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媒体报道

2006-2-17

从月亏损654.38+03万元左右,到月均亏损760多万元,再到分公司实现月盈利78万元;

从人浮于事、想入非非,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从端着“铁饭碗”坐等客户,到主动抢占市场;

这一巨大变化仅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江西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一家濒临绝望的国企,是如何挣扎着走出困境,重获生机的?

让我们走进常青树,探索它成功的奥秘。企业声音:如果不进行“三制”改革的“补{TodayHot}课”,企业就死定了。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江西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玉山水泥厂,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让记者感受到了企业的勃勃生机。虽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1小时,但是很多办公室还是员工忙碌。

工作人员说:“是‘三制’改革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曾几何时,“常青”曾经辉煌过,是中国500强企业,在全国水泥行业排名前十。

不进则退。2001当国企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轰轰烈烈进行时,躺在“经济效益好”摇椅上的“常青树”还在陶醉于自己一年几千万的利润。

2004年6月,长荣股份旗下玉山水泥厂第二条生产线投产,产能200万吨。然而,在方圆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大大小小的浙江民营企业就有十余家,产能超过3000万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与此同时,一方面水泥市场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煤电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当年常青股份亏损4700万。5438年6月至2005年7月,公司每月亏损约13万元,其中玉山水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每月亏损近600万元。

贫穷导致改变。陷入困境的“常青树”意识到,只有改变阻碍经济发展的旧体制,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企业才能生存。2005年9月,玉山水泥厂开始为“三制”改革补课。

合并机构,精简人员。原16车间部门合并为13,工厂中层干部由39人减少到26人。

劳动力方面,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制度,在职{HotTag}人数由538人减少到481人。

分配——打破固有的分配制度,实行以岗定薪。同时采用绩效考核方式,奖勤罚懒,收入水平拉大,收入向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差的一线员工倾斜。

“三制”改革打破了国企的传统思维模式。干部能上能下,没有终身制。余,中层干部,在玉山水泥厂干了20多年。改制前是水泥车间副主任。比赛失利后,他成了生产部的一名普通员工。他说,改革是大势所趋。虽然我个人利益受损,但只有工厂能活下来,我们才有希望。

一线员工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阮是中控班的班长。虽然这个岗位是厂里技术含量很高的关键岗位,但是她的收入和一个比较轻的岗位的会计差不多。改革后,他每个月收入超过2000元,是会计的三四倍。他感慨道:“以前工作年限长,工作时间长,工资就高。现在,我们的劳动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了。”

“几个萝卜一个坑”变成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几个坑”,员工的工作量满了,效率更高了。以前下午5点厂车人最多,从2013开始经常不满意,但是到了下午10,厂车就挤满了。职工自觉延长工作时间,积极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企业声音:企业管理必须严格,管理就是效益。

“萍乡五陂永发煤炭有限公司,合同发热量5300大卡/千克,实际发热量5206大卡/千克,扣除发热量9.4元/吨……”在玉山水泥厂供应部,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张表格。为严格控制煤炭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自2002年6月20110起,工厂规定,每吨进厂煤发热量低于合同规定的100大卡发热量,每吨扣供应商10元,超过100大卡,扣供应商。

某供应商从宁夏运了一批煤到玉山厂,进厂检验时发现每吨煤的热值低了近800大卡。按规定,每吨煤要扣他80元钱,这样他的行程就灰飞烟灭了。这个供应商天天在工厂磨,希望工厂能“手下留情”。花了半个月,无功而返。这种做法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堵塞管理漏洞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万年青公司经过认真分析,认识到从内部入手,严格控制管理是扭亏为盈的关键。为此,公司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把采购管理作为重要环节,向管理要产出、要效益。

于是,《煤炭采购管理办法》、《进厂煤估算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在改革中,玉山水泥厂供应部改变了以往单一采购的做法,实行公开招标,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价格。各车间、各部门都制定了成本指标和考核办法,实行全员监控、人人联动的方法。

严格的管理制度让煤炭供应商不敢以次充好,工厂供应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变得更加细心。供应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以前采购的时候,给供应商打个电话,货就送上门了,很舒服。现在大到一台设备,小到一个零配件,都要直接联系厂家和商家,还要多方询价,货比三家。”

通过减少中间环节,这家工厂的原材料价格降低了30%的成本。2012和10后,砂石收购价格从每吨18元降至10.9元,每月节省20多万元。原煤收购价格由原来的每吨520元降至480元,一年可节约近654.38+0万元;机械零件购进价格下降33.8%;辅助材料价格下降13.18%。万年青公司全年降低采购成本463.62万元。

同时,千方百计降耗增效。玉山厂在保证水泥出厂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外加剂的掺量,不仅降低了成本,每年还消化了数万吨工业废料。在生料制备过程中,加入煤矸石中的热能,使熟料煅烧过程中的煤耗由每吨180公斤降低到约160公斤。

改革发展的洗礼,让“常青树”翻过了山头,获得了新生。65438年6月至2005年10月,即改革后的第一个月,玉山水泥厂分别生产水泥和熟料110000吨,减亏233万元。165438+10月当月以销售水泥(熟料)13.5万吨再次刷新纪录,在10月的基础上继续减亏1.5万元;65438+2月,销量再创新高171400吨,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利润78万余元。

在新的一年里,年轻人充满热情和信心。万年青股份提出2006年所有控股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实现不亏损。

“基业长青,万古长青。”离开常青有限公司时,大门口的几个字突然跳入记者的眼帘。是的,这不仅是所有年轻人的共同心愿,也是他们的铮铮誓言!有了这个决心,“常青树”就能重现辉煌。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