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意味着什么?

贸易顺差

开放分类:经济、金融和贸易

研究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包含系统地显示出口和进口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一般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一国对外贸易根据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的情况,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

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年份的出口贸易总额大于其进口贸易总额,也称为“顺差”,是指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特定年份的对外贸易活动。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长期保持较大的外贸顺差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容易引起与相关贸易伙伴的摩擦。比如美日双边关系市场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长期处于巨额顺差。同时,大量的外汇盈余通常会导致一国市场本币量的增加,容易造成通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贸易顺差的定义

贸易顺差是指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贸易双方互相买卖各种商品,互相进口和出口,甲方出口金额大于乙方,或者甲方进口金额小于乙方,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甲方贸易顺差,乙方贸易逆差..总的来说,就贸易双方的利益而言,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是吃亏的一方。可见,贸易就是为了赚钱。另一方面,贸易顺差的一方获得了净利润;另一方面,有贸易逆差的一方支付了净金额。

贸易顺差越多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国内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的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外需,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巨额贸易顺差反映人民币低估的借口。这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成本和难度。相对简单的对策是刺激国内消费。

中国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的原因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这一结果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今天的经济比以前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商品和服务在国家之间更加自由地流动,这必然为促进刚刚加入世贸组织体系的中国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

第二,我们的供给能力比较强。随着近30年来的快速增长,国际分工带来的国内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中国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并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供不应求或者不愿意国际化经营的是加工贸易,目前占中国出口的60%,足以说明这一点。

第三,国际市场对中国生产的商品需求很大。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仍是中国目前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与中国贸易额最大的欧盟、美国、日本都是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同时,这三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75%,这自然决定了中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需求也比较大。第四,中国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这决定了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根据国际组织的数据,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仅为发达国家的2%-3%,亚洲四小龙的5%-6%,亚洲四小龙的50%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迅速。因为经济增长快,盘子比较大。本来贸易顺差可能没那么多,但是因为世界经济体量大,贸易顺差额也相应放大了。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未来中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