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报告中606项月均就业有什么解释吗?
1月初+0月末/2
2把每天的人数加起来,除以日历天数。
年平均人数是各月平均人数之和除以12。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新成立的,就用12除来计算。
比如这个单位成立于10年6月,那么三个月的平均人数除以12就是年平均人数。
另外,职工的定义是除非在职人员(长期患病休产假半年以上、已退休、待岗人员)以外的各类人员。
工业企业统计报表的编制说明了一般纳税人直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如何写。
(1)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
月末根据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再扣除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计算的进项税额,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商品应免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缴纳的进项税,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主营业务成本(应交进项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的进项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增值税免税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
贷款:补贴收入
(2)企业所有产品(商品)免税。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税时: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
贷款:补贴收入
对于生产经营粮油、饲料、氮肥等免税产品的企业,虽然其主要产品免税,但也可能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如粮食企业。以国家规定的价格销售免税粮食时,可以免征增值税;但是如果涨价,就不免税了。饲料企业销售收购的原粮或者同时生产产品供居民食用的,应当缴纳增值税,并应当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根据统计书上的数据,我计算出一个企业的月平均员工人数。朋友,我在企业工作过,知道企业是怎么计算这个平均数的。
因为企业中员工的流动性很大,
所以每个月的从业人数其实是不一样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
因此,在具体计算企业平均职工人数时,
是统计一年中每个月的实际雇员人数,
用当月第一天的员工数减去当月辞职、退休、辞退员工数的减少数。
另外,当月新进企业员工数为当月月末员工数;,
然后计算该月的平均员工人数,
将各月平均员工人数相加,除以12,得到全年平均员工人数。
只算企业平均员工人数,懂吗?
在我国的统计报表体系中,大多数统计报表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在我国的统计报表体系中,大部分统计报表属于(定期综合调查?)。
统计报表怎么做?只需在现价、产量表、销售表拉平的情况下,调整现价与销售单价的差额即可,如:现价50*数量100={销售单价45+差额(50-45)}*100。
很简单。如果时间不一样,可以按时间算。
电子统计表:由exce或WPS制作。方法:新建一个工作簿,填写统计项目,输入要统计的内容。如果要使用公式和图表进行计算,请在所选区域插入图表并选择样式。
统计报表是一种具有法定性质的报表,按照统一的表格、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告时间,自下而上地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统计报告是一种基于全面调查的调查方法。是* * *主管部门依据统计法律法规,以统计表的形式和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安排,然后企事业单位自下而上汇总上报,逐级提供基础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统计报表制度是自上而下排列,通过填写统计报表自下而上收集数据的制度。
统计报表中零售额比上个月大的说明怎么写?这是一个验证说明。提醒你信息是否有误。
如果信息是正确的,只要看看是什么引起了大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
是增加还是减少?把实际情况写下来就行了。
怎么做myeclipse统计报表是什么意思?统计报表必须用代码写,我不明白你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员工人数不是12个月,如何计算平均员工人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文件规定:
7.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一)项、第(二)项所称职工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与企业派遣的劳务人数之和;职工人数和资产总额根据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月平均值=(月初+月末)÷2
年月平均值=年月平均值之和÷12
年度中间开始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因此,贵公司月平均员工人数=(月初值+月末值)÷2 =(100+100)÷2 = 100。
自6月份开业5438+10月份,全年月均=全年月均总和÷3 =(100+100)÷3 = 100。
统计报表上报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统计报表的报送,充分发挥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促进统计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地方统计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一条本制度所称统计报表包括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和快报。
第二条统计报表报送应当坚持依法依规、客观真实、及时一致的原则。
第三条各单位统计员负责统计报表的报送。统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四条统计人员应当认真研究统计指标的解释,确定各项指标的范围,同时与业务处室核对相关信息,做到准确无误,不得漏报、错报。
第五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报表报送时间,完成统计报表的报送。在填报统计报表时,必须对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和评估,准确无误后才能传递数据,确保填报的统计数据全面、准确、及时、有数。
第六条统计报表必须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签字,统计员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各单位主管领导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统计人员应当拒绝或者抵制强令* *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按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如实报送统计资料,并对报送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七条严格报表签到制度。各单位的统计报表和资料必须由统计人员亲自审核,并在签到表上签字。未按规定报送审核的统计报表和资料视为迟报,将按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八条实行报告通报制度,对迟报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两次以上逾期不报的,视为拒报。对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将要求市统计局依据《统计法》和《湖北省统计管理条例》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各类统计报表实行档案管理,于次年2月底前装订成册,归档并妥善保管。
第十条乡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要督促检查各类统计报表的报送工作,并定期通报各类报表的报送情况。并将各单位报送的统计报表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年底进行考核,奖惩分明。对严重失实、有重大影响的报表,要责成有关单位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