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血战正式打响!国企,私企,外企,谁都逃不掉。

石化行业即将到来的竞争不是激烈,而是残酷。

大炼化,三足鼎立大清洗

***3200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文|林天虎

◆◆◆

血战正式开启。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2019年5月,国内两个世界级石化项目终于投产,牵动着整个石化行业的神经。

5月17日,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隆重投产,举国瞩目。

时隔三天,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盛石化”)发布公告称,荣盛石化投资的“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已完成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前期工作,相关装置已投入运行。根据实际进展,荣盛石化公司已经把第一批装置(常减压蒸馏及相关公用工程等。)投入运营。

这两个民营炼化项目竞争相当激烈,无论是规模、体量还是技术标准,都可以与大型国企和国际公司运营的项目相媲美,明显动摇了石化行业的市场格局。

最先感受到冲击的是对二甲苯(PX)市场。自今年5月又一条PX生产线投产以来,恒力石化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PX生产商,PX总产能达450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24.3%。

在此之前,恒立采购的PX大约一半是国产,一半是进口。新项目的投产,意味着以后恒力在PX上可以自给自足,不用再采购了。亚洲的PX将会转向过剩,这个行业的高利润时代将会终结。

事实上,自2065438+2009年3月以来,由于恒力石化项目即将投产,亚洲PX价格持续下跌。统计显示,2019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CFR台湾省PX价格暴跌近20%。

与此同时,成品油生产商的压力也急剧增加。根据产能规划,恒力石化投产后可生产国ⅵ汽油461万吨/年,国ⅵ柴油1 61万吨/年,航空煤油371万吨/年。

这将对东北、山东等地区的炼油企业产生影响。据统计,2017年,山东地炼出口汽油约300万吨,柴油约600万吨。

此外,据路透社近日报道,恒力石化正在申请航空燃油出口。如果获批,恒力石化将成为国内首家民营航油出口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南方的浙江石化公司,一期工程主要产品为836万吨成品油(284万吨航煤,6543.8+0.72万吨柴油,379万吨汽油),450万吨芳烃,约320万吨烯烃。2065438+2009年初还传出浙江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规模可能增至6000万吨。

在国内炼油产能严重过剩的时代,新一代石化巨头的崛起,必然会引发一场行业之争。

◆◆◆

石化工业的三大支柱已经形成。

几乎可以肯定,未来石化行业的华山论剑,将是大型炼化项目之间的博弈。无论国企、民企还是外企,都在如火如荼,集中力量建设超大型项目。

国有企业大型炼油项目;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广东省湛江市建设中科炼化项目。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在建的最大炼油化工项目。一期设计为炼油10万吨/年,乙烯80万吨/年。项目计划2019年底全面竣工,2019下半年公用工程投产,2020年一季度炼油装置投产。

在福建漳州,中国石化参与建设的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工程今年5月第二次公示。二期工程包括16万吨/年炼油、65438+20万吨/年乙烯、32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60万吨/年己内酰胺及配套的炼化工程下游一体化生产设备、公用工程系统及辅助设施、配套码头及终端储存区。

中国石油方面,2019 12年广东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本项目主要产品包括汽油421万吨/年、喷气燃料261万吨/年、柴油281万吨/年、对二甲苯262万吨/年、苯乙烯80万吨/年等。预计2026年完成,5438+0年。

民营企业大型炼化项目;

2065438+2008年2月,洪升16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终于开工。该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建设投资71.4亿元。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5438+0。

在河北唐山,徐阳15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在规划中,今年3月公布了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5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对二甲苯、12万吨/年乙烯及相关配套设施。

此外,备受关注的山东地炼2019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立项也有新消息。在今年2月14日开幕的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全力推进烟台玉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

据悉,玉龙岛炼化项目规划总产能4000万吨,一期设计产能2000万吨。位于烟台市,建成后将是山东最大的炼化项目。

外国公司的大型炼油项目;

埃克森美孚在广东惠州6543.8亿美元的化工综合体项目也在2065.438+09推进。今年6月5438+10月,广东省发改委表示,力争2020年上半年启动一期工程。项目一期规划一套65438+2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其下游产品生产装置,二期将建设第二套65438+2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其下游产品生产装置。

巴斯夫在湛江的6543.8+00亿美元项目也已于2065.438+09年6月与广东省政府签署框架协议。该项目预计在2030年左右完成,最迟在2026年完成第一批设备。今年5月,巴斯夫宣布计划在该基地新建一套工程塑料改性装置和一套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装置,这将是一体化基地投产的首批装置。

壳牌石油与中海油中国合作的惠州石化三期项目正在筹备中,壳牌石油曾表示一期项目投资约70亿美元。

在北方,Saudi Aramco于今年2月与中国北方工业集团、辽宁盘锦新城集团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合资成立华津阿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运营投资6543.8+00亿美元,在辽宁盘锦市实施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包括654.38+50万吨/年炼油、654.38+50万吨/年乙烯和654.38+3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该项目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入试运行。

整体来看,民企和外企在中国的大型炼化项目正在快速扩张,国企也在加快步伐提升自己。国内石油石化行业三足鼎立的状态正在逐渐形成,三大巨头之间将展开更加均衡的竞争。

◆◆◆

残酷的竞争出现了。

雨后春笋般的大型炼化项目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残酷的竞争已经出现。

近一年来炼油产能的增加和原油价格的上涨,甚至让世界一流的石化企业都感到寒意。

今年第一季度,埃克森美孚的炼油业务出现了近65,438+00年来的首次亏损,亏损2.56亿美元。雪佛龙的下游业务也出现大幅下滑,利润较2018同期下降65%。

中国石化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963亿元,较一季度2018减少70亿元。中国炼油业务实现营业利润0.4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9.06亿元减少38.6亿元。

近日,路透社援引相关研究数据称,新加坡炼油利润为16年以来最低,甚至低于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

这导致一些亚洲炼油商考虑减产。这些炼油商包括SK能源、中国石油和雪佛龙的新加坡炼油公司。

不难推测,世界其他地区的炼油行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据统计,今年4月,中国炼油厂的平均开工率在50%以下,而第一季度为64%。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原油采购成本的增加已经触及炼油商的底线。

这种困境将进一步加速石油石化行业的格局调整。

◆◆◆

不可避免的工业清洗

全球炼化项目大规模整合浪潮的背后,其实是能源行业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这种深刻的变化决定了石油石化行业将不可避免地被清理。

在过去十年中,石油和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主要是由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推动的。欧洲和北美这两个传统的主要石化消费地区已经达到消费高峰。

美国和欧洲的石油消费在2005年左右达到顶峰,而中国在过去20年里一直是推动石油和石化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

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逐步转型,对能效和环保的需求增加,未来很难看到石油石化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和全球碳减排压力的不断加大,进一步加大了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压力。

中石油研究部也在2018预测,中国石油需求最快将在2030年见顶,达到约1380万桶/日。

虽然消费高峰尚未到来,但石油石化企业仍要警惕行业天花板。消费高峰将意味着石油石化行业的竞争焦点将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价格优势和产品优势。

因此,尽管国内炼油产能严重过剩,一体化、大型化炼油项目仍在猛烈增加,目的是为未来铺路,建立更强的竞争壁垒,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

大炼油浪潮对石油石化行业无疑是一次大清洗,低端玩家的淘汰可能不可避免。但对于强者来说,残酷的竞争中还是有通往未来的路。

文|石油链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石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