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存在新浪的理财产品里,得不到消息。
昨日,约20名市民来到某银行顺德龙江支行门口,想要拿回之前投入的5000多万元理财资金。据介绍,这10位市民通过银行的两位客户经理购买了属于四家投资公司的四款理财产品,号称9%和11%的高收益率,并约定一年后全额返还本息,但令他们意外的是,时间一到,客户经理称理财产品有问题,建议购买理财产品的市民报案。对此,分行回应称,该理财产品的销售纯属理财经理个人行为,与银行无关。建议市民走法律程序维权。针对此事,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事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飞单”,属于银行内部人员与外部投资公司“串通”,销售与银行无关的理财产品,从而导致公众被骗。
文/广州日报记者陈
报告:
买高收益理财产品被套
浙江中年人陈先生,在顺德龙江有一家五金厂,手头略有结余。平日里,他经常与涉案分支机构有业务往来。但这次他累计被套资金超过654.38+00万,是最吃亏的人之一。据了解,市民被骗购买的理财产品属于四家公司的四款理财产品,其中四家分别是华融浦银、中融鸿海、中和泰富、钟芳联合,宣称的收益均在9%以上。
陈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和银行有业务往来,他认识了一个叫蔡燕婷的客户经理。去年6月,经理蔡向其推荐高回报理财产品,声称投资654.38+0万以下,回报率9%;投资大于1万,就有11%的收益率。看到这么高的收益,是正规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陈先生就动心了,投入654.38+0万元购买了该理财产品。后来又和亲戚朋友多次追加654.38+0万余元。
到了去年年底,第一次购买的理财产品半年期限到了,陈先生如愿拿到了9%的利息,金额达几十万元。但到了7月份,蔡经理突然说理财产品有问题,建议他们去报警,于是陈先生也联合其他“被套”市民正式报警。
事件:
累计被套超过五千万
几个月过去了,当初承诺的本金和利息都没了。看到自己投入的钱怕“打到水漂”,昨日,陈先生和其他被困市民一起,前往银行顺德龙江支行“讨说法”。对此,多位被困市民向记者强调,客户经理也是以银行理财产品的名义被推销的,而且都是在银行大厅签的协议,所以银行应该对此事负责。
记者了解到,到银行讨说法的近20位市民,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因为一年期到期后收不回本息,才意识到不对劲。据陈先生初步统计,他们购买的理财产品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目前他们知道的声称被骗的市民有20多个,也就是说,仅他们发现的第一批人,他们被套资金就有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