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沙角B电厂项目融资分析

沙角B电厂建设项目

由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与深圳经济特区电力发展公司合资设立的合和电力(中国)有限公司在广东东莞建设沙角B电厂。电站容量为2350MW,合作经营期为10年(1988年4月1 ~1998年3月31)。在合作经营期间,合和公司将完全独立经营。运营期终止后,电厂将移交给深圳电力发展公司。

沙角B厂投资全部由合和公司自筹,总投资32.04亿港元。按现行汇率1: 0.28计算,折合人民币8.97亿元。到4月1988日合作经营期开始时,连本带息投资总额为35,654,38+08万港元,折合人民币9.85亿元。和合公司占55%投资,中方投资占45%。建设期间,中方先以每年不到7.5%的优惠利率提供人民币2.5亿元,合和公司声称以10.5%的利率向国际银团贷款。主要合同条款如下:

1.电力开发公司保证每季度向沙角B厂购电不低于9198万千瓦时,全年不低于36.79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运行5600小时以上)。上网电价为0.41港币/千瓦时,电力开发公司分别以人民币和港币支付50%。合作期间电价不变。

2.电力开发公司保障沙角B电厂煤炭供应,指定为山西省童眼煤,低位发热量不低于5173大卡/千克,根据发电需要按时均衡投放,煤炭价格为90元/吨。全年总量不低于654.38+60万吨。合作经营期间,煤炭价格不变。

3.电价和煤价将保持不变。如有变动,所有损失由电力开发公司补贴。当煤炭不能满足需要时,就从国外购买,增加的费用全部由电力开发公司承担。

4.利润分配:在合作期的前7.5年,利润的65,438+000%归和合公司,第二个5年,和合公司占80%,电力开发公司占20%。

5.施工期间提前发电,收入全部归和合公司。如果工期延误,合和公司只负责按时归还贷款,合作运营时间相应缩短。

6.沙角B厂的融资、设计、订货、建设、运营均由合和公司承包,中方不参与董事会决策。

7.沙角B厂的土地和水资源由电力公司无偿提供。

8.1993 4月前免税,此后按7.5%征收所得税。所有进口材料都是免税的。

9.在还清贷款之前,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合和公司不承担多发电或少发电的责任。由于沙角B厂的经营,合和公司现金短缺,中方将不计利息予以弥补。

10.沙角B厂满足电网调度。

11.合作期满后,沙角B厂移交给电力开发公司。

同时计算的内部收益率为13.5%,Ta=9.47年。

设备全部由日本三井集团承包,报价23亿港元,实际金额6543.8+08亿港元。33个月的工期实际上是22个月。而且这个基建期电费收入不折旧,至少获得5亿港币的超额利润。由于广东缺电,年上网电量超过40亿千瓦时,年运行小时数超过6000h,每年325438+0亿千瓦时。

请分析一下这个投资方案的效益,判断一下IRR和t的真实性,从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并且请继续跟踪电厂的后期发展。

一.项目背景

沙角电厂位于珠江口东岸,靠近深圳湾。电厂与沙角B电厂和深圳经济相互毗邻

特区电力发展公司(深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与香港合和电力(中国)有限公司于1985年共建,于1988年4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装机容量2 * 35万千瓦。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由日本东芝公司制造。

1999年8月,香港和合电力(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将电厂移交给深圳市广深沙角B电力有限公司,股东为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4.77%)和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持股35.23%)。2002年6月5438+10月,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公开拍卖其持有的35.23%股份,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4亿元的成交价创造了中国拍卖史上的最高成交纪录!

二、项目资料整理

合作经营期为10年(1988年4月1 ~ 1998年3月31)。

连本带息投资总额为35.65438亿港元+0.08亿,折合人民币9.85亿元(汇率654.38+0:0.28)。中和公司占55%的投资,即654380+0936万港元,中方投资占45%。

建设期间,中方以每年不到7.5%的优惠利率提供人民币2.5亿元,其余资金声称以10.5%的利率借给国际银团。

上网电价为0.41港币/千瓦时。

煤价90元/吨。全年总量不低于654.38+60万吨。

利润分配:在合作期的前7.5年,65,438+000%的利润归合和公司,在第二个5年,合和公司占80%,电力发展公司占20%。

1993 4月前免税,此后按7.5%征收所得税。

设备全部由日本三井集团承包,报价23亿港元,实际金额6543.8+08亿港元。全年上网电量超过40亿千瓦时。

三、项目成本估算依据

火电厂年度运行费用包括固定年度运行费用和燃料费用。

(1)固定年度运营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维护费用、材料费、工资、水费(冷却水等。)和火电厂的行政管理。以上费用可根据电力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本电站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由于火力发电厂的汽轮发电机组、锅炉、输煤、输电、破碎、燃烧、除灰系统更加复杂,设备更多,运行管理人员的数量要比同等装机容量的水电站多几倍。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火电厂的固定年运行费用可以估计为其成本的5%左右。

(2)燃料成本:火电厂燃料成本主要与年发电量(kWh)、单位发电量标准煤耗(kg/kWh)和出厂标准煤价(RMB/kg)有关。20世纪90年代,平均煤耗约为390克/千瓦时。

设备折旧费一般为总投资的5%左右。

四、项目成本估算

每年等额还款为:

0.075(10.075)10

A18.931.301亿10(10.075)1

0.105(10.105)10

a 110.4265438+7320万10(10.105)1。

年还款额为AA 1a 21.3011.7323033亿港币。

煤耗390g/kWh,年发电量40亿kWh时,煤耗为654.38+0.56万吨。中方每年提供的煤炭量不低于654.38+0.6万吨,即煤炭运输损耗。如果煤炭价格为90元/吨,则煤炭消耗成本为654.38+0.44亿元,即565.438+0.43亿港元。

设备折旧1亿港币,水费3000万港币,员工福利2000万港币。

发电厂年度运营费用(* * * 65438+7400万港币):固定资产占用5000万,运行人员工资12万,保险02万,维护6000万。其他费用5000万。

动词 (verb的缩写)现金流的计算

总投资:6543.8港元+0.936亿。

售电成本:11.41.6亿港币。

前7.5年售电收入65,438+000%:电费0.465,438+0港币/度,上网电量40亿度/年,合计6,543.8+0.64亿港币/年。

2.5年后售电收入占比80%:16.480% 13.12亿。

1.23亿第五年到第七年半征收的所得税:16.47.5 %。

最近2.5年所得税:1312×7.5% = 9840万。

净现金流图表(单位:十亿港元)

)

不及物动词技术经济分析

1.静态回收期法

通过净现金流量图,静态资本回收期

tak/r 19.36(16.45438+01.416)3.88年。

远小于案例中给出的9.47年,合和公司很快就能收回投资金额。

法律

通过matlab程序计算内部收益率;

a=solve('4.984/(x+1)^1+4.984/(x+1)^2+4.984/(x+1)^3+4.984/(x+1)^4+4.984/(x+1)^5+3.754/(x+1)^6+3.754/(x+1)^7+2.237/(x+1)^8+0.72/(x+1)^9+0.72/(x+1)^10-19.36=0','x')

可用a = 0.17451775484151740120462

因此,IRR=17.45%。

比案例给出的13.5%大了近4个百分点,方案盈利能力可观。

七。经验总结

香港合和公司对沙角B电厂实施BOT运营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效益,是电力项目投资的成功案例。主要体现在:

1.在和合公司与中国的合作经营中,* * *双方承担投资风险。本案中,在沙角B电厂的投资中,中方仅支付了2.5亿元人民币作为下属项目的贷款,提供了土地、建材、工人等技术含量不大的资产,换取了香港合和电力公司先进的设备管理、先进的人才管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双方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程度。

2.在合作运营期内,电厂每天向电网提供11万千瓦时的电力,相当于当时深圳日用电量的10多倍,极大地保证了珠三角的电力供应,成为珠三角地区不可或缺的电力产业。

3.该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营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无论从资金还是资源上,中国都以合同的形式对和合公司进行了担保,让和合公司在电厂的建设和运营中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作用。

八。后续发展

1998年4月合作经营期结束后,沙角B电厂移交给中国。电厂的运营模式,特别是设备的更新、技术的更新和管理理念的改变,使电厂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第二章:沙角B电厂投资案例分析报告

由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与深圳经济特区电力发展公司合资设立的合和电力(中国)有限公司在广东东莞建设沙角B电厂。电站容量为2350MW,合作经营期为10年(1988年4月1 ~1998年3月31)。在合作经营期间,合和公司将完全独立经营。运营期终止后,电厂将移交给深圳电力发展公司。

沙角B厂投资全部由合和公司自筹,总投资32.04亿港元。按现行汇率1: 0.28计算,折合人民币8.97亿元。到4月1988日合作经营期开始时,连本带息投资总额为35,654,38+08万港元,折合人民币9.85亿元。和合公司占55%投资,中方投资占45%。建设期间,中方先以每年不到7.5%的优惠利率提供人民币2.5亿元,合和公司声称以10.5%的利率向国际银团贷款。主要合同条款如下:

1.电力开发公司保证每季度向沙角B厂购电不低于9198万千瓦时,全年不低于36.79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运行5600小时以上)。上网电价为0.41港币/千瓦时,电力开发公司分别以人民币和港币支付50%。合作期间电价不变。

2.电力开发公司保障沙角B电厂煤炭供应,指定为山西省童眼煤,低位发热量不低于5173大卡/千克,根据发电需要按时均衡投放,煤炭价格为90元/吨。全年总量不低于654.38+60万吨。合作经营期间,煤炭价格不变。

3.电价和煤价将保持不变。如有变动,所有损失由电力开发公司补贴。当煤炭不能满足需要时,就从国外购买,增加的费用全部由电力开发公司承担。

4.利润分配:在合作期的前7.5年,利润的65,438+000%归和合公司,第二个5年,和合公司占80%,电力开发公司占20%。

5.施工期间提前发电,收入全部归和合公司。如果工期延误,合和公司只负责按时归还贷款,合作运营时间相应缩短。

6.沙角B厂的融资、设计、订货、建设、运营均由合和公司承包,中方不参与董事会决策。

7.沙角B厂的土地和水资源由电力公司无偿提供。

8.1993 4月前免税,此后按7.5%征收所得税。所有进口材料都是免税的。

9.在还清贷款之前,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合和公司不承担多发电或少发电的责任。由于沙角B厂的经营,合和公司现金短缺,中方将不计利息予以弥补。

10.沙角B厂满足电网调度。

11.合作期满后,沙角B厂移交给电力开发公司。

同时计算的内部收益率为13.5%,Ta=9.47年。

设备全部由日本三井集团承包,报价23亿港元,实际金额6543.8+08亿港元。33个月的工期实际上是22个月。而且这个基建期电费收入不折旧,至少获得5亿港币的超额利润。由于广东缺电,年上网电量超过40亿千瓦时,年运行小时数超过6000h,每年325438+0亿千瓦时。

请分析一下这个投资方案的效益,判断一下IRR和t的真实性,从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并且请继续跟踪电厂的后期发展。

一、项目背景介绍:

沙角电厂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火电基地,总装机容量388万千瓦。该发电厂位于珠江口东岸,靠近深圳湾。该电厂由相邻的A、B、c三个厂组成,本文讨论分析的沙角B电厂是唯一的一个,也是国内第一个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合作模式建设的电厂。以下是沙角B电厂外景图:

众所周知,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曾经在经济发展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但在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中,更重要的是发挥作用。

测试点的作用。国际上很多先进的合作模式和开发模式都在这里试验,比如沙角B电厂的BOT合作模式(我们集团认为这种商业模式类似于“借鸡生蛋”):

沙角B电厂由深圳经济特区电力发展公司(深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和香港和合电力(中国)有限公司于1985年共同建设,于1988年4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装机容量2 * 35万千瓦。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由日本东芝公司制造。

1999年8月,香港和合电力(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将电厂移交给深圳市广深沙角B电力有限公司,股东为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4.77%)和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持股35.23%)。2002年6月5438+10月,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公开拍卖其持有的35.23%股份,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4亿元的成交价创造了中国拍卖史上的最高成交纪录!

二、项目投资结构:

深圳沙角B电厂采用中外合作运营模式,合作期为10年。合资双方历史:深圳经济特区电力发展公司(中方)和合和电力(中国)有限公司(外方,一家在香港注册并专门为此项目成立的公司)。在合作期内,外方负责安排和提供项目所有外汇资金,组织项目建设,运营电厂10年。在扣除支付给中方的项目运营成本、煤炭成本和管理费后,外方获得全部项目收益。合作期满后,外方将电厂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无偿转让给中方,并退出项目。

项目总投资:42亿港元(按1986的汇率折合5.396亿美元)。项目贷款构成:日本进出口银行固定利率日元出口信贷2614万美元;国际贷款财团的欧洲日元贷款为5560万美元;

国际贷款财团的7,500万港元贷款;

中国深圳经济特区电力发展公司人民币贷款9240万美元。

融资方式:包括股权基金、次级贷款和项目贷款,如下表所示。

根据合作协议的安排,在深圳沙角B电厂项目中,除上述人民币资金外的所有外汇资金均由香港合和电力(中国)有限公司安排。

三。项目参与者及其关系

中方(甲方)和港方(乙方)共同组成项目公司“深圳市沙角热电厂B厂有限公司”,是以开发B厂项目为唯一目的的合作企业法人。乙方是由五家企业在香港注册的“特殊有限公司”,作为特殊工具公司(SPY),其唯一目的是开发B厂项目..

在特许期内,乙方应负责电厂的运营和管理。乙方首先与英美联合组建的电力服务公司(EPS)签订了为期四年(1986-1990)的电厂运行、维护和培训管理合同。EPS将英国、香港电厂的管理模式搬到沙角B电厂,设计制定电厂的管理架构和规章制度,协助乙方招聘国内员工,负责在职培训,操作电厂设备。EPS退出后,乙方将电厂承包给广东省电力局运营。在合同移交日之前一年,甲方根据合作合同的规定将电厂承包运营,为电厂的顺利移交和移交后的顺利运营奠定了基础。

四、项目数据计算

材料显示,以1988计算,项目总投资为351800万港元,其中香港占55%,即654380934.9万港元;中国占45%,即15438+0亿港元。起初我们以为3518万元全部由香港偿还,但在网上查阅资料后发现,在BOT合作模式中,非资本投资方不负责融资,即全部资金由香港合和电力公司支付。因此,我们认为香港应偿还的贷款金额为654.38+0.9349亿港元,其中2.5亿元人民币,即8.9285亿港元由中国提供,该部分年利率为7.5%。另有65,438+0,042.05亿港元由和合电力公司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各类贷款获得,该部分资金年利率为65,438+00.5%。

因此,我们从和合电力公司获得的年还款如下:

a 1 = 8.93 * 0.075 *(1+0.075)10/[(1+0.075)10+1]= 65438+。

a2 = 10.42 * 0.105 *(1+0.105)10/[(1+0.105)10]

等额年还款额为A = A 1+A2 = 3.032亿港元。

根据材料中计算的成本,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每发电需要消耗334g,煤价为90元/吨,则每发电成本为0.334*90/1000=0.03元。如果汇率为1:0.28,则单位发电成本为0.03/0.28。

因此,每年发电成本为4.4亿港元,按每年40亿小时计算。

按每度电0.41港元计算,年毛利为1.64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