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主要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预防?

不良反应1,水电解质紊乱,常由过度利尿引起,表现为低血容量、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碱血症,长期应用还可引起低镁血症。2.表现为耳鸣、听力丧失或暂时性耳聋的耳毒性是剂量依赖性的。耳毒性的机制可能与药物引起的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的改变有关。肾功能不全或同时使用其他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更容易引起耳毒性。3、高尿酸血症,利尿剂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风。4、其他,恶心、呕吐,大剂量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注意事项(1)可能引起轻微恶心、腹泻、药疹、瘙痒、视物模糊等副作用,有时出现站立性眩晕、乏力、肌肉痉挛、口渴,少数出现白细胞减少,少数出现血小板减少、多形性红斑和直立性低血压。长期应用可引起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2)因能减少尿酸排泄,反复应用可引起高尿酸血症,个别患者长期应用可引起急性痛风。痛风患者慎用。(3)糖尿病患者应用后可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慎用。虽然其降糖作用远弱于噻嗪类利尿剂,但与降糖药物合用仍有可能使血糖升高。(4)由于利尿作用迅速而有力,应注意掌握初始剂量,防止过度利尿,引起脱水和电解质失衡。(5)肝炎患者服用后电解质(尤其是K+)流失过多,容易发生肝昏迷。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6)长期服用大量药物时注意检查血液中电解质浓度。顽固性水肿患者特别容易出现低钾血症。在使用洋地黄或同时排泄钾的类固醇激素时,更应注意补充钾盐。(7)在脱水的同时,可逆性血尿素氮水平可增加。如果肌酐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肾功能没有受损,可以继续使用本品。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8)在使用的第一个月,应定期检查血清电解质、二氧化碳和血尿素氮水平。与其他利尿剂一样,当治疗进行性肾脏疾病导致血清尿素氮升高和少尿时,应立即停药。(9)能增强降压药的作用,故与药物合用时应适当减少降压药的剂量。(10)由于是与氯噻嗪结构相似的磺胺类化合物,可降低动脉对升压胺(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增加莪术醇的肌肉松弛和麻痹作用,故术前一周应停用。(11)低钾血症、过量使用洋地黄及肝昏迷患者禁用。晚期肝硬化患者慎用。(12)大剂量静脉注射过快可能出现听力下降或暂时性耳聋。不适合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因为更容易引起听力下降。(13)孕妇禁用。儿童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