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浩瀚,世界广阔,何必斤斤计较——读《三体》
这让我很苦恼。我显然是一个粗心的人。我现在怎么会被这些小事困住?但现实是我被困在了这个怪圈里。我试图和心里的小人讲道理,但是算了吧,今天说了,明天就忘了。每当我想挣扎的时候,怪圈里总有一股力量把我拉回来,日复一日。于是,我麻痹了神经,做好了麻木的准备。
还好,偶尔还是会看书。
我在书架里翻出了三体《封印》,开始第二次尝试阅读。虽然看不懂技术知识,但我闻到了一点哲学的香味:用什么样的眼睛去观察宇宙和文明?世界上有我们认知之外的无限可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是一种存在,你要用空的存在来填充自己。”三体1里的寺长老告诉魏成儒。
老实说,我不明白。但是一个晦涩难懂的哲学问题怎么会这么容易理解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长,不同阶段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是不同的,变化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看到了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它其实是在表达三体人已经表达过的思想:你看到天空是空的,但实际上天空是无所不包的,有巨大的信息量。而你模糊地看到清明上河图,但它毕竟是人类的作品,信息量有限。宇宙看起来那么空,其实宇宙默默的包含了这一切。实验引导的哲学。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你看不到它背后隐藏的信息,你会觉得它是空的。无聊并不是真的无事可做,而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事情可以做。认知决定世界。”
Emmm……...我好像有些想法。因为我想起了身边很多朋友经常抱怨的一句话:好无聊!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结合自己得出结论,我只看言情小说,剧和综艺只看我认识的明星。一旦遇到书荒、剧荒,就跳到下一个问题;这是下一个问题:手机QQ微信微博和小谢乐占用了我的碎片时间,成了我的亲密“男友”。就算没有新闻看,微博刷了千千几千遍还是控制不住手滑动解锁;吃什么,穿什么,洗衣服,收拾桌子,成了历史上的四大难题。
哦...我好像明白为什么了。
图书馆的第十三层有上万本书。为什么我只去七楼看言情?航拍中国,国宝比爱极光有趣多了?周末带着相机去外面看看刚开的樱花,品尝新鲜的食物,游遍青山,泛舟江河;手绘一幅画,收拾桌子,提高生活质量;看到没见过的时光,体验没做过的体验,用各种方式认识人...啊,我的业余时间是满的。
每次被琐事压垮的时候,我都会抬头看看天。天上那么多星星,宇宙之外可能还有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