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分析的发展
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生产经营条件及其利用程度能否逐年改善,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从成长性分析中,我们大致可以判断一个企业的经营方针是进取型还是保守型。激进和保守是相对的。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可能发展得更快,某个阶段可能发展得更慢。这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经营环境和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简单地认为发展快就是好,发展慢就是坏,是不合适的。增长分析一般选择以下指标:
①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料,其原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其增长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成长情况。计算公式为:
②增加值增长率。增加值是产品价值扣除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价值后的余额,相当于净产值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和。全社会的增加值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的变化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③销售收入增长率。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销售收入增长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原材料产品价值实现程度的变化。计算公式为:④利润总额增长率。利润总额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它的增长反映了业务效率的提高。计算公式为:只有分析以上指标,才能判断企业的成长状况,不能片面强调某一具体指标而忽略其他指标。除上述指标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本企业的发展速度与行业平均发展速度来计算相对发展速度,公式为:
当这一比例小于1时,说明该企业的成长性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并加以解决。一般来说,影响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有:企业对经营环境的适应能力、筹资能力、技术要素创造附加值的能力、竞争力、开拓市场的能力和调整产品品种结构的能力。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上述因素有时发挥全部作用,有时又发挥部分作用。在成长性分析中,要特别注意发现上述因素的潜在作用,尽可能地利用它们来促进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