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烟工业公司广东中烟工业公司

经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中烟工业公司于2003年5月28日在广州成立并正式营业。

广东中烟工业公司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为深化烟草行业工商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工商分离而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管理的企业有广州卷烟二厂、韶关卷烟厂、梅州卷烟厂、湛江卷烟厂及其多种经营企业。主要负责烟草制品、烟草材料、烟机零配件等相关生产经营任务的生产和销售。

广东中烟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卷烟生产企业,年产各类卷烟654.38+0.6万箱以上,拥有一大批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牌产品。主要产品有广州卷烟二厂的“双喜”、“椰树”、“羊城”,韶关卷烟厂的“红梅”,梅州卷烟厂的“五叶神”。其中,“双喜”系列卷烟的单品牌产量已超过40万箱,是国内单品牌产量较大的卷烟品牌之一。

为发展国际烟草贸易,广东中烟工业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还在香港、澳门、柬埔寨、泰国等地设立了联合公司和卷烟厂,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烟草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广东卷烟工业的整体实力已经位居全国前列,广东卷烟正在迅速成长为中国卷烟工业版图上的又一支强大力量。2007年6月65438+10月1日,广东卷烟总厂将与广东中烟工业总公司合并,组建法人单位,名称为“广东中烟工业总公司”。届时,“一个机构,两个品牌”的管理体制将成为历史,广东卷烟工业将在改革和发展的历程中迈出又一标志性的步伐。

经过三年的重组,广东卷烟工业的整体实力已经位居全国前列,广东烟草正在迅速成长为中国卷烟工业版图上的又一支强大力量。据统计,2006年广东卷烟工业产量将达到654.38+86万箱,实现利税654.38+065.438+6亿元,比2003年增长80%。据统计,今年1-10期间,全省卷烟工业产量已生产1.6万箱,实现税利96亿元,产量增长2.6%,税利增长16.7%。其中,双喜品牌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2%,广东中烟旗下“双喜”、“五叶神”等五大主导品牌组成的广东烟草系列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中,今年的“双喜”成为全国十大卷烟品牌之一,销量位居全国二类卷烟之首。

就在3年前,广东卷烟行业还有7家卷烟厂,年产量654.38+0.69万箱,平均每家不到30万箱。散乱成为制约广东卷烟工业发展的一道门槛。

200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对广东中烟工业总公司制定的全省卷烟工业改革发展规划作出重要指示,准确分析了广东卷烟工业分散、整体竞争力弱的现状,率先提出了把广东建成烟草工业大省的目标, 并要求省委、省政府积极支持和实施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昆山二中的丁涛指出:“广东是烟草消费大省,销量超过产量,生产非常分散,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和有竞争力的品牌。如果不进行改革,不加快整合,现有的烟厂将面临危险。广东有条件成为烟草工业大省。出路在于调整结构。关键是处理好相关地区的利益关系。”其中“危”字准确地勾勒出了当时广东卷烟工业的困境,其“出路在于调结构”的判断不仅为广东卷烟工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下一步的发展明确了目标。

广东中烟工业公司的改革探索之路始于2003年。公司决策层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部署和全省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广东卷烟工业改革“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是强强联合,二是全省整合,三是跨省联盟。广东烟草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启动。

2003年底,广东中烟公司成功实施了广州卷烟二厂与广州卷烟一厂合并南海卷烟厂。由于准备充分,在没有模式和成功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仅用一个月就走出了改制之路,“三步走”战略首战告捷。

5438年6月+2005年10月,广东中烟成功实现“第二步”,将广州卷烟二厂、梅州卷烟厂、湛江卷烟厂、韶关卷烟厂等省内四家卷烟企业重组为法人企业。重组后的广东卷烟厂和广东中烟工业公司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为广东卷烟工业建设现代化大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广东卷烟工业的改革历程,从省下7个卷烟厂到第一次重组后的4个卷烟厂,再到广东卷烟厂联合重组为法人企业,广东卷烟工业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省内联合重组的步伐。重组把广东卷烟工业攥成了拳头,企业规模和竞争力迅速步入全国烟草行业前列。经过全省卷烟行业联合重组,广东中烟形成了法人多点生产的管理模式,整体竞争实力位居全国烟草行业前列,整合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是整体经济效益大幅提升。2005年,广东卷烟工业税利首次突破100亿元。其中,广东卷烟厂以43.79亿元的广州纳税额位列广州纳税百强之首。2006年广东卷烟工业可实现税收利润116亿元,在产量增长不大的情况下,比2003年增长近80%。

二是经济效益综合实力和综合指数不断提高。重组前,由于广东卷烟工业生产分散,整体竞争力在全国较弱。其中广东最大的广州卷烟二厂产量在全国排名16。重组后,广东卷烟厂作为单一法人,卷烟产量和利税总额均居全国第四位。

三是产品结构不断改善。重组后,“双喜”、“五叶神”等品牌以其持续强劲的增长显示了广东烟草品牌的竞争实力。广东烟草五大品牌集中度达到99.4%以上。今年1-10月,* *生产卷烟1.6万箱,其中“双喜”系列超过90万箱,比去年增长40%以上,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是我省卷烟工业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规划,也是行业深化改革的大势所趋。随着“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加速,两广卷烟产业的合作日趋成熟。

据了解,广东市场销大于产,本地卷烟供不应求,市场还有一定的需求缺口。这是其他有实力的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也为粤烟的持续扩张奠定了基础。此外,广东的卷烟品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广东现有的品牌,尤其是“双喜”,在经历了洋烟、走私烟、假烟、非渠道烟的各种冲击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重组后,广东中烟集中精力做强势品牌。因此,业内人士预测,重组后的粤烟在规模和品牌上更有空间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发展规划,2016年,双溪将实现500万箱、490亿元工业税利、106亿元商业销售收入的目标。”

在国家烟草专卖局“532”和“461”战略的背景下,广东中烟工业公司的规划颇有意义(见封面报道)。

虽然目标计划比国管局计划的期限晚了一年实现,但500万箱的产销量和6543.8+000亿元的销售收入,正是国管局最感兴趣的超级数字。

广东中烟胃口小,挑战也大。

争做“双喜临门”

“一个全新的超级品牌时代即将到来...规划、市场、烟草等资源会在‘532’战略的指挥棒下,匹配到少数重点品牌,快速发展。谁能享有资源分配的优先权?谁能沐浴政策的阳光?谁能在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答案不言而喻。”

广东《中国烟草报》的这段话,揭示了目前烟草行业的真实情况。

其实也是广东中烟近年来一系列动作的最好注解。

今年是广东中烟实施“三步走”战略的第七个年头。

所谓“三步走”是指:局部重组,强强联合;省内卷烟工业企业的兼并重组;探索跨省联合重组,实现区域规模经济。

目前前两步已经完成,与广西中烟的跨省重组,让广东中烟多了一枚棋子,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

国管局肯定了广东中烟的计划,国管局局长姜成康表示,国管局全力支持双喜向500万箱的目标进军。

目标自然就上升了。

“广东中烟未来如何定位?企业未来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必须从长计议。”广东中烟总经理李根基在一次会议上发言。他提出广东中烟下一步的目标是“做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烟草企业”。

步入国家局设定的超高门槛,无疑将是最好的证明。

它是扩大其主要品牌的所有计划的基础。据业内人士透露,广东中烟正在筹划大规模的品牌整合。

上述人士透露,广东中烟将把旗下现有的椰树、五叶参、红梅、羊城等品牌与“双喜”品牌进行整合,这些品牌有望在近几年戴上“双喜”的帽子。其中双溪红梅有望明年推出市场。

5月初,广东中烟与深圳烟草行业成立了整合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启动了“双喜临门·好日子”品牌整合工作。目前,双方已就品牌整合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案达成广泛共识。据悉,今年年底将完成双喜日的整合,整合后的产品将于明年初正式上市销售。

在这种模式下,好日子、红梅等其他品牌的生产和销售都将计入双喜名下,但新品牌的市场认可度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两广融合有待深化

依托品牌发展外省渠道和资源,是广东中烟的另一个策略。

虽然整合重组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广东中烟似乎还是选择了“低调”。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相关负责人以“还不到宣传的时候”为由婉拒了。

烟草行业“两广重组”的话题由来已久。前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也敦促广东烟草行业进行整合。

国家烟草专卖局划归直属行政部门,原国家发改委划归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后,广东、广西的烟草改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烟草行业研究员孔培贤告诉记者,2004年工商分开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方封锁,但由于地方税收利益的关系,各省对地方卷烟的倾斜和保护仍然非常普遍。因此,跨省重组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行政对市场的干扰。

孔沛贤表示,品牌是否有真正的张力,要看重组是否成功。

烟草行业观察人士陈丽向记者指出,在实现跨省联合重组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多方利益的博弈,双方都需要以大局为重,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谋得更深。

自2003年川渝烟草正式成立(注:川渝烟草由四川、重庆两省市重组而来)以来,中国烟草行业的省际联合重组近年来进展并不迅速,真正的更高层次、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省际联合重组形式并不多见。

据此,烟草行业资深观察人士曾提醒,实现跨省联合重组存在一定风险,万事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

“跨省联合重组不是简单的‘郎朗配’,一定要讲究‘自由恋爱’。”曾说。

奔向世界市场

与中国烟草试图走出去参与世界烟草行业竞争类似,广东中烟也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中南美、澳大利亚等地。

“区域大品牌的概念,其实是希望通过对小烟草品牌的合并整合,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最终具备与国外烟草品牌竞争的能力。”孔培贤告诉记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二十年间,世界卷烟工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和整合,形成了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和帝国烟草公司垄断世界卷烟市场的格局。

曾指出,中国烟草需要立足全行业发展平台,加强省际联盟和整合,紧密依托全行业资源配置,集中全行业优势资源,打造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据广东中烟网站介绍,该公司早已在柬埔寨布局,其在柬埔寨设立的威尼顿公司被国家局定位为中国烟草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