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生命的强音?急需一个例子

巍峨的九山,流动的河流,滋养着靖安的山川。水木清华,况钟的故乡,一朵古老而年轻的职业教育之花正在这片热土上悄然绽放。这是江西靖安职业中专。

数着年轮,我们走过了辉煌的岁月。

翻开靖安职业中学的历史画卷,我们在细数靖安职业中学发展的风风雨雨,见证职业教育辉煌的过去和未来:1985,在江西省* * *生产劳动大学。

在西山分校和静安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静安职业中学。1994年被省教委批准为省级示范性职业中学。1995年4月批准举办职业中专。同年,它被批准为。

省重点职业中学,2002年,赵斌旅游专业被批准为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我校向省教育厅申请将导游专业列入省职业教育质量建设专业。

拥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静安职业中学,为静安的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中初级实用人才。

名字。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出,梦想从这里放飞,掌声从这里响起。在静安、宜春、南昌、江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

状态.....祖国的大江南北,每一片土地上都是静安职业中学的成功毕业生。2003年,曾万以全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兰州大学。

秦,现在在读硕士,也是香港《大公报》驻甘肃记者。王,1989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创办龙华五金厂和华凯亿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89届毕业生吴礼鑫毕业后在深圳创办了力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力泉活水机遍布深圳大街小巷...从这里走出去,成为静安职业中学的成功学生。

不胜枚举。

社会关注,迅速增强办学实力。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精心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局面。

展现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打造一流的职业教育环境,学校集资800多万元对校园进行整体改造:宽敞漂亮的学校。

一个食堂、一个生活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一个标准化的田径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培训大楼正在建设中,新校门和道路的硬化和照明将于12月底全面完成。很快就会了

未来,一座生活区、教学区、训练区、运动区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校园将拔地而起。漫步其中,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花园。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保证。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学校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学士学位或以上

45名教师;高级中学教师24人,一级教师27人;在校生600余人,11教学班,5个专业,1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我们已经选择了最好的候选人。

30名青年教师,让教师队伍更加青春活力;通过专业轮训和专业培训,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参与培训11县骨干班主任,培训省级专业教师8名。

行业教师培训4人,省级骨干教师高中新课程标准培训10人;教学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近三年有三项省级教育科研项目,近百篇教师论文获奖。为了加强专业教师队伍

在吴建设中,学校聘请兼职教师,聘请了5名业内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学校任教。同时,学校还聘请了江西旅游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先锋软。

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来校授课。

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年轻一代充满激情,运动时尚。学校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在充满激情、运动和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对于一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来说,学习

学校尽力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除了每年给予中职生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外,学校还采取减免学费、设立专项助学金、联系暑期工、一对一联系社会爱心人士等措施。

求助;利用闲置校舍,引进外资,兴办校办工厂,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为学生专业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提供就近场所;与台湾省富士康集团。

达成暑期实习的合作意向,解决了贫困生和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无钱读书的困难。

学校还积极改善生活条件,提供电视机、上网终端、饮水设备、电话等。在每个宿舍,让学生生活在网络校园环境中,及时了解时事,与社会和家长沟通。晚上课后开放阅览室和电脑室,让学生汲取知识的养分;建立心理和创业辅导机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树立艰苦奋斗的远大理想。

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生活,学会创业”,学校围绕“尊德好学,精修技能,强身健体”的校训,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自信心,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从2001开始,学校坚持对学生实行“品德诚信分”,现已形成一套评价机制和体系,采用加减法。

方法,量化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品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制度的约束力。2008年,学校出台了一套关于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文本,要求学生端正。

知道自己的优势,明白事情的对错,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让学生更好的进入企业和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蓝领企业。

锐意改革,充分激发办学活力

凝聚力产生力量,改革推动进步。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学校全面推行了“教学目标管理制度”改革,它不仅为每一门学科设定教学目标;对于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老师。

学生设定明确的教与学目标,要求学生在第三年根据专业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如参加旅游导游专业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参加电子商务专业考试等。

增加了全国会计师考试,计算机专业要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等。在“目标教学管理”体系的指导下,教与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提高。

卓越的品质,赢得了雇主的一致好评。在目标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学校还实行了弹性学分制改革,教授学生创业,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研究

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增加选修科目,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延长学习时间,直至修满规定学分,再毕业。

为激发教师参与学校目标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教师年度综合工作质量管理与考核办法》、《师德师风考核细则》、《教师教学业绩管理与考核办法》。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细则、定级办法等20多项教师管理办法,明确了各岗位职责,制定了详细的考核细则。在目标管理的指导下,一个“人员”

搭建了教师成长的平台,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工资能提升,才能脱颖而出。一种“自强不鞭笞”的欣欣向荣的氛围正在形成,在教学界,群星云集,熠熠生辉。

开枪吧。

目标明确,凝聚人心,优良的教风、学风正在形成。教师治学严谨,积极钻研,教学认真;同学们熬夜,努力学习,争取最好。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可圈可点。

随着改进,研究项目建立,参与论文获奖或发表频繁。学生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职生职业技能比拼,学生风采展示,是国家级中职。

在“文明文体”竞赛中,学生多次获得大奖。

联合办学,大力发展办学模式。

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经过90年代的办学探索,学校积累了丰富的联合办学经验。2006年,省重点建筑企业

江西天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户我县工业园,学校主动与天合公司联合开设硬质合金制造专业班。为了突破专业教学设施和专业教师缺乏的瓶颈,满足家长和

学生的升学愿望,今年学校与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采用“2+3”模式发展中专、大专。

站着办学可以让学生有更高的就业起点。

“探索敢为人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是第一个收获的人。学校遵循“先就业、后招生、后教学”的原则,为学生创造了自己的实践就业。

路。2001在福州建立了第一个实习就业基地,摸索出了一整套经验,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带教老师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2008年,学校成立了招生就业部和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并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先后走访了广州、深圳、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通过实地考察,与碧桂园集团、深圳天龙公司、深圳王静电子公司、深圳仓兴达等港股上市公司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或实习用工合同,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

订单培训。2008年7月,第一批毕业生进入王静电子就业。9月,第一批去深圳的实习生全部被安排在仓兴达实习。实习期间月薪高达1500元以上。

除了做好学生实习就业工作,学校还积极鼓励和帮助高中毕业生和社会人员自主创业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从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毕业生和合作社,

工作人员将从后续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后续服务,并在上海、江苏、浙江、广州等地设立就业服务联络处,帮助毕业生和社工介绍工作,签订就业合同,保障就业的落实。

移动策略等。,解决劳动争议,安排调整工作岗位和企业,直到满意就业,让毕业生和社工在外始终有家的感觉。

天高云淡。静安职业中学有过辉煌的历史和骄人的成绩,但全体师生并不满足,而是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加昂扬向上

精神面貌,蓬勃的工作,优良的服务,一流的成绩,张开双臂,热烈欢迎五湖四海的学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加入静安职业中学,共同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