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白水泥石灰石矿()

安庆白水泥石灰石矿位于安庆市附近,已探明的有龙井和白鹿山两个,均为中型矿床。此外,还有许多小型矿床和矿点。

龙井白水泥石灰岩矿床位于安庆市西北20公里,属怀宁县月山镇管辖,分布面积2平方公里。白鹿山矿床位于安庆市东北24公里处,隶属安庆市杨桥乡(今杨桥镇),分布面积3平方公里。两地均有矿山公路与合(青)安(青)宗(阳)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65438年至0978年,安庆水泥厂为了扩大生产,增加新品种,从国内外建材市场了解到白水泥销路很好,于是开始酝酿生产白水泥的问题,并组织人员到苏州光华水泥厂学习生产工艺,调查该厂使用的原材料和质量要求。他们回到工厂后,立即向省市建材局报告了调查情况。省建材局指出:发展新品种的建材和生产白水泥,首要问题是矿产资源。只要有资源,就可以考虑开发。为此,原安庆水泥厂副厂长周和技术员程代海被调去负责资源调查工作。1978下半年,邀请有关部门对该地区的石灰岩进行了初步调查。由于采集的石灰石样品含铁量高,达不到白水泥原料的质量要求。1979年2月,周找到省地质局326队,请求协助对白水泥石灰石、白泥、瓷石等配料矿物进行勘察和检验。326队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支农地质队,队长陈,队员杨。后来,由于陈的调动,杨负责白水泥原料的调查。1979年2月至7月,地质组首先对相关厂家进行了社会调查,了解白水泥灰岩及其成分白泥、瓷石等的技术要求。看了地质资料,得知石炭纪石灰岩质纯,可做白水泥的原料,而且大别山区有适合做白水泥配料的浅色白泥脉和瓷石脉,立即与周、、程代海一起进行地质勘探。先后去了安庆郊区的杨桥、白鹿山,怀宁县月山的龙井、金鸡岭,潜山岳西县的玉井、龙潭、管仲的白泥瓷石产地,大致了解了它们的分布和质量。1979年6月,杨编制并提交了地质调查简报。

白鹿山白水泥石灰石,原为安庆化工原料厂生产矿井,主要生产轻质碳酸钙,氧化钙大于55%,氧化铁小于0.15%。地质组首先查询了该厂的分析资料,在采场从上至下选取了5个石灰岩层,连同10白水泥、瓷石样品分发给4个单位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光华水泥厂分析的三氧化二铁含量较低,质量符合白水泥原料要求。原因是样品加工采用玛瑙碎样,避免了铁的污染,比机械碎样更能保持原有的纯度,从而认识到样品加工是正确评价白水泥原料质量的关键,为今后的地质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这项工作,确定白鹿山石炭纪石灰岩质量较好,可以作为白水泥的原料。普查期间圈定矿体长约2500米,宽50-100米,估计储量1373吨。经取样,月山龙井石炭纪灰岩质量较好,也可作为白水泥原料,初步估算储量321.6万吨,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此外,对怀宁金鸡岭、大岭、宿松左山的石灰石进行了勘测,质量较好,符合白水泥原料的质量要求,资源丰富。

先后对潜山县都布乡龙潭地区和岳西县管仲乡的白泥和瓷石进行了矿物成分调查和取样。认为该地区的白泥和瓷石(石英斑岩)大部分符合质量要求,提出了可作为白水泥配料的意见。

1980,安庆建材局根据326队提供的实验室资料,委托建材部地质公司安徽地质勘探大队对白鹿山白水泥灰岩进行普查勘探。同年1月,在杨桥、白鹿山至月山一带踏勘的基础上,祁仲忠、曹云福选定白鹿山为勘探对象,测量了一个剖面,取样了23块垂直地层厚度。经检测,质量符合要求,正式确定该区域为矿产区,进行下一步工作。4月,祁仲中、曹云福、何学兴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普查。测量了1幅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地质图和3条比例尺为1∶500的勘探线剖面,并进行了系统的切槽取样,确定了中矿段和西矿段为有用矿层的主要赋存部位。1981年1月—1984年6月,崔志勋、吴新发完成详查勘探任务,提交勘探报告,探明白水泥灰岩储量749万吨,经省储委审定。

1982年,省地质局指派326队在怀宁县开展白水泥原料普查工作,杨任组长,王、王华民为组员,选取月山龙井石炭系灰岩进行普查,并于1987+00提交普查报告,计算白水泥灰岩储量932万吨。1986年,应怀宁县人民政府要求,经省地矿局同意,326队对龙井白水泥灰岩进行了详查。组长王和组员王勇兵。7月,1988提交了《安徽省怀宁县龙井白水泥灰岩详查地质报告》,探明储量230万吨。

安庆白水泥石灰石、白泥、瓷石的发现,填补了安徽省没有白水泥原料的空白,促进了安庆地区国有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地质工作起到了开拓作用。安徽省建材局于1987在安庆建设年产5万吨中型白水泥厂,是安徽省七五重点建设项目。白鹿山水泥石灰石矿于1989年正式投产,年产白水泥3.5万吨,于1993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并出口到香港和东南亚。按目前市场价格400元/吨计算,年产值为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