A+智能纯电动SUV市场;永恒之塔位居中国中高级智能车品牌销量第一,挺进中国品牌中高级车榜单前十,这是广汽阿亚恩2020年交出的成绩单。这家从不掩饰自己优秀的车企,从品牌独立的那一天起,就渴望打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车王国。那些自信的话语和举止,真的能感染太多人。

2月1日晚,广汽爱安急切地发布了最新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1年2月,广汽爱安* * *销售新车7356辆,同比增长145%,创同期历史新高。目前在售车型有四款,分别是AION LX、AION V、AION S和GE3 530,分为紧凑型轿车、小型SUV、紧凑型SUV和中型SUV。作为主要的销售力量,AION S在销售方面领先市场。

现在想起肖勇总经理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目标是前三,我们肯定能做到。”那时候,他脸上的表情真的很迷人。当时可能会有很多媒体觉得广汽爱安太自信了。毕竟没有人能真正预测市场的变化。只有销量才是市场是否会持续的标志。在这个标志下,广汽爱安并不是一家低调的车企。

每次我去广州出差,我都在机场坐出租车。每次上车都忍不住问师傅“这车怎么样?好开吗?”

“还不错,续航很稳定。”

“那你认为不足吗?设计、内饰、充电等等……”

每次这样的咨询,师傅都以为我是广汽研究院的工程师。在每一次询问中,我都能感受到普通用户对广汽爱安车型的好恶,这是车企改进车辆的动力。但其实每次咨询,问题总是在变,续航和车载系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续航。

对于走出线下B端的用户来说,当然是续航越高越好。在他们的认知里,一天充1-2次都是浪费。毕竟每次都要30分钟。这时候他们可以赚钱,但是必须充电,以免路上停电。这种恐慌几乎每次都伴随着他们的工作,但其实对于上班族来说,续航400km的车已经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在AION S的部分销售量中,大订单占了一定的比例。但在大订单下,用车频率也会对纯电动车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我们称之为不同程度的损耗。对于纯电动汽车,目前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不多,但换句话说,用户参与长途使用越多,越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有利于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广汽爱安旨在打造智能化、网联化的高科技高端产品。在这个主基调下,爱安需要更多的声音来更全面的优化自己,所以我说广汽区域的新能源市场氛围有利于广汽爱安的成长。这个把野心写在脸上的车企,从来不吝啬自己的优势,自信让自己更强大。随着另一款车型AION Y的诞生,广汽阿亚恩家族车型越来越丰满,而如果更贴近年轻用户的AION Y能以性价比优势占领市场,那么紧凑级车型市场又将到来。

新势力汽车公司的沉浮

看来,相比传统新能源车企的销量,网友们还是更关心新能源车企的动向。毕竟吃瓜的人太多了。不过经过2019的大起大落,新生力量在更加稳健地前行,这是肯定的。无论是蔚来还是小鹏,他们不仅有自己的车粉,还在资本市场玩得不亦乐乎。

最近头部几家新车公司1月销量数据陆续出炉,意外的好,意外的跌,跌宕起伏被认为是行情。

蔚来6月2021共交付新车7225辆,同比增长352.1%,连续第六个月创新高。7,225辆蔚来真的很牛逼,ES8交付65,438+0,660辆,蔚来ES6交付2,720辆,EC6交付2,845辆。

根据Xpeng汽车发布的销量数据,5438+10月6月总交付量为6015辆,同比增长470%,连续7个月实现翻番。连续7个月同比翻番,连续第三个月取得历史最好交付成绩。其中,小鹏P7的月交付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710台,累计交付18772台,小鹏g 3的月交付量为2305台,同比增长118%。NGP量产版的小鹏P7贡献很大,智能化已经深入到了Xpeng Motors的血液里,但是在车型方面

更重要的是,目前NGP在Xpeng Motors的使用数据相当喜人。从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NGP自动驾驶仪(测试版)正式开放到6月65438+6日的31,用户使用该功能的总里程为166668km,由Xpeng Motors给出。

李方面,6月5438+10月销量下滑,累计销量5379辆,低于上月的6126辆,成为三家车企中唯一一家6月5438+10月销量环比下滑的车企。然而,我认为是这样的。目前在李只有一款李ONE在售。随着特斯拉Model Y的逐步交付,李ONE的特斯拉Model Y越来越近,直接的竞争将进一步削弱李ONE的优势。

再来看看第二梯队的新车公司。2020年哪吒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同比增长51%。其月销量也超过了3000辆。今年65438+10月期间,哪吒汽车销量2195,同比增长119.3%,迎来2021开门红。此外,哪吒汽车也在加速全国范围内的渠道布局。截至目前,直营店已遍布全国13城市。自2020年9月哪吒通电服务上线以来,哪吒汽车已推出60个智能快充站和1210快速充电桩,为哪吒车主提供便捷的通电服务。据悉,哪吒汽车今年还将推出换电池版,也是尽可能贴近市场需求。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2020年,汽车行业将面临严峻挑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哪吒汽车通过缓慢而稳健的前进,在产品、技术、营销等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突破。根据哪吒汽车的最新规划,2021年,哪吒汽车将推出哪吒V和哪吒U的年度改款车型,同时还将发布概念车Eureka 03的量产版。尤里卡03量产车也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目前哪吒汽车已完成20亿元C轮融资,并计划于2021在科技创新板IPO。

另一家相对低调的车企零跑汽车在2020年也有很多看点。其中之一就是它的融资情况。近日,零跑汽车宣布B轮融资,融资金额43亿元,超募超过10亿元。本次B轮融资将支持零跑在产品研发、渠道布局、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在B轮中,零跑已经与合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肥政府投资平台也参与了零跑科技的B轮融资,双方计划在未来开展更多合作。零跑汽车也成为继蔚来汽车之后,第二家落户合肥的新势力车企。在政策的帮助下,零跑汽车背后的动力相对稳定,确实是其上市的助力。

截至目前,2020年零跑汽车累计销量为11,391,2020年65438+2月月销量突破3000辆。其中,2020年5月上线的零售T03,2020年总销量为10266辆。其实之前也有很多用户不看好零跑车。原因是零跑汽车的第一款车型S01在设计和驾驶体验上相对不成熟。另外,它是一款轿跑风格的车,在市场上一直是小众车。不如蔚来ES6,ES8,李one或者G3讨人喜欢,所以在销量和口碑上一直处于劣势。

但是随着T03的上市,为零跑车重新找回了一些市场口碑,尤其是C11的出现,可以感受到零跑车在与市场对赌的感觉。虽然C11的量产时间定在第四季度,但是由于车型的外观和配置,性价比极高。自6月1开始预售以来,首月预售订单数为3388单,占总订单量的60.6%,且该数据一直呈上升趋势。

这也是零跑车能被合肥融资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零跑汽车一直走在新势力车业的前列,这也归功于母公司大华的影响。自主研发不仅是新车企业核心实力的体现,也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截至2020年底,零跑已获得并申报在途专利1 ***1004件,其中发明专利458件。据悉,完成Pre-IPO后,零跑将于2021年底或2022年登陆科技创新板。

最后说说威马,它应该是新势力车企第二梯队中上市最快的车企。65438+10月30日,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公告,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具备辅导验收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这意味着威马汽车已经完成上市辅导,上交所即将受理其提交的申请材料。威马汽车也将成为首家登录科技创新板的新势力汽车企业。

但是威马汽车目前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其* * *有三款,主要产品为威马EX5、EX6、EX5 Pro版本。其实从名字命名就能感觉到这种家族模式的延续侧重于高性价比。EX5主打65,438+0.5万-0.25万元的中级车市场。2065,438+06,683辆,获得“新动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但是车型没有太多的亮点,很难走出特征相对单一的圈子。一旦其他车企同级别产品比威马好,很快就会被拉下销量榜;第二款EX6,主打高端市场。基于STD平台推出6座版EX6系列车型EX6 Plus,补贴后28万元起,但上市以来销售表现平平。目前的销量数据显示,2008年6月+去年10月仅售出259辆,后续的数据已经找不到准确的了,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款主打高端市场的车型并没有成功。原因还是一样,同质化,缺乏亮点,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力很难圈起来。

与蔚来、理想、小鹏的互联网造车思维不同,威马汽车目前相对传统,这可能与来自传统车企的领导层有直接关系。但互联网造车的时效性和用户思维,使得威马在转型过程中缺乏品牌形象认知。所以其实威马目前在市场上的口碑会比第二梯队车企少。

当然,这也是第二梯队车企的通病。只有专注用户思维,结合多元化市场,创造自己的独特性,才能成功走出现在的汽车市场,对蔚来和小鹏都比较好。不知道威马科技创新板目前的营销方式会不会随着上市而改变。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销量不会太好。

最后,汽车公司熬过了艰难的2020年。虽然没有人愿意被贴上“最差”的标签,但我认为“最差”或者“很好”都是别人给自己下的定义,与自己无关。作为一个车企,甚至是一个试图改变中国汽车文化格局的车企,必须要有前瞻性。汽车行业在变革的时候,如何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太重要了。

既然决定了要做这个时代的“先锋”,那就请好好服务当下。

文/山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