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是如何实施创新改革的?

就在十年前,中国的电信市场还是相当封闭的。如果没有中国联通,或者如果中国联通在竞争中失败,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可能无法享受今天高质量和多样化的移动电信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周汉华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电信改革的起点是中国联通的成立和在移动领域引入竞争。"

1994 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国联通的成立是中国电信业深化改革、打破垄断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电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移动领域的竞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电信业的面貌,给电信用户带来了看得见的好处,也为中国电信业的全面开放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新企业,面对一个有几十年基础的强大对手,很难成为一个平等的唯一的竞争对手!在早期,联通的作用更像是证明中国电信不是垄断寡头的陪衬。

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联通按照“无线第一,移动第一”的发展思路,克服了种种困难。1995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率先采用国际领先的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建成了全国第二个公众移动通信网,从而打破了领先运营商的市场垄断地位,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也促进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创新。此后,中国联通在中国采用CDMA技术,建设了全球最大的CDMA移动通信网络。2003年3月28日,在CDMA1X网络开通仪式暨“U-max”品牌发布仪式上,中国联通自豪地宣布其CDMA用户突破900万。

打破电信垄断,中国联通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走创新、发展、变革之路。中国电信运营业的垄断坚冰逐渐融化。这一历史性变革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活力。竞争提高了效率,激活了市场,电话用户数量急剧增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几大运营商纷纷推出各种新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快捷。

思考2:引入GSM:关键创新

随着中国联通的发展,GSM网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谈到联通在GSM技术和应用发展中的作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中心主任陈宇萍说:“联通在中国GSM网络的成长中发挥了关键的催化作用,许多后来被称赞的创新都来自联通。”

回顾历史,陈宇萍认为,1995年6月,中国联通首次计划采用国际领先的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引领中国移动通信脱离模拟时代。此后,大规模的GSM网络已经建成。联通的GSM网络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智能化,二是集中统一管理。2000年,中国联通采用。2001,GSM网络开通了基于“联通在信”SP短信的全国联网业务,实现了网络短信一点接入全网服务。这些都是智力上的成就。后来中国移动从分布式到集中式采用BOSS系统,也是受中国联通启发。

在GSM网络建设方面,中国联通一直在不断补充、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如今,无论是网络覆盖、通信质量还是服务水平,中国联通GSM网络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移动通信网络。但陈宇萍认为,中国联通同时在两条战线上运作,这也导致其资金和资源无法集中精力做大事,从而使其始终是先行者。最后往往被竞争对手超越。现在,中国联通试图避免“肉搏战”。为了让GSM用户享受CDMA网络的高速数据服务,中国联通积极推进基于GSM1X的技术方案。2003年9月,GSM1X第一阶段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双模芯片和手机的研制工作初步完成,双模手机商用的第二阶段试验也获得成功。2004年。

思考三:新选择:以服务赢得市场

至少在五年前,一个普遍的想法是“移动网络好,但服务不好;联通的网络不好,但是服务不错。“联通通过发球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一步步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一种非常巧妙有效的竞争手段。当然了。

如今,中国联通的网络质量与竞争对手不相上下,竞争手段也更加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