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在哪里?

江宁路街道位于静安区北部,是静安区的主要居住区。东起泰兴路、苏州西路,西至胶州路,南至北京西路,北至安源路,面积1.84平方公里。19居民区,3万多户,是当地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江宁路街道社会资源丰富。街道北面的安源路与普陀区相连,靠近玉佛寺,成为佛教旅游的重要通道。辖区内苏州河西样断面1万平方米绿地、昌平路1.3万平方米绿地为一级公共绿地。

街上不仅有新建的高档住宅区,还有传统的弄堂式住宅区和新建的公房住宅区。是典型的多元共存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多,商业繁荣,设施功能健全的成熟社区。

近年来,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静安区委、0区“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全面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效率,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家在江宁”的社区理念深入人心。

【概要】江宁路街道位于该区北部,东起泰兴路、苏州西路,西至胶州路、常德路,南至新闸路、北京西路,北至安源路。辖区面积1.84平方公里。有31841户,居民91129人,有19个居委会,947个居民小组。街道办事处在江宁路838号四楼。2008年,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国际静安的总目标,以党建引领和推动社区全体成员探索新机制,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全年获得市、区先进集体荣誉22项。全面完成街道实际工作:(1)全面完成居民区办公用房和综合活动用房标准,以“一居一专”为目标,加大居委会用房的使用管理力度,提高综合效能。(2)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副中心,面积1.500平方米,包括体育馆和图书馆。建设一个社区居民综合活动中心和五个文化小广场。(3)普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为贫困家庭和社区部分低收入家庭的0-3岁婴幼儿提供早期教育和培训,开展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咨询和培训。(4)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开发各类岗位实施就业援助,超额完成市、区下达的目标。(5)建立社区助老餐饮服务中心,与社区综合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相配套,满足社区老年人个性化餐饮服务需求。新增养老院床位90张,对15名困难老人进行综合救助。(6)建立集管理服务、事务受理、康复训练、社团活动、助困助残为一体的残疾人活动中心。(7)投入20多万元建立社区综保机制,完成社区综保联络队建设和培训。(8)改版江宁门户网站,帮助完成5000个社区居民的数字电视覆盖,提高社区信息化水平。开通市中心首条IPTV党建频道,实现小区全覆盖。(9)为社区1万老式居民增设简易红外报警器,对公房和改装物业老式小区设置72个图像监控点。(10)对所有社区干部进行了社会工作者和助理社会工作者资格培训,显著提高了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全力以赴做好救灾送温暖工作。雪灾期间,帮助1.269户,63450元,实物帮助2629人,折合现金1.21万元。汶川地震后,共有393个单位、24836人捐款298.89万元,衣物、棉被2048件,实现实物5000余元。在6月5438+10月开展的“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中,有34家单位1893人,捐款176857元;捐赠104台,11094人,衣物棉被50899件。

通过爱心园网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综合帮扶。居民区“老年之家”服务站根据老人需求,提供助餐、保洁、学习等菜单式组合服务。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设定相应的服务等级,将家庭困难、生活需要照顾的残疾人家庭纳入居家助残服务范围。

开展“抓预防、创安全、迎奥运”竞赛活动,社区安全防范水平进一步加强,案件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3.6%。深化“一岗双责”,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在全国“两会”、残奥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不发生影响社区稳定的事件。全年街道受理各类信访479件(次),办结率100%;纠缠、骚扰、回访的关键解决率和结案率为100%。

进一步理顺物业党建共建领导体制,社区65个业主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到46%以上。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组织党建责任制,不断拓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