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净资产可以通过债务豁免转正吗?
新的监管规定继续堵塞突击壳,但上市公司也在迅速“演变”新的壳保护策略。就在batch *ST公司迎来今年“最难保壳季”的关键时刻,债务豁免成为部分公司持续避免净资产为负的最新武器,通过债务豁免保壳的操作明显增多。
据证券时报记者初步统计,去年四季度以来,a股享受债务豁免“红利”的公司数量超过10家,披露的豁免金额接近100亿元,且多为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豁免。
债权人单方面免除企业债务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国有债权人会涉及国有资产流失吗?债务免除主体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安排?在运营的“公开计划”和“暗流”下,一系列衍生问题需要厘清。
“小马拉大车”免税
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了债务免除的大军。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公司,包括*st昌东、ST安信、*ST雄狮、*ST金洲、*ST邦讯等。,已宣布部分债务已获债权人豁免。从免除金额来看,少则千万元,多则几十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豁免对象并非前述ST和*ST公司独有。吉爱科技股东高怀学去年2月底决定免除公司债务近1.3亿元。这说明一些陷入经营压力的非ST公司也在提前行动,避免“戴帽”或滑向退市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