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基本法的重要性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改变了企业长期以来习惯的宽松的劳动用工管理环境,给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改变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劳动合同法》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上必须变被动、消极管理为主动管理。如何构建其积极主动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是关键。所以在劳动合同法时代,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具体来说,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劳动用工的规范化管理。1.正面引导和教育作用规章制度作为规范企业内部员工行为的准则,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引导员工的作用。规章制度公布后,员工会清楚地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如何获得这些权利,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如何履行。比如,规章制度中规定了工作时间,员工就知道什么时候是工作时间,什么时候是休息时间,就可以引导他们按时上班,防止因迟到或早退而违反劳动纪律。再比如,规章制度规定了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可以引导和教育员工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可见,优秀的规章制度能够通过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合理设置,使员工预测自己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2.负面的警示和威慑作用负面的警示和威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作出规定来威慑员工,使员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自己是否有所作为及其行为的后果有事先的估计,自觉约束违法行为的发生。其次,通过处罚违章行为,让违章员工受到教育,让其他员工看到违章的后果,达到警示和震慑全体员工的效果。3.防患于未然和防止纠纷的作用。企业生产劳动的过程,也是劳资双方履行义务、享受权利的过程。劳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实现需要多种措施来保证,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国家法律政策是重要保障之一,企业规章制度也是重要保障之一。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还可以更具体地明确劳资双方实现权利和义务的措施、方式和方法。因此,当用人单位和员工的权利义务,以及实现权利义务的措施、方式和方法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具体时,就可以极大地预防纠纷,从而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比如休息休假是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但劳动合同可能只涉及假期的种类。至于休假条件、休假程序以及假期期间的待遇,一般在劳动合同中没有详细规定,这就需要企业在规章制度中对假期做出详细的规定,否则会引起很多纠纷。4.事后支持和为处理劳动争议提供证据的作用由于劳动关系是对抗性的,劳资矛盾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人力资源经理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缓解劳资矛盾,不可能消除和杜绝。当劳资冲突无法通过协调解决时,诉诸法律是唯一的选择。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需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因为规章制度还涉及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裁决机关也会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裁决案件。特别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下,规章制度尤为重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劳动法第四条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可见,《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直接关系劳动者权益的内容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同时,制定规章制度和实际管理员工的权利留给了企业。比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需要企业事先做出规定,即首先用人单位必须有明确合法的规章制度,其次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明确规定什么是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绝大多数企业在面临劳动争议中解除劳动关系的难题时,都败在了“规章制度”上。标准化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对可能成为争议焦点的内容进行细化,并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一旦发生纠纷,这样的规章制度可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可以说,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贯穿于企业管理和纠纷解决的全过程。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