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市净率
净资产的数额由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决定。股份公司经营业绩越好,其资产增加越快,其净值越高,因此股东拥有的权益也就越多。
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反之,投资价值较低。但在判断投资价值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等因素。
合理的市净率是多少?
历史惊人的相似,但会简单的重复吗?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27日收盘,两市加权平均市净率(6月27日收盘两市总市值/2008年一季报披露的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已降至3.18倍。
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水平接近2006年底和2007年初的水平,当时上证综指在2300点左右。
激烈争论的“筹码”
牛熊周期中,破发破净激增,“市净率”再次成为多空争论的“筹码”。
“市盈率是合理的,但市净率还是偏高。”当产业资本逐渐获得股市的定价权时,一些券商的中期策略报告对这两个熟悉的指标做出了一致的判断。
那么,为什么在2005年市盈率已经接近熊市底部的情况下,市盈率还远高于当时呢?
《基金经理》作者赵迪从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关系分析入手,因为‘市净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之所以现在市净率较高,是因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比熊市时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现在和1000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两年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赵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净资产收益率不可能长期维持在超常水平,逐步回归到合理的回报区间应该是大势所趋。但对于那些实现了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的企业来说,它们的成长空间却相差甚远。”
“如今的a股市场,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载体。以老眼来看,要求a股市场脱胎换骨,回归1000的低市净率市场,显然是不合适的。”赵补充道。
市净率是打天下的尺子吗?
2008年上半年,上证综指已累计下跌47.76%,但各行业市净率不同。
申万行业指数显示,截至6月26日,市净率较低的前五大板块分别是黑色金属(2.04)、轻工制造(2.36)、纺织服装(2.68)、电子元器件(2.76)、家用电器(2.76)。比较高的是食品饮料(6.55)、采矿(5.73)、农林牧渔(4.41)、医药生物(4.33)、商贸(4.29)。
以上数据表明,当前“低市净率”行业仍是受通胀影响较深、本币升值压力较大的行业,包括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市净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弱周期行业,如消费行业。
“在成熟市场,消费股(如可口可乐、宝洁)由于没有经济周期,一般市盈率在15-20倍,市净率在2 -3倍。受经济周期影响明显的钢铁、有色的股票,一般是10倍PE,1倍市净率”,某合资公司基金经理认为。
平安证券李先明认为,“在衡量上市公司价值时,市净率指标是一种保守的估值方法。对于成长性好的股票,尤其是年净利润率增幅超过30%的公司,不适合使用市净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