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led光源取代传统光源是必然趋势吗?
与传统照明光源相比,LED具有许多优点,如更低的功率需求、更好的驱动特性、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抗震能力、更长的使用寿命、环保和提高发光效率等。,成为世界上最有可能取代传统光源的新一代光源。
虽然半导体照明行业刚刚起步,但照明用LED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然而,随着化合物半导体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封装技术的不断提高,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形成并逐步扩大。目前,LED的发光效率低和光通量成本高是制约其大规模进入照明领域的两大瓶颈。目前,LED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信号指示、智能显示、汽车灯具、景观照明和特殊照明。
2003年6月17日,科技部领导下的“全国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从协调领导小组成立到2005年底这段时间将是半导体照明项目的紧急启动期。从2006年“十一五”规划开始,国家将把半导体照明工程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推进。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65438美元+0,000元大关,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已初步具备接受更高光通量成本(初始成本)光源的能力。
未来5~10年,以半导体LED为光源的固态照明将逐渐取代传统照明,进入每一个角落。半导体LED固态光源取代传统照明光源是大势所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半导体LED产业链已经比较完善,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同时,中国是照明行业大国。只要政府和行业协调整合得当,发展半导体LED照明产业大有可为。LED半导体照明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长期以来,由于LED的光效较低,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各种显示领域。随着超高亮度LED(尤其是白光LED)的出现,其在照明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1世纪将进入以LED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时代,被称为第四代新型光源。
中国照明产业网表示,目前照明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20%,大幅降低照明用电量是节能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业界研究开发了多种节能照明电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离“绿色照明”的距离还远远不够,开发和应用更高效、可靠、安全、耐用的新型光源势在必行。LED正以其与生俱来的优越性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省预测了LED照明的效益。在美国,55%的白炽灯和55%的荧光灯被led取代,每年节省350亿美元的电费,减少7.5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日本将100%白炽灯换成led,每年可减少1 ~ 2座核电站的发电量,节约1亿升以上的原油消耗。在台湾省,25%的白炽灯和65,438+0,000%的荧光灯被白光led取代,每年可节约65,438+0,654,38+0亿度电。
早在1998年,日本就编制了“21世纪计划”,对新世纪照明用led光源进行实用化研究。近年来,日本日亚化学、丰田合成、索尼、佳友电工等都生产了LED照明产品。飞利浦、欧司朗、GE等世界知名照明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LED照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GE公司与美国EMCORE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开发白光led,替代白炽灯、紧凑型荧光灯、卤钨灯、汽车灯。欧司朗德国与西门子合作开发LED照明系统。目前,台湾省的LED产量仅次于日本,排在美国之前。自1998以来,已投入新台币6亿元进行相关开发工作。
LED的发展历史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它在照明领域的应用还是一项新技术。随着LED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发光效率的逐步提高,LED的应用市场将更加广泛。尤其是在全球能源短缺忧虑上升的背景下,LED在照明市场的前景举世瞩目,被业界认为是未来10年最具潜力的市场和最大的市场,将是取代白炽灯、钨灯和荧光灯的最大潜力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