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200万清仓30万粉丝大V“戒网”!百亿私募反思2022年投资挫折。

年关将至,投资圈又出现一波“反思潮”。

年初因产品大幅缩水而引起市场关注的知名私募公司敦和资产管理公司,近日召开了年终策略会。董事长和基金经理接连反思过去一年的教训,直言“2022年是给投资者带来最痛苦的一年,也是自己做投资最痛苦的一年”。

一个拥有30万粉丝的财经大V“省心省力”。亏了几百万,直接宣布清仓。发生了什么事?

亏损200多万“告别”股市

65438+2月27日中午,大V发布的一条“省心省力”的新闻引发关注。

“无忧”的意思是:“清仓认输。今年亏了不少,融资基本没剩多少了。多年来一直无法翻身。希望你不要再去股票界面圈我了。我没有立场。谢谢大家。”

有网友评论:“一个投资大V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事实上,随着6月5438+01以来的反弹,不少投资者已经接近“回本”,不少公募和私募基金的净值也大幅“回血”。为什么这个大V会在这个时候清仓?

此前由于事务所运营和账户亏损的持续更新,《省心省力》吸引了不少流量。回顾之前的操作,“无忧”曾发文称2022年亏损已超200万,并称此轮“满手赛道股不灵活”,有意将仓位转移到更强的赛道股。

他曾表示,账户资金60%配置在天齐锂业,其余主要是军工和光伏股。天齐锂业作为热门的机构重仓股,今年上半年股价大涨,但7月份以来一路下跌,从最高点148.57元跌至81.93元,直接“腰斩”。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道:“一些所谓的大V风格非常激进,仓位过于集中。赌赛道,不断加杠杆,这是很危险的。”

亿私募直言:我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

新年将至,不少机构投资者也对2022年的投资操作进行了深刻反思。

近日,亿私募敦和资产管理召开年终策略会。会上,石建军董事长和基金经理先后反思并诚恳分析了2022年投资中存在的不足。石建军坦言,2022年并没有跑赢市场中位数和行业平均水平,在各大合作机构的同行中排在后20%,回撤也大于同行。

他分析,今年的教训主要有三点:一是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对2022年国内外的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二是对大类资产配置的难度认识不够,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非常多样,对每个策略的要求也比较高,降低了成功的概率;第三,对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认识不足。面对极端冲击,净值控制型退出的风险意识不够。

敦和资产管理首席投资官张永军甚至直言:“2022年是我给投资人带来最痛苦的一年,也是我自己做投资最痛苦的一年。不过,也可能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

他反映,亏损主要发生在一季度,主要是做空了更多股票中的黑色金属,二季度减少了权益类产品的仓位,错过了股市的阶段性反弹。此外,提前“抄底”港股也带来不少损失。

总结今年的教训,张永军表示,一方面,资管产品对控制回撤的要求更高。一旦净值逼近警戒线和止损线,投资就会非常被动,甚至导致一些投资行为“变形”;另一方面,投资不应过度集中或分散。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说,投资一定要集中,集中在最有优势的项目上,但产品收益的来源要多元化。另外,投资行业往往不赚钱,只有几次赚钱,所以需要找到一个范式,帮助其寻找风险和收益不对称的机会。

投入65,438,0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公司产品。

对于2023年的投资,石建军诚恳地表示,重点应该是修复产品的净值。第一,不同的产品要采取不同的仓位管理和投资策略。二是加大在R&D的投入,巩固、完善和创新产品战略体系。股票方面,应开发股票中性策略指数,加强策略股的多空策略,加大对不同行业风格配置的研究,加强股票市场的评级和仓位管理;商品策略方面,继续完善所有商品的垂直策略体系;在宏观策略方面,应加强对固定收益套利、商品宏观策略和股票宏观策略的研究。三是加强风险控制,加强各类资产评级,做好配置,做好风险预算执行。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彻底改变目前按部门管理产品的组织形式,集中全公司的资源为主营产品服务,特别是在战略制定上,打破部门观念,成立专业团队,专注于某一类战略。五是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

石建军透露,约6543.8+0亿元的公司自有资金已用于购买多项公司产品。此外,对于由敦和作为投资顾问的自主发行和资产管理产品管理的私募基金,当单位净值低于1元时,管理费和定投费减少60%,即收取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