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比如在大量单步生产的情况下,只需要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为品种法是稳定的。又如单件小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按照客户的订单和企业组织的生产批次组织生产。
因此,产品成本应按订单或生产批次计算,这种成本计算方法称为批次法。在大规模多步生产的情况下,往往不仅需要计算产品品种,还需要称之为分步法。
成本计算法是为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按照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的方法。
扩展数据:
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指列入成本的费用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和制度的规定。不合规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验证性。真实性是指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得掺假或人为增减。可验证性是指成本核算数据由不同的会计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核算,并且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验证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关联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会计应该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和决策服务。时效性强调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这个时候,信息往往就变成了无用的信息。
4.分期核算原则。为了获得某一时期生产的产品的成本,企业必须将无穷无尽的生产活动按照一定的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月度、季度、年度会计年度一致,这样可以方便计算利润。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当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支付,都应计入当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前期成本,或应由以后期间成本负担的费用)虽在本期支付,但不应作为主要考核成本,以正确提供各项目的成本信息。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生产中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应按实际消耗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按实际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以根据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必须在各个时期保持一致,使各个时期的成本数据具有统一的口径、一致性和可比性。
8.重要性原则。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该集中精力,力求准确。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事项,可以简单处理。
百度百科-成本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