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可以自己制作中国护照吗?
近日,德国媒体报道称,随着合同到期,德国老牌国有印刷公司Bundesdruckerei结束了与上海米特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米特”)长达16年的合作,并出售了其持有的上海米特25%的股份。
德国联邦印刷公司表示,目前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任何有外商投资或由外国控股方管理的企业,都将不能承接制造“安全相关”产品的业务。根据这一规定,德国已经无法延长合同。
德国联邦印刷公司2016年的营业额为4.57亿欧元(约合36亿元人民币),而中德合资企业上海米特的营业额接近6000万欧元(约合4.7亿元人民币),是德国联邦印刷公司所有海外业务中规模最大、利润最高的部分。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上海米特成立于5月,1992,生产精密防伪印刷品、银行电脑印刷品、有价证券、护照、证件、印刷品及其他印刷新品种的开发。
2065438+2007年4月7日,上海米特股权变更。变更前投资方为上海印钞有限公司、德国联邦印刷有限公司、上海证券印刷有限公司,变更后“德国联邦印刷有限公司”消失。同时,TILMANLESCHE和BAUMGARTL不再是公司的董事。
在官网的公司介绍上,上海米特还留言介绍了德国联邦印刷公司:“公司背后有两家实力雄厚的配套企业,分别是上海印钞有限公司和德国联邦印刷公司。其中,上海印钞有限公司提供了证件和护照的传统印刷技术,而德国联邦为该公司提供了最新的电子护照制作技术和国际商务信息。”
在官网的介绍中,米特公司是“中国唯一的护照制造商”,为公安部、外交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全国人大等政府部门开发制作了公民个人护照、公务护照、因公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因公往来港澳护照、NPC代表证等数十种证件。
在官网“News News”页面,一篇发布于2014年3月20日的新闻稿写道:“展会中,米特公司今年精心准备,在德国联邦公司的帮助下展出了电子护照和边境控制系统,包括现场采集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信息、现场制证、现场通关等演示操作内容。”
2012年5月,中国推出电子普通护照。与旧版护照不同的是,电子护照的封面下方印有电子芯片的标识。电子护照申请人的指纹、人脸、签名信息将被嵌入电子芯片,不仅提高了护照的防伪能力,还提高了智能通关设备通关的便利性。
凭借16年与中国的合作经验和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德国企业也将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