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账户是如何操纵股价的?
去年中国资本市场查处了很多大案要案。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起利用数十亿资金操纵数百个账户的违法案件,该案件成为去年证监会的检查重点。
2016,在稳定的股市中,某公司股价异常连续上涨,最终引发深交所大数据监控系统报警。四个月内,这只股票的涨幅达到了100%。
据市场监测人员初步分析,这家名为“大连电瓷”的公司股价暴涨背后有一个令人费解的疑点:没有任何重大利好消息的支撑。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这种奇怪的暴涨?调查人员通过该系统收集了400多条日交易股票数据,并逐一进行分析。经过层层筛选,初步锁定了200多个个人账户。最可疑的是,他们从不买卖其他股票,只盯着“大连电瓷”这只股票,一遍又一遍地炒。这远远不是普通股东的正常操作行为。
深交所工作人员:而且账户利润惊人。截止2065438+2006年2月,我们报的时候这些账户的账面利润已经超过6亿。
200多个个人账户,只炒一只股票,大家都是争钱的股神?带着这样的疑问,稽查部门的侦查员对这200多个疑似账户进行严密监控,从众多的交易痕迹中发现了隐藏在幕后的神秘黑手。自称“华北第一交易员”的股票交易员李微微。
证监会侦查员:他下单比较频繁,他的银行账户和那些配资账户也有大量的资金往来,所以当时就被列为一个调查的重点。
幕后大鱼案持续升级。
200多个个人账户的异常交易行为,让办案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起游资案件。然而,就在调查人员准备开始现场调查的时候,一条大鱼突然跳了出来——深交所系统突然监测到,沪市出现了一个6543.8+0亿元的机构账户,day trading的“大连电瓷”股票,比200多个个人账户要动荡得多。
通过注册信息,侦查员发现资金账户后面的投资人标注的地址与一家名为复兴集团的公司相同。调查人员把目光投向了复兴集团。这时,一个更加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复兴集团掌门人朱一栋的身份,原来很特殊。他是大连电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儿子。
三人同时出击开始现场勘查。
“大连电瓷”的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朱冠成。儿子朱一栋的出现,让办案人员意识到,这个案子远比原来的案子复杂。朱一栋的出现和他父亲的上市公司有什么关系?他与最初发现的200多个可疑账户有联系吗?
在掌握相应证据后,办案人员决定开始现场勘查。出发前,办案人员给我们看了三条线索:上市公司“大连电瓷”的所在地——大连和朱一冬个人公司的办公地点——上海,涉嫌操纵200多个账户的李微微——注册公司在北京。当天上午,侦查员兵分三路,突然出现在大连、上海、北京提前锁定的地址。
在大连,办案人员见到了上市公司董事长朱冠成,发现他对上市公司的事务一点都不熟悉。从公司董秘到其他工作人员,朱冠成已经退休,由儿子朱一栋负责公司的实际运营。换句话说,朱一栋是上市公司所有信息的决策者。
另一方面,在提前锁定的北京,办案人员闭上眼睛也没有发现李微微。熟悉李微微的人找不到他的踪迹。
朱逸东也没有出现在上海的复兴集团。
就连公司其他负责人也借故不露面,但办案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在稽查人员的一再要求下,复兴集团证券投资部负责人宋终于露面,但一问之下,他声称对买卖“大连电瓷”股票一事一无所知。
但宋的细节还是让人看出他在隐瞒什么。侦查员发现,宋的办公室明显被打扫过,连他提供的手机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连他家的电话号码都没有保存。然而,当调查进入第二天,宋突然失联。与此同时,复兴集团整个办公室空无一人,朱一栋、宋等相关人员的手机全部处于关机状态。
突破,突破,关键证据,无处藏身
意想不到的软对抗出现了,办案人员继续有条不紊地比对三地获取的信息。更多的调查人员从涉案人员中寻找线索,收集证据。
现场勘查的第四天,一组重要线索没有逃过办案人员的眼睛:在北京方面,办案人员掌握到李微微一直在上海某酒店为他人交易;在上海的另一边,调查人员从复兴集团的一名工作人员那里发现了一张巨额酒店账单,上面也清楚地标明了李微微的名字。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证据链是精确连接的。接下来,这家位于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五星级酒店成为调查重点。
根据酒店的入住记录,这位客人的名字叫李微微,是一个长期承包的总统套房。总统套房费用的签约账户显示,正是朱一东执掌的复兴集团不惜重金,将这套总统套房打包。这间总统套房里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证监会侦查员:我们在现场发现了一台电脑,里面有几十家证券公司的下单软件,电脑里面也有一些账户使用记录。在当事人的酒店房间里还发现了同批次购买的20多份装箱单。
通过技术比对,调查组确认这台电脑连同同批次购买的20多台电脑,就是用于“大连电瓷”股票集中交易下单的设备。
隐蔽性强,涉嫌操纵近500个账户。
经过几轮实地调查,检查人员掌握的书面证据和材料越来越多,但也意味着后续的分析工作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
随着案情的深入,调查组发现此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证监会调查人员:为了躲避这个交易所的监控,今天会用一批账户。用了之后他会很快换,所以不再用这一批,然后换到下一批,继续这样交易。
案件进展到这一刻,被怀疑的账户不再只是原来那200多个浮在水面上的可疑账户。疑似账户数量激增至600个之多,分散隐藏在78家券商开户,使用了全国券商总数的三分之二,地点遍布20多个省市。
经过专业比对分析,侦查员最终锁定了495个账户,并清晰梳理出账户之间的关系和资金往来的脉络。这些证据与外围调查的其他证据相冲突,证实了非法经营的事实。
梳理证据,逐一解开谜团。
办案人员对采访人员的谈话进行梳理后,逐一解开谜团,案件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调查组对相关证据进行梳理分析后发现,在配合调查时,复兴集团证券负责人宋某某明显在说谎。
证监会侦查员:其实他是这个案子非常重要的核心人物。他是复兴集团证券投资部的负责人。主要执行复兴集团老板朱一栋的指示,包括与集资机构、李微微等人员对接,参与对账。
在犯罪嫌疑人买卖“大连电瓷”股票的后期,每当集中买入时,公司都会发布利好公告,推高股价。这与实际控制这家上市公司的朱逸东密切相关。
证监会调查人员:上市公司的董秘,包括复兴集团的几个人,他们说跟上市公司接触,都说信息来自朱一栋,他们都是受朱一栋的委托来做这个事情的。
在办案人员基本理清案件脉络的时候,朱一栋本人从香港回到内地,向办案人员承认了上述操作。
2065438+2006年5月,朱益东授权宋某某、郑某某以配资方式购买“大连电瓷”股份;6月,郑将号称“华北第一操盘手”的介绍给朱一栋交易;双方商定如何分成后,7月资金到账,开始交易“大连电瓷”;他们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对“大连电瓷”信息披露的控制权,伺机释放利益,帮助其获利。
用自己的鸡胗去偷一只鸡,这主意不错。
在这种情况下,朱一栋让被称为“华北第一操盘手”的李微微用几百个账户进行秘密操作,也就是我们在大网中看到的几百条小鱼。那为什么后来一条大鱼控制了几十亿美元?这原来是朱一栋“用自己的身体冒险”,让自己的公司成立基金,开始自己炒股。
在交易过程中,李微微没有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资金调配,而是私自提高杠杆,用调配多出来的钱买卖其他股票。朱一栋发现后,虽给予警告,但李微微不听指挥,“大电瓷”股价大幅波动。朱一栋用自己公司账户里的钱来维持股价。2065438+2007年2月底,李微微买入的另一只股票出现爆仓,连续两次下跌,配资账户也被投资者强制平仓。
平仓后,“大连电瓷”股价因为大量抛售而大跌,朱一栋不得不以重大资产重组的名义停牌,也让不少中小投资者被套。
在完成相关程序后,证监会将依法对本案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自去年以来,证监会还严厉查处了一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如朱德宏和阙文彬,他们也发布了有利信息,意图影响股价。监管部门再次提醒,不得以市值管理的名义操纵市场,否则将依法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