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地方债监管释放高压严信号?
江苏省政府对57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处分。贵州省公开信息还公开了被严肃问责的相关人员信息。
业内分析认为,财政部在两省公示问责信息,无疑是对严格规范地方债务的再次强调,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警示,释放了明确而严厉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两省被问责的官员很多都是前官员,这是“终身问责”制度的体现。“终身问责”和“明确省级政府主体责任”被业界视为规范地方债务、防范和化解地方违规举债风险的关键举措。
据悉,目前地方违规举债担保的形式主要有:一是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工具、信托、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方式为政府融资。,并依赖政府担保或资本偿还。二是通过不合规的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变相举债。
财政部预算司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江苏、贵州两省问责信息公开,并不意味着违规举债担保问题只存在于这两个省份。各地都要从中吸取教训,引起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上述两地的省级政府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对问题承担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问责和公示,并立即予以制止。值得其他省份借鉴,希望能对其他省份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
事实上,目前对违法违规债务担保启动核查问责的并不是上述两个省份。目前,财政部专员办已与地方政府展开大规模核查。最近浙江重庆陕西广东等。均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发布相关规范性文件。
今年以来,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中共政治局会议,再到7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高层多次提及“地方债”,释放出从严管理的信号。财政部层面,从地方债务监管文件的密集下发,到几起地方违规举债案件的曝光和问责,对违规举债担保行为也一直保持高压态势。
据财政部预算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已经形成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监督的“闭环”体系。具体包括: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将地方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发行新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现有政府债务;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管理;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构建地方政府债务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坚决查处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并公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