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金融知识?
2.公司通知存款是指公司客户存钱时不约定存期,取钱时需要提前通知银行,约定取款日期和金额的存款类型。
3.在银团贷款的主要成员中,牵头行负责接受借款人的委托,策划和组织银团,安排贷款发放。
4.同业拆借是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借入的资金叫出借,借出的资金叫出借。同业拆借利率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变化。
5.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渠道有基金公司直销、银行和证券公司代销、专业销售经纪公司代销。
6.监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时,规范的现场检查包括检查准备、检查实施、检查报告、检查处理、检查档案整理五个阶段。
7.中国规定,计入二级资本的长期次级债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
8.我国央行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利率。
9.结汇是指客户持有的外币储蓄存款和外币现金,按照银行公布的外汇和现金买入价卖给银行,银行支付相应的人民币。
10,公司成立日期指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
11.无效合同的法律效力在订立时无效。
12,产品购买者要从购买行为中获得利益,还要自己承担决策风险,这是购买者自负的意义。
13.非政府民间金融机构确定的利率属于公共利率。
14.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包括: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15,货币融资属于金融市场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
16,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主要包括不使用或不直接使用银行自有资金;不承担或直接承担风险;通过收取服务费(手续费、管理费),赚取差价来获得收入。
17,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18,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贷存比不得超过75%。
19.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资本余额之比不得超过10%。
20.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非所有权人的父母也可以作为与借款人的* * *向银行申请贷款,称为接力贷款。
21.在贷款发放到贷款回收期间,由于贷款发放和管理的技术失误而导致的贷款风险称为操作风险。
22.我国商业银行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行的债券称为金融债券。
23.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同一国家的借款人,而应多方面开展。这是一种基于风险分散的风险管理策略。
24、担保是指第三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协议,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债务时,其将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
25.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原则是指内部控制应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都不应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
26.中国负责指导和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控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
27.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汇票,为汇票。
28.持有期收益率计算公式:(卖价-买价利息)/买价×100%。
29.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率。资产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而流动性和安全性越低。效率是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最终目标和重要保障。
30.银行信用分析主要采用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两种方法,其中财务分析侧重于定量分析,非财务分析侧重于定性分析。
31.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组失败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决定终止重组,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宣告破产。
32.银行行长是承担特定风险的最终负责人。
33.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4.判断洗钱的直观标准是交易目的。
35.外资银行的营业机构包括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
36.中小商业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37.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的国内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38、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普遍上涨。
39.商业银行通常采取资本来应对意外损失。
40.银行业从业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诚实信用、遵纪守法、专业胜任、保护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
41,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包括: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率性。
42.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预防、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43.人民法院、税务机关和海关可以扣除单位存款。
44.内部控制的要素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信息交流和反馈、监督、评估和纠正。
45、当事人以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见详情)
(见详情)
(见详情)
(见详情)
(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