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四个试点邮轮母港

2065438+2004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函要求在天津、上海、厦门、三亚开展邮轮运输试点示范工作,尝试先行开展邮轮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为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健康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做好示范。

新建的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位于天津港东疆港区南端,毗邻目前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之一东疆保税港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于2010年6月26日正式开港。随着意大利歌诗达浪漫号和美国皇家加勒比海神话号在天津首航,预计今年将有40多艘次国际邮轮来港接待8万名出入境旅客。众多国际豪华邮轮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带来巨大商机,滨海新区邮轮经济即将起航。上海港现在有两个邮轮码头,分别是宝山区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和虹口区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是上海重要的城市基础功能,弥补了上海港大型邮轮码头的缺失,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实现互补错位发展,形成中国最大、最全的国际邮轮母港,成为中国邮轮产业中心。

其中,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一期岸线长774米,拥有两个大型邮轮泊位,可同时可靠靠泊1 65438+10万吨级邮轮和1 25万吨级邮轮。邮轮港于2008年2月20日开工建设,4月27日成功停靠20116000吨级“钻石公主号”,10月正式开港。2012年停靠大型邮轮62艘,2013年停靠128艘,2014年停靠217艘,2015年计划停靠国际邮轮284艘,成为亚太地区最繁忙的国际邮轮港口。目前,港口正在积极规划码头后续工程的建设。建成后,将有4艘大型国际邮轮同时停靠。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项目包括改造国际客运码头,海岸线长850米,形成开放的滨水绿化和观光海岸线。规划批准新建国际客运综合大楼、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办公楼、酒店、商业、写字楼等国际客运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包括覆盖整个建设基地区域的地下二层停车场和车辆通道)。2065438+2005年4月22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发布了国内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

——辽宁沿海地区,重点发展大连港,服务东北,开辟东北亚航线。——天津、河北沿海地区,以天津港为始发港,服务华北等地区,积极拓展东北亚始发航线和国际附属航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吸引邮轮要素集聚。——山东沿海,以青岛港、烟台港为始发港,服务山东省,开辟东北亚航线。——长三角以上述海港为始发港,服务长三角等地区,大力拓展东北亚始发航线、台湾省海峡等国际附属航线,开辟全球航线,逐步构建完善的航线网络体系,完善邮轮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邮轮要素集中度。相应发展宁波-舟山港。——在东南沿海,厦门港将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地区,加快发展台湾省海峡航线,拓展东北亚始发航线和国际附属航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吸引邮轮要素集聚。-珠三角,近期重点发展深圳港,服务珠三角地区,开辟南海诸岛、东南亚等航线。相应发展广州港。——在西南沿海,以三亚港为始发港,服务西南等地区,拓展东南亚始发航线和国际附属航线,加快开通南海诸岛航线,扩大市场辐射范围,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相应发展海口港、北海港,拓展东南亚始发航线。

除已开展邮轮运输试点的上海港、天津港、厦门港、三亚港外,另有8个始发港列入国家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中国海岸线东北部,东临黄海,西濒渤海,是京津门户,北与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区位优势极佳。以大连为中心,邮轮可以在一两天内到达中国的青岛、上海、宁波、厦门、香港等地,以及韩国、日本等旅游景点。特别是邮轮可以兼顾海陆优势,为人们提供以海洋为舞台,以船舶为载体,以陆海互动休闲旅游为内涵的全新生活方式,吸引更多东北及其他地区的游客到大连旅游休闲。

其次,港区气候是母港选择的条件之一。大连位于北纬38°至39°之间,属海洋性特征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无严寒,夏季无清凉设施,四季分明,港口终年不淤不冻。目前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邮轮母港,都位于比大连更靠北的高纬度寒温带气候地区,比如伦敦港,就位于北纬50°附近。荷兰阿姆斯特丹港,位于北纬53°附近;德国基尔港,位于北纬55°附近等。,都是在大连的北部。这些母港的成功管理经验值得大连学习。

第三,从邮轮母港之间的距离来看,港口之间既有竞争又有竞合。在国内,上海从经济发展来看,将率先成为邮轮母港,但这并不妨碍大连的规划预期。上海和大连之间的距离是563海里。在全球30多个邮轮母港中,有些远小于这个距离,比如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370海里,温哥华和西雅图之间162海里,纽约和波士顿之间324海里,伦敦和阿姆斯特丹之间270海里,哥本哈根和基尔港之间270海里。而且在直径600海里的范围内,聚集了伦敦、基尔、阿姆斯特丹三个邮轮母港。因此,上海正在建设的国际邮轮母港对大连来说也是一个机遇。由于两个港口相距较近,基础条件各有优势,旅游资源和船队资源可以共享。

大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客源丰富。

因为吸引游客的不是港口,而是旅游产品。邮轮公司在选择目的港时,除了考虑所在城市的港口条件和基础设施外,首先要考虑当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在邮轮靠泊的一两天里,既要把城市最有特色的一面展现给游客,又要考虑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我们在为大多数游客提供旅游精品组合线路和项目的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大连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它不仅拥有“半个中国近代史自然博物馆”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拥有众多风光旖旎的自然旅游资源,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观光需求。大连举办过许多大型活动,如国际服装节、商品进出口交易会、烟花爆竹春节、槐花欣赏会、国际马拉松赛、冰灯节等。这些具有大连城市特色的活动,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到大连。此外,大连的旅游业发达。从1998到2004年,全市海外旅游人数从20万增长到52万,在全国城市中排名15。特别是从1999到2001,境外游客和旅游者创汇连续三年每年增长30%,创造了全国奇迹,被誉为“大连速度”。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超过6543.8+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6654.38+000亿元增长到6543.8+035亿元,年均增长约6543.8+048亿元。

随着大连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参与邮轮消费的趋势开始出现。事实上,大连港在历史上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邮轮停靠港。基于此,我们可以对大连邮轮未来的客源做出预测。

大连拥有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海陆空交通便捷。

作为邮轮母港,应具备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腹地交通和国内国际海空航线。一艘大型邮轮需要几十辆甚至上百辆大团大巴才能到达目的地,邮轮码头附近要有足够的停车位和通道;公交线路、轨道交通站点、出租车候客区应尽可能靠近候客楼,努力实现零换乘交通;应该有一条公路或铁路系统通往内地著名的旅游区;在对外交通方面,应该有通往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国内和国际海空航班。邮轮补充了城市便捷的陆海空交通系统和枢纽,为邮轮游客提供了有利的集散环境。

大连是中国东北腹地与世界各地的货物流通枢纽,形成了海陆空交通并存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大连机场在国际航空运输方面优势明显。到2004年,国际旅客吞吐量已跃居中国第五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四大机场。

大连积极推进区域性枢纽机场建设,努力建设以国际先进的机场配套设施为基础,以增加客货运量为重点,以四通八达的国际国内航线网络为支撑,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枢纽机场。大连陆路交通发达,铁路建设“提速”,使大连港口与腹地联系更加紧密;公路建设完成了沈大高速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高等级公路沿大连战略方向向北方三市展开;通过对城市交通的科学规划、建设和改造,以及科学管理,大连不断获得全国交通顺畅城市的荣誉。此外,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为建立邮轮母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旅游绿皮书:201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旅游业发展正进入新时代。国内旅游成为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三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最强主体。

为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青岛港也在积极进行港口转型升级,在原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大新兴产业的投资和布局。青岛国际邮轮母港位于青岛老城区,占地3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投资约50亿元。青岛国际邮轮母港起步区共有3个邮轮专用泊位,包括6号码头原有的2个泊位,总长1000m。其中,将新建一个泊位,投资8亿元。码头长约490米,吃水深度-13.5米。世界上最大的22.5万吨级邮轮“海洋绿洲”号可以全天自由停靠。

目前,青岛港每周开通5条至韩国、日本的国际邮轮航线。今年以来,“钻石公主”号、“欧罗巴”号等外国邮轮频繁来港,证明青岛港具备停靠大型邮轮的条件和能力。北海正全力打造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包括码头建设、岸上联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总投资预计超过20亿元。

北海20亿元打造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北海正全力打造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包括码头建设、陆上联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总投资超过20亿元。北海正全力打造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包括码头建设、岸上联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总投资预计超过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