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开支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重印

企业如何控制费用?

1.事前控制

预控,即提前制定各项支出的合理标准,防止成本超支。比如开发一个新产品应该投入多少,研发成本是多少,需要提前制定一个标准。

很多企业总是事后控制。虽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最好还是提前控制,未雨绸缪。

2.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纠正已经发生的成本差异,调整或纠正未来成本支出的行为。当实际支出超过原预算或标准时,不管是数量上的差异还是价格上的差异,都要了解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

3.控制原理

在成本控制中,应采取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控制。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往往矫枉过正,采取过度控制,把钱控制得太多。

案例1

开发一个新产品,投资500万是合理的,而老板只投资200万,这是过度控制。最后可能产品勉强开发出来,但是上市后没人管,因为200万预算开发出来的产品可能功能和性能都不够,这叫欲速则不达。

点评:所以,从成本上来说,该用的时候就用。当我们存的时候,我们应该存钱。我们应该不吝惜金钱。

案例2

著名企业有三家,一家是日本A企业,一家是美国B企业,一家是欧洲C企业。他们有不同的控制成本的对策。

企业A有一个特殊的控制机制。如果超出预算,电脑会自动削减。如果上个月的成本超出预算10%,那么下个月的成本预算将自动削减10%。

如果B企业上个月的收入实际低于预算,或者支出实际超过预算,那么下个月的支出预算将被冻结,直到找到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

c企业以上季度实际营业收入的目标达成率(低于100%)或下一季度修正后的目标达成率(低于100%)为基础,下一季度修正后的可变费用。

点评:上述案例中的三家企业分别代表了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三种不同的典型做法。

这三家企业的情况不同,所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因为公司的情况不是很好,企业A未来的业绩短时间内不会有起色,所以一旦超支,马上就要削减;

而企业B可能非常善于找到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

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所以每个公司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费用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