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证券公司评级,证券公司评级的作用和规则

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不是对证券公司信用状况和评级的评价,而是证券监管部门根据审慎监管的需要,基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结合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合规管理水平,通过评级对证券公司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反映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总体情况。

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五类,其中***11。证券公司评级A、B、C三类中的各级公司均正常经营。这个评级只是说明公司在行业中所能承受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目前D类和E类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公司,潜在风险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需要风险控制。

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在行政许可、监管资源配置、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对不同类型的证券公司实施不同的监管政策。分类结果主要供证券和证券监管机构使用。公司不得将评级结果用于广告、宣传和营销等商业目的。农行属于正常经营,后两类是业务范围会受到监管限制。详情如下:

(1)A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行业最高,能更好地控制新业务、新产品的风险;

(2)B类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在市场变化中较好地控制业务拓展的风险;

(三)C类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与其现有业务相匹配;

(4)D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较低,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承受能力;

(5)E类公司潜在风险已转化为现实风险,并已采取风险处置措施。

近期一些证券公司的排名可以参考。

证券公司评级每年评定一次。由于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快速变化,证券公司的经营活动和风险承受能力也会出现较大波动。所以证券公司的评级有一个级别的波动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评级波动超过一个级别,就需要拆分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观察哪些业务导致评级下降。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高评级的证券公司不太可能出现风险事件,可以考虑和高评级的证券公司做业务。

但是,评级真正的作用还是在制度层面发挥。银行专业在选择证券公司合作时,大多会参考证监会的监管评级。当然,一些大银行也有自己的内部评级,但结果应该和证监会差不多。一般来说,银行都设置了评级门槛,要求合作证券公司的评级不低于3B。

未来个人和机构应该如何给券商评级?

(1)团队比公司重要。

无论分数高低,证券公司其实都是服务客户的特定团队,加强对特定团队的评价更为重要。当然这涉及到评估团队成员的能力,投资风格,风险控制等等。比如证券公司研究所二级市场,人员流动非常大,同一研究所不同行业的分析师素质也参差不齐,所以识别好的团队尤为重要。

(2)时间说明一切。

分级是一次性的,但主观感受是时变的。像现在的招聘,应聘者的简历都很好,但实际能力相差很大。证券公司服务的时候,除了评级,我们还可以花时间去验证证券公司服务的有多好。

(3)股东背景很重要。

好的股东背景会持续为证券公司提供资源,不好的股东背景会影响业务发展。此外,证券公司作为杠杆风险部分,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合规倾向影响深远。总的来说,考虑到国资背景,证券公司,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证券公司是国企吗?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之前在这里介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