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镇概况
2001年,蔡氏镇辖5个办事处,44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8781户,29293人,其中男性14669人,女性14624人,非农业人口1867人,人均人口密度。按照“九点一线”的布局,蔡氏镇形成了“春暖花开、避暑纳凉、秋冬红叶文化”的旅游格局。南方可依次游览方墓、清河夫人墓、革命烈士山、狼猫山水库、省级盘龙山森林公园、德龙树、玉龙桃花、仙人堂、虎门空山等9个景点。镇内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紧邻济南绕城高速,309国道穿镇北部,406区公路贯穿镇南北。从65438年到0996年,蔡氏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090万元和51万元,财政收入2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1元。2001年,蔡氏镇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420万元、65438+2900万元、7650万元,财政收入75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6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00万元;出口创汇88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500万元。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小清河干流治理工程先进单位。2000年,蔡氏镇被市政府评为“三个一”工程建设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蓝天工程”先进单位。2001 65438+2月20日,省政府批准撤销蔡氏乡,设立蔡氏镇。
历史渊源
相传,在元代,蔡溪石原被命名为蔡石闯。明洪武年间,党、杜曾在此居住。后来,一些居民从直隶枣强县迁入简村。相传,因村西五山“产灵石,玲珑可爱”,多为彩色,故称沿边蔡氏村。
历史遗迹
西画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东北和西北被誉为《西游记》中的“西厢记”。庄东北有一座白土山。山上有四座古寺建筑,称为北寺,是“大圣府”。白土山东面有一座山叫海珠山,山上有一座没有横梁的寺庙,上面刻着“鬼主”,俗称“冥府寺”。庄东有观音寺。以上寺庙与《西游记》中的故事不谋而合。庄西北有一座普救寺,据说是佛寺。《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曾经在这里住过。山的周围还有其他的遗址,如狮子坡、崔家花园、崔家石榴树、崔家坟、崔家井和拉克旺地。
名山
昭山,又名玉皇山、小泰山,是一座死火山。在昭山芷阳与公路的南侧,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墓。方是北齐和隋朝的官员。他是唐朝著名人物方的父亲。死后被追授徐州都督、临淄郡公。墓室围墙高5米,直径17米。墓前有唐代徐州公碑,唐代石刻虎、石刻羊。唐朝都城徐州的公爵府纪念碑,高3.9米,宽1.35米,厚0.4米。该石碑刻于唐贞观五年(631),作者为李白药,书写人为欧阳询。是山东省唯一的初唐书法石刻珍品。自方在昭山为其父方建墓以来,昭山先后修建了玉皇庙、娃娃奶奶庙、眼奶奶庙、泰山老母庙、王灵官庙等。由于寺庙内香火极其旺盛,昭山改名为玉皇山、小台山。虽然寺庙里只剩下遗迹,但进山的朝拜者依然络绎不绝。
海珠山又名海珠山、海珠山、娘娘山,是一座小山。山上密布千年古柏,山是树,树是山。传说这座山与大海相连。每当涨潮时,小山就消失了。落潮时,小山露出水面,就像一头猪躺在那里,故名“海猪山”。还传说海里有珍贵的珍珠,珍珠都生活在这座山上,所以也叫海珠山。山顶有一座全石庙,三间房宽,无梁。叫无梁殿,殿门上的题字是“鬼主”。传说创造人类的始祖女娲曾在此居住,所以一直流行称之为娘娘紫山。
历史
西彩石因古代出产的五色石而得名。西湖山、南秋子山、北白土山、东海珠山被一颗十字星环绕。在村北的玉皇山山顶,弹坑依稀可辨。奇怪的是,火山口边缘有一个巨大的石瓮,深不可测。传说女娲娘娘以瓮为壶,以彩石为料,以熔浆为火炼彩石,日稀时加,日漏时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火烧完了,锅裂了,炼了9999天,用了9999块彩石。最后,漏洞被填补了,人们能够和平地生活。剩下的那块彩石被女娲扔到了南边,从《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口中掉了下来,现在却稳稳地坐在村南的盘龙山上,成了一块巨石。今天的盘龙山森林公园,树长云淡,挥之不去。进了森林,三伏天不觉得热,三九天不觉得冷。在山道边上,一块高数十米,宽约十米的巨石独立矗立。
明村
位于蔡氏镇西南,有三个自然村,建于清代。因该村是泰山的近路,故名取其村。它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村里有“龙树”和高家古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