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010世博会上展出了哪些高科技产品?

世博会充满了高科技。

纺织工业

世博园区统一的“惠”

世博会有许多亮点和景点,但吸引你眼球和印象深刻的是世博会场馆内外的制服,除了场馆外那些奇异宏伟的建筑。无论是世博官员、服务人员、志愿者、保安还是新闻媒体工作者,他们都穿着不同风格、特别定制的服装。这些服装在设计和功能上都体现了中国纺织服装的科技进步。

361度(中国)有限公司为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者提供了1.3万套装备,其中服装面料经过特殊处理,防风、防水、保暖、轻便、舒适,户外功能性强。上海美特斯邦威邦威服饰有限公司根据媒体记者的工作特点,特别设计了一款透气防雨的服装,上面有大面积的反光条。特步为世博园志愿者提供了8万套专用服装,在面料选择上使用了天然环保的棉质材料;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高科技含量的针织技术,以满足服装美观性和舒适性的双重要求。由于世博会跨越多个季节,天气多变,志愿者的服装被特别设计:袖子的长度可以随意改变,裤子的长度可以自由“拉伸”。此外,服装的防雨、防风、防寒功能也得到了加强。志愿者服装的面料也有瞬间降温的效果。面料接触皮肤时,能产生瞬间降温1~2℃的冰凉感。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冷感的温差可达3~5℃。

纺织科技大显身手

产业用纺织品的辉煌在世博园区的标志性建筑中随处可见,这里凝聚着产业用纺织品的科技成果。在世博中心周围,由连接中国国家馆和主题馆的白色膜布拼接而成的世界上最大的连续索膜结构,像一把把巨大的雨伞为游客遮风挡雨,又像一片片白云,构成了公园里独特而美丽的风景。这类膜结构材料一般以高强度聚酯工业纤维或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两面复合或包覆有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高分子材料。是当今世界大空间跨度建筑的首选,具有结构轻、跨度大、安装快捷、成本低、防火阻燃、安全性高等优点。据记者了解,由于国内生产的膜结构材料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世博园区的膜结构材料大部分是进口的。

石油博物馆的碳纤维自行车仅重约4公斤。碳纤维强度高,重量轻,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但抗拉强度是钢的7-9倍。是一种军民两用的新材料,主要用于航空、化工、医药等领域。

在位于世博园D区的石油馆,外墙的材料和馆内的服装、化纤产品、产业用纺织品都汇聚了纺织科技的成果。在“穿油”展区,入口处穿着各种服饰的蜡像栩栩如生,大屏幕上不断播放着油变成衣服的过程。石油化纤产品展厅展示中国自主研发的舱内航天服和特警制服。那些具有隔热、防震、防辐射、减震、重量轻等特点的宇航服、头盔,代表了我国纺织服装的最高科技水平;特警制服采用无毒、阻燃、透气面料,具有耐高温、耐冲击、防弹等功能;返回舱降落伞由高强度、高模量纺织材料制成;碳纤维自行车等化纤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些实物生动地展示了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为世界纺织强国的历程。

大豆纤维作为世界上最绿色、最环保的材料进入了世博会。奥地利国家馆和中国四川馆使用的低碳环保材料均来自中国修远婴儿服装公司提供的大豆纤维材料。

台湾省冠德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高科技材料“光纤布”,是纺织与光电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产品。它曾经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崭露头角,这次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据了解,这种面料由超细光纤制成,通过传统纺织工艺,利用外来纤维纱线编织成平面织物,通电后可整体发光。白天和普通面料没什么区别,但是在晚上或者黑暗中却能发出七彩的光。

智能交通:线越简单,心越近。

梦的呈现

零排放的电动汽车成为路上的主角,汽车充电站将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儿童、老人甚至盲人等残疾人,可以自主随时开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汽车升降系统可以使汽车直接停在建筑物表面,大大拓展了城市空间;

……

这是主题电影《2030,OK!”上汽通用汽车展馆。2030年的城市交通场景如图所示。电气化、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构成了未来城市智能交通的亮丽风景。这个智能交通系统将使驾驶变得轻松、有趣和时尚。自动驾驶彻底解放了人的双手,有更多的时间花在车上。借助无线信息系统,汽车也可以成为人们的办公室。

“线越简单,心越近。”因为智能交通告别了堵车,人们的生活更有效率,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所以人心更近,社会更和谐。

现实的延续

在上汽通用汽车展馆内,展出了两款由SAIC自主研发的“镇馆之宝”:负排放概念车“Leaf”和电动联网概念车“EN-V”。

顾名思义,车顶的大叶子就是一个奇妙的光电转换器,它模拟自然界中树叶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无论阴天还是雨天,“叶子”都能吸收太阳能,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EN-V”实现了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兼容。它可以通过对实时交通信息的分析,自动选择最佳行驶路线,从而缓解交通堵塞。它还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并在遇到障碍物或改变驾驶条件时做出快速调整。这种与其他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交换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智能电网:智能“电力管家”

梦的呈现

在国家电网馆,有一幅未来智能电网的美好蓝图——

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控制空调、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开关;每家每户都可以成为电能的“交易站”,可以同时发电。如果家里安装了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用完后可以“上传”到公共电网。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电表看到实时用电量,包括空调、空气净化器等电器的用电量,并及时做出调整...

总之,智能电网就像一个智能的“电力管家”,高效地为你管理与电力相关的一切。

现实的延续

上海浦东峨山路乐福庭小区有一个智能电网示范区。目前,已有超过65,438+000户家庭享受到智能电网带来的便利。只需要一个终端就可以控制所有家电,远程控制并不难。通过智能电表,不仅可以对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家庭用电量和每台电器的用电量一目了然,还可以根据峰谷时段的不同电价,帮助用户更经济地用电。

据国家电网负责人介绍,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2009年至2010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至2015期间为全面建设阶段,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2016至2020年为引领升级阶段,全面建设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

新能源项目

航天科技助力绿色世博

有专家分析,上海世博会可能是历届世博会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生态科技、光健康、太阳能、绿色节能等理念将在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动力锂电池技术都将大显身手。

由上海航天汽车机电有限公司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八院所属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世博中心兆瓦级光伏电站已经竣工,充分体现了太阳能、建筑和绿色科技的和谐统一。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004 MW,运营后年发电量可达1万kWh,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多吨,将为“低碳世博”做出贡献。

“在兆瓦级光伏电站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整体考虑了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优化和建筑美学的统一,在平面上采用了单晶硅光伏组件、绿化间隔等多种方式,体现了太阳能蕴含的绿色能源含义。同时大规模采用双面玻璃光伏遮阳模块,达到美观节能的效果。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八院811研制的首批航天动力锂电池汽车样车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投入使用,主要面向贵宾和纯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典型的军品一体化产品,将航天器电源的稳定、耐用、可靠、耐久的特性“嫁接”到新能源汽车上,用航天技术助力“绿博会”。

另据了解,九院所属的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向世园会提供了9套全光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用于服务世园会的首个智能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