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理工学院到宁波象山黄金海岸怎么走?
东部新城
湖南尹倩。
第5行:
金屋,起于机场北部工业区,沿鄞县大道架空敷设,沿鄞县大桥北侧跨越奉化河,进入鄞县大道隔离带。线路过世纪大道后向北转入鄞州工业区,过南外环后入地,穿过东部新城,在会展中心前出地形成高架,斜交东部科技园规划地块,转入院士路,过邕江,向北进入骆驼工业区,沿高压走廊转入世纪大道,到达贵司车辆段。乔庄支线从院士路站引出,高架桥沿规划道路向西拐,经过乔庄镇,落在庄桥火车站东侧,与4号线形成换乘。
第6行:
线路从积石港中心区规划主干道向东高架,跨越沪杭甬高速,沿道路中央分隔带架空敷设至徐家槽,再继续向东延伸,跨越机场路,沿通途路向东延伸。高架过世纪大道后沿既有河道向东北转入江南公路,过东外环至小港与2号线交叉口,期间线路部分落地。高架机场北支线沿工业区中心规划道路东侧绿化带向北敷设,在徐家槽站与集士港支线交汇。
沿线土地大幅升值。
轨道交通沿线高强度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轨道交通沿线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用地改造为商业、住宅和高科技工业用地。同时,商业中心的扩张将进一步促进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再开发;二是重新开发轨道沿线的老住宅区,特别是一些低于现行标准的住宅区。轨道交通车站,尤其是大型车站,大多位于重要的客流集散和换乘枢纽或繁华的社区购物休闲活动中心。
轨道交通刺激用地高强度开发,线路两侧1 km范围内的用地要调整为居住和公共建筑性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强度容积率可提高50%,具体地块的容积率由周边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道路交通条件、轨道交通站点规模、客运量等因素决定,使土地利用与轨道线路协调发展。
七星拱月,反映城市的未来
宁波在建设大都市的过程中,致力于整合现有的城市资源,突出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使城市空间资源得到合理布局和有效配置,在整个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和功能互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文化品位。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宁波未来将重点规划建设七大区域。
■北仑新区
海岸线勾勒出美丽的北仑新区,集中了国家级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岛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利用外资已占全市半壁江山。未来将成为以现代物流、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基地,宁波乃至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北仑新区总面积590多平方公里。按照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和大工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核心区的思路,中心区将集中政治、文化、商业功能;东部将重点发展港口和生态旅游;西部是住宅、电子和纺织工业区;大榭岛以港口、贸易和工业为主。梅山岛主要是旅游和生活。
■镇海区
镇海区的发展定位是离岸物资中转基地、大型滨水工业区、生态现代化新城。区域内规划工业用地1,000公顷以上,其中石化工业区主要发展催化裂化及后续加工等项目;镇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发展一、二类产业;普化工区主要发展重化工项目。此外,该地区还将建设一个仓储区和一个物流园区。
■东部新城
规划中的东部新城位于科技园、世纪大道、杭甬高速、甬江的东外环,是未来宁波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以大道为界分为两部分。通途路北侧将成为全市科技和信息中心;南边将成为城市商业和展览中心。新区的建设将进一步确立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地位。
■高教园区
宁波高教园区从战略高度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公园以邕江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块。南区位于鄞州中心区,面积约4.3平方公里。在这片土地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华茂外国语学校等7所高校正在崛起,包括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可容纳6万名学生。从南面隔江望去,北区规划用地面积23平方公里,将有宁波大学等7至9所高校,最多可容纳8万名学生。
■杭州湾新区
抓住宁波杭州湾大桥建设的历史机遇,宁波确立了规划建设杭州湾新区的战略思路。这个新区毗邻杭州湾南岸,是榆次北部最大的新兴城区,以工业为主,集商业、居住、休闲、旅游为一体。建设中,整个区域将与大桥景观、新区现代空间、繁华中心城区相结合,使未来的榆次北部地区成为宁波接受以上海为中心的杭州湾北岸区域经济辐射的桥头堡。预计四五年后这里的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慈城古镇
慈城古镇,位于江北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贵族宅院林立。在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对历史文化的呼唤中,慈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规划,它将成为一个具有当地名城风格、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活环境的文化旅游和理想居住地。为减轻古镇人口和传统产业带来的环境压力,充分发挥古镇保护和开发带来的效应,宁波将建设以古镇为文化核心的慈城新区。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
“都说西湖比旅游好。谁信东湖更静?”东钱湖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相映成趣。未来,东钱湖周边将形成230平方公里的高级旅游度假区。规划的旅游度假区主要由“一城十景”组成。从长远来看,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每年将吸引300万游客。
大都市出现在宁波的视野里。
■城市区域分为北部和南部。
根据新修订的宁波城市总体规划,宁波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生态发展区,重点发展风景旅游,适度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旅游不矛盾的产业。北部全部纳入都市圈,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长三角经济区海上门户、东南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和重要产业基地,以及以浙东文化、港口文化、商业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基地。
■大都市地区
规划中的大都市区包括中心城市宁波以及余姚、慈溪和奉化的部分地区。随着宁波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杭州湾南岸的榆次集团将迅速发展,利用地理优势,嫁接上海工业,形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沿海加工业和创汇农业基地。其中,余姚市主要向北、向东适当发展。慈溪主要向北、向东发展,北部将规划滨海新区。风华集团定位为都市圈内的风景旅游、生活、服装产业区。
■中心城市
未来的中心城区由三江、镇海、北仑组成。三江位于余姚江、奉化江、邕江沿岸,近期以东部为主,中长期以北部为主,向西适度发展。三江片三江口为商业中心,姚江湾头-三江口两岸为文化中心,东部新城为商业中心,东钱湖为休闲旅游中心,高教园区为教育中心。北仑片重点发展港口及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镇海片是海上物资中转基地,大型滨水工业区,滨海生活区。
■外部交通
为了最大限度地延伸城市的触角,宁波将连接全国,编织现代化的对外交通网络,以满足世界的要求。通过高速公路建设,宁波至上海、杭州、温州、金华车程分别不超过2小时,在市域内形成1小时交通圈,在都市圈内形成30分钟交通圈。通过宁波-温州-金庸铁路的建设,宁波将从铁路的末端成为区域性的铁路枢纽。
■中心城市的内部交通
三江电影、镇海电影、北仑电影将由高速公路连接。三江地区将整合现有道路,镇海地区将形成内环路,北仑地区将解决港城混合交通问题。在客运方式上,宁波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出租车和私家车为辅,多种客运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客运体系。
■供水
供水方面,完成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建设东钱湖、北渡水厂和工业自备水厂,实行工业和民用分等级供水,让全体市民喝上优质水。排水方面,将新建江南、石壮、银西、后海塘、江南、大榭等7座污水处理厂,使全市70%以上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建成后,全市垃圾将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中20%将变废为宝。
■能源
英龙山等主力电厂的建设将为宁波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2005年进入宁波的东海天然气将为宁波提供清洁能源。长丰、江北、镇海等8个热电厂的建设,将使部分地区集中供热成为现实。分享给你的朋友:我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豆瓣MSN。
帮我
16回答时间:2009-12-22 22:32 |我来评论|报道
求助TA的受访者:852730740 |四级采纳率:23%
专业领域:尚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11-1-4写一篇名为《一场雨过天晴》的作文。给我一个好的体裁,写一个记叙文。六
2011-1-22我想写一篇作文,题目:没想到我这么蓝。
2010-12-26圣诞节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写一篇作文
2011-1-1我女儿四年级要写一篇作文,给老师的一封信,请知情人知道。
2010-12-3我们要写一篇作文《最美的语言》。你有什么好主意吗?你不需要整篇文章,只是...5.
关于余姚环境构成的更多问题> & gt
查看同题问题:作文
我在等你回答del1,10英文单词中间那个点的英文名,在哪里可以找到?del1回答六年级最后一个单元的作文。del0回答100字关于外貌和动作语言的作文。del0回答谁能送我一篇作文,什么都行,不要深,简单就行。仅仅...del1回答如何写任何作文的提纲。del0回答5“哦,我明白了”作文,哪个比较好。快点!。del0回答青少年智力开发报中文版第36期作文怎么写?del0回答15。帮个忙,把美好的家园写在心里。更多问题等你来回答> & gt没有有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其他答案***5。
■概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跳出老城区、建设大都市的规划思路。
发展定位:将宁波建设成为以中心城市宁波为核心,依托区域经济一体化,由郊区和周边城市群组成,综合功能强,城市形态合理,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和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化都市圈。
城市总体规划:宁波市区分为两部分:南部为生态发展区,北部全部纳入都市圈,沿海线和沿海国道主干线形成T轴。未来的都市区,包括宁波中城和余姚、慈溪、奉化部分地区,为双核集群布局结构,而未来的中心城区将形成“一心”(市中心)、“两带”(沿海产业带、三江六岸生活带)、“三带”(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多点”(十几个各具特色的卫星城镇)。
目标要求:根据宁波市委市政府总体战略部署,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4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654.38+005万元;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形成超大组团式城市格局。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65%,2020年达到75%。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集中辐射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建成区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四区三园江湖港桥”全面建成,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特色更加鲜明。成为青山、碧水、天蓝地绿的国家园林城市和最佳人居城市,成为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参考资料:
受访者:yonghuming5 |级| 2009-12-22 21:20 |举报。
宁波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对宁波乃至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桥建设有利于连接上海,提高宁波对外开放水平,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和国家干线布局,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压力,帮助宁波打造长三角南翼交通枢纽,进一步提升区域优势,促进江浙沪旅游协同发展。
“宁波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将结束宁波半岛长期以来的经济现象,使宁波更容易接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为宁波成为长三角南翼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我市一位资深金融人士在谈到大桥经济对宁波金融业的影响时这样说。金融业稳健发展体系尚不完善。近年来,宁波经济的强劲发展为金融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空间。特别是今年,全市金融呈现持续、快速、平稳发展态势。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50654.38+亿元,同比增长38%;各项贷款余额达2007亿元,同比增长49%,两项指标均位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但是,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罕见的深水港、民营经济发达、县域经济比重大、外向型特色突出的金融服务体系,宁波的金融体系仍有许多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地方。金融市场渗透力不够强,结构过于简单,基本只有全国统一的市场,没有区域性的融资市场,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不足,难以满足各种经济成分多层次的金融需求;高级金融人才缺乏,金融创新能力低,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甬沪资本流动的双向运动更加明显。大桥的开通,为宁波金融业接受上海的“辐射”提供了便利条件。大桥建成后,周边地区与上海之间资金流动的单向运动也将改变。双向运动将增强各地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带动、产业转移和产业支撑的能力,竞争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位专业人士指出,大桥的建设加快了宁波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了产业层次,为宁波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宁波要想真正成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必须是相应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宁波应借鉴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发展离岸业务的经验,在推动企业国际化方面有所作为。在离岸市场,加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合作,支持宁波民营企业“走出去”。同时,加强与上海在股票、债券、外汇、借贷等金融市场培育方面的合作,提升宁波金融资本市场国际化水平。此外,上海在金融方面独特的信息和人才资源可以更方便地为宁波所用,弥补了宁波在这方面的不足,产生了“苏昆效应”,可以解决宁波金融方面的人才和信息瓶颈。桥经济考验金融服务水平。桥经济是投资导向型经济。除了大桥本身11.76亿元的固定资产外,还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相关的水电网络和道路交通设施,这也是宁波金融业尤其是银行机构检验和提升服务水平的机会。大桥开工后,融资、结算、资信、财富管理等跨区域金融服务将成为必要。如何为桥梁施工企业和未来将要进入的跨国公司、企业搭建各种电子银行服务平台,提供快捷便利的本外币收付服务,提供贷款、票据等短期融资工具和股权、债权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将在不同地区设立公司和企业,实现跨地区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资金运营成本,企业需要集中运营各个分公司的资源,区域金融合作也势在必行。成为上海三大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后,宁波金融有了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夜幕降临,天一广场依然热闹。这座桥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本报记者朱伟光连接上海国际平台的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我市商贸流通业展现了更加清晰的商机。国际商业企业集团已进入宁波市场。贸易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波已经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重点城市之一。大桥建设的消息传出后,宁波进一步受到国际商业巨头的青睐,许多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商业企业集团如沃尔玛开始进入宁波市场。超过65,438+00名国际采购商来宁波设立国际采购中心或洽谈项目落户宁波。家乐福、麦德龙等在永城尝到甜头、从“桥梁效应”中发现新一轮商机的企业,正紧锣密鼓地在宁波拓展商业网点。在苏宁、永乐大型家电率先进入宁波的情况下,国内最有实力的家电企业国美也看好大桥对宁波的影响,果断进入永城中央商圈,大打低价促销战,将经营视野转移到慈溪等周边县市。有关人士分析,随着大桥向上海的不断延伸,外地商家将频繁进驻永城,形成沪宁对接、相互辐射的商业格局。上海大型超市和小商品市场与宁波商业企业之间的连锁经营速度也将因该桥而加快,这一业态的形成将加速我市传统商业向现代连锁规模发展。大桥带来的聚集商圈已初具规模,宁波商贸物流及市场交易区是针对大桥开工后形成的商贸物流吞吐量进行规划建设的。正在江东区建设的我市最大的商业中心世纪东方,看到大桥建成后中山东路商业区将更加拥挤,斥巨资在永城“东部”建设新的商业区。与此同时,具有近“桥”优势的慈溪也在桥边建设了大型旅游休闲购物中心。日趋成熟的余姚中国塑料城,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整合物流园和塑博会的优势,打造一个能适应长三角经济区商贸流通的交易平台。镇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是目前我市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现有的港口物流优势和大桥形成的物流冲击波将使这个园区如虎添翼。大桥的建设让位于石浦的中国水城更加清楚自己在上海的城市地位。陆地距离的缩短,为象山丰富的海鲜投放长三角城市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餐饮业发展的大好机遇来了。近年来,我市餐饮行业在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中大踏步前进。这座桥的建设对我市的餐饮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宁波的特产是海鲜,象山和宁海丰富的鱼类资源为海鲜品牌在餐饮行业的实力提供了物质基础。对于餐饮业来说,长途运输很难保证鲜活水产品的新鲜度,这是一个遗憾。比如空运或者给陆运车辆增加保鲜设备,都会增加成本。为此,汉通等大型餐饮企业对拓展长三角其他城市市场感到困惑。随着大桥的开通,宁波与长三角距离的缩短,宁波的海鲜风味将在长三角飘得更远更广。宁波打造长三角南翼商业城市的目标,将随着宁波杭州湾大桥的诞生而越来越近,越来越现实。张河大桥缩短了长三角城市间的距离,一个类似法兰克福、科隆、柏林、汉诺威的会展城市群将在长三角崛起。一幅美好的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善于经商、捕捉商机的宁波人,都想利用桥梁效应,在世博会中分一杯羹,赢得会展业的发展先机。我市发展会展业具有先天优势:服装、机械制造、家用电器、消费品、模具等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为其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北仑港、宁波杭州湾大桥将使我市成为交通枢纽;时装节、浙洽会等品牌展会逐渐兴起。我市现有专业会展公司30余家,从事会展管理、会展服务、展馆管理。亚洲展览中心、天马展览中心等场馆总展览面积超过65438+万平方米,其中9万平方米,标准展位3000个。其设施和规模在国内都是一流的。目前我市每年有50多个展会,展会主题涉及服装、汽车、居住产品、消费品等。其中,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展会逐渐在国内外崭露头角。但是,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著名会展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相比,宁波的会展业在数量、规模、知名度等方面还不完全发达。我市会展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接轨上海,融入国际化。我们要瞄准上海的需求,为上海提供配套服务,与上海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实现共赢。当务之急是管理上的甬沪对接,甬沪对接有大量工作要做。当务之急是在管理上与上海接轨。这种融合首先应该是经营理念的融合。根据会展经济的发展规律,加强市场化运作,政府主体逐步退出会展市场,从“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市政府要面向全社会招标,聘请社会组织负责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的运营,通过市场化运作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次,管理机制也要符合。再次,会展商业模式也要符合。由于宁波会展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主体相对薄弱,会展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上海的力量,实现沪宁联动、信息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今年,市政府出台的第一个文件是《关于加快宁波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中国著名的会展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会展之都。目前,宁波正抓住世博会的机遇,瞄准上海会展市场的空白,重点发展轻工、科技、服装、食品、商业、文化等特色会展和博览会,同时带动全市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按照宁波人的商业文化和聪明才智,宁波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一定会做出惊人之举,赢得满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