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及网络系统安装行业还有前途吗?(监控安防前景如何?)
该安全监控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安全检查和监控方式,大大提高了安全监控的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随着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无人值守的安防监控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安全监控的特点是以监控平台为核心,以网络通信为枢纽。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在各种环境和行业中全天24小时运行。
目前一些监控环境的规模已经超出了传统人工操作的范围。比如交通系统有大型摄像头和超速检测设备。随着出行车辆的急剧增加,人工监控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性能计算机、基于互联网的高速通信、多媒体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数字化集成、网络化通信和智能化管理是安防监控的特点和主要发展方向。其中,网络系统的安装是安防监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安全监控借助互联网的高速性、开放性、扩展性和高效可管理性,可以以监控平台为核心,实现各种信息的监管和各种资源的整合,通过互联网与高层管理系统的通信,协调和控制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并相互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分子也会越来越多地利用高科技进行犯罪。
综上所述,安防监控和网络系统安装行业的需求会很大,相应的高科技从业人员也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安防监控行业的高利润期已经过去。之前利润超过65,438+0,000%是常事。然而,今年安全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方面是安防设备厂商降低设备价格,另一方面像海康大华这样的安防公司开始做方案,做集成,做工程,这也挤压了原来集成商和工程师的利润空间。所以这个行业的毛利空间基本在30-50%就不错了。
这个行业现在是谁有项目谁主动的状态。比如XXX是某电力公司董事长的小舅子,是某开发商的老板。他没有技术,没有产品,却能接到一个几百万订单的安防监控项目。那么XXX就是一个整合者的角色。他可以找大的方案商外包,也可以找设备商买产品,找工程师安装,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是XXX拿走了大利润。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作为工程部署设备安装行业,是可以赚到辛苦钱,通过拉工程数量来赚钱的。
此外,近年来,网络摄像头逐渐普及。一般家用摄像头在线上电就可以了,所以家里这一块的安防监控也被厂家弄丢了。目前安装安防监控的几个零碎区域,如商店、办公室、小区等。,都是靠大数赚钱的。如果能拿到大型国企、园区、火车站、机场等项目的安装工程,还是不错的,但和几年前相比,利润降低了不少。作为安装行业,我们可能拿不到这部分利润,但一般只能拿到辛苦钱。
其实不仅仅是安防监控安装行业,整个安防AI应用领域都是谁手里有项目谁的状态。当然,你的产品做好了,你对安装服务的态度好,肯定是有优势的。在中国有时候是这样的。你的产品和服务在同领域是最好的,性价比是最高的,但是你还是拿不到一些物品。具体原因大家都知道。
这个其实想回答的是安全工程师市场的前景。这个安装行业其实从整个产业链来说属于下游,利润点不算太高,门槛低。现在我所在的区域,建筑公司,装修公司,IT公司都在做项目实施,但还是,行业实施者很多,但优质项目很少。如果作者想进入工程行业,我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1.对于机房的综合布线,一定要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机房模板,包括机柜的排线,弱电箱的线缆,做出自己的口碑,打开行业知名度;
2.多做智能安防项目。传统安防需要安装角度和调试是很简单的,但是智能安防项目就是锻炼一个工程师的实力,比如调整安装角度,安装高度,调试镜头,配合厂商进行人脸拍摄测试,可以积累经验。未来这个项目实施的要价肯定高于传统安防项目;
3.定位和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比如公安卡口的实施,一定要了解公安的业务,知道公安的组织架构,知道规范,知道什么时候做维护,在细分行业积累良好的施工口碑;
只要你下定决心,坚持下去_
一、国内安防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欧美的安防行业发展较早。早期,欧美的霍尼韦尔、博世、泰科等安防巨头凭借完整先进的解决方案占领了高端安防市场,而日本的索尼、松下等大型电子企业则凭借其在影像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占领了监控摄像机领域的高端市场。韩国和台湾省的电子企业主要定位于中端市场。
随着技术和成本优势的积累和进步,国内领先的视频监控设备供应商有实力在某些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在硬盘录像机细分市场。国内领先的视频监控设备供应商已经超越韩国和台湾省内企业,逐步占领中高端市场,行业影响力逐步扩大,成为国际领先企业。
目前,国内安防市场越来越集中,大部分市场份额逐渐被少数领先的设备供应商占据,如海康威视、大华、时宇、科达、天地叶巍、韩邦高科等。随着安防行业向“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门槛将大幅提高,大部分小规模企业因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而被逐步淘汰。
国内区域竞争格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依托各自先进的电子技术优势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国内三大安防产业基地。这三个产业基地的共同特点是:安防电子信息企业集中,产业链趋于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其中,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安防产业带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安防高新产品加工密集区。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中心的长三角成为安防产品制造的重点区域,近年来甚至超过了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北京、辽宁、山东、天津的安防产业集群。
在以SVAC标准为核心的安全技术体系下,以中星微为代表的芯片厂商开始逐渐发力,未来空间巨大;行业中游可能会有调整。此前,海康、大华凭借规模优势形成的上游筹码议价优势将下降,双寡头格局可能松动。算法厂商将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基于Svac标准开发应用平台的企业较少,龙头企业会很容易异地扩张,从而将市场份额提高数倍。
二、国内安防行业集中度分析
1,企业集中度分析
安防行业的发展与通信行业的发展类似。随着行业领先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安防企业向安防解决方案和安防运营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从全球安防行业研究来看,安防运营区域性特征明显,但安防运营与客户的粘性最强,集中度最高。通过安全运营,会引入其他业务,安全运营客户都是高端客户。通过加速布局和客户积累,客户的大数据分析、云存储、智能安防,让行业龙头更加强大。全球领先企业通过多次大规模并购完成产业链布局,成长迅速且充分。国内外并购才是核心商业模式!根据业务结构特点,安防、安防、消防三大业务组成的高低压运行整体解决方案也将是行业发展趋势。安保行业在海外已经非常专业和成熟,国内政策也已经放开,逐步向民企开放。有望在两到三年内迎来快速增长。未来万亿美元的蛋糕将带来安防行业新一轮的高增长,行业龙头通过海外并购完成全球布局再切入国内市场。
“十二五”以来,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大力投入技术研发,全力塑造产品品牌。同时,他们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批龙头企业发展成为现代企业集团。
在产品制造领域:十二五期间,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迅速向主流厂商集中,形成一批优秀龙头企业,梯次分布特征更加明显。比如2015年,海康威视总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亿元,大华也超过10亿元,形成行业第一梯队;其次是销售额1-5亿元的10多家企业,形成第二梯队;第三种是销售额1-1亿元的100多家企业,最后是销售额1亿元以下的上千家中小企业。
在系统集成建设和运营服务领域:十二五期间,系统集成建设企业和报警运营服务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形成了一批区域性龙头企业。目前主营安全收入超过6543.8+0亿元的综合或综合性公司较多。总营收在654.38+0-50亿元之间的系统集成与报警运营服务企业约有654.38+000家,其余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年总营收从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
“十三五”期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行业资产集中度分析
近年来,安防行业的企业集中度大大提高,行业竞争加剧,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安防龙头企业的快速崛起,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差距逐渐拉大,再加上产业链延伸、横向跨界、行业深耕等优势,强者愈强,胜者全得的趋势。国内安防行业越来越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传统产品的毛利率略有下降,具有技术壁垒的龙头安防公司更具优势。行业长尾效应明显,洗牌加剧。龙头企业依靠技术、资源和规模优势仍能保持高速增长,而许多位于长尾末端的中小企业逐渐处于盈亏平衡状态,生存艰难。
三、国内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2014-2016国内安防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大众化产业研究院。
想了解更多安防行业的专业分析,请关注中国研究院普华的研究报告《2018-2023安防行业深度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行业还可以,我做了很多年了。
这个行业进入门槛低,尤其是小米、华为被监控后,行业价格一降再降。但是如果你有一些人脉,能做到比较大的项目,那么这个行业的利润还是可以的。如果你没有特别好的人脉,日常价格靠低价,那就不适合,因为第一利润不高,第二付款慢,售后服务多。
所以这取决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