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计子公司
1.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根据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岗位,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审批、业务办理、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审计检查等。
2.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授权审批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确保企业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3.会计制度控制: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健全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4.财产保全控制:严格限制非授权人员与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对账、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类财产的安全完整。
5、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分公司变成子公司的组织形式,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目前总行对分行的经营收支全面负责,难以充分发挥分行各部门人员的责任心和管理水平,培养惰性。只有转变为附属机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绩效考核,才能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潜力,提高效率。
(三)建立财务主管快速信息反馈系统。
各子公司财务总监由集团公司委派,经营管理和薪酬支付由其全权负责。集团公司定期召开分公司财务总监会议,沟通信息,提出要求。建立财务主管快速信息反馈系统,包括经营状况即时报告系统。常用的内部报告包括:
1.资金分析报告,包括资金日报表、贷款还款计划表、贷款担保抵押表、银行账户及印章管理表等。
2.商业分析报告。
3.成本分析报告。
4.资产分析报告。
5.投资分析报告。
6.财务分析报告等。
此外,财务主管必须就优化子公司的资产结构提出建议。如果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必须在签约时提出改善方案。
(四)实行大额支出会签和专项支出会签制度。
1,要重点控制资金外流,建立大额支出的会签制度。
2.确定会签的起点。对于不同期间、不同性质、不同去向的支出,可以规定不同的会签起始金额。
3、做好专项支出审批。对子公司对外合作、对外投资、薪酬支付、业务招待费等专项费用制定专项审批制度。
4.进一步加强对子公司投资项目的监管。
(五)实施网上银行管理。
网银在集团公司(尤其是跨区域业务)的资金管理方面有很好的功能,对分子公司的资金监管和统一管理有很好的作用。
1.进行国外分子公司的账户查询。您可以实时查询其账户余额和详细账户信息。
2.收支两条线管理。您可以单独设置分子公司签约账户的收支属性,分别进行收支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公司资金的风险,便于资金的集中管理和使用。
3.有限余额管理。账户超出限额的部分划入指定账户,保证安全,便于公司统一管理。
4.主动转移异地资金。您可以主动将分子公司账户余额转入集团公司指定的收款账户,特别提供批量支付功能。
(六)实行预算管理
为了尽可能提前控制,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管理延伸到所有子公司。要求围绕集团公司总体目标和各子公司目标,按时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预算。规定年度和季度预算作为控制预算,由集团公司审批。以月度预算为执行预算,由各公司自行管理。
(七)完善子公司评价指标体系。
1.合理确定投资回报,确保资产保值增值。集团公司参考子公司历年的盈利情况,结合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在一定经营期内能够达到的业绩,确定各子公司的合理投资回报,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子公司赚取的利润要按照一定的投资比例返还给母公司,以满足集团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
2.建立各项财务指令执行的指标管理体系,使考核、监督和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和科学化。其主要指标包括现金比率、经营性净现金比率、流动比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八)增强调控能力。
利用网上银行功能,将各子公司的银行账户余额与集团公司董事长、财务主管的信息机挂钩,以便及时掌握最准确的信息,必要时进行调整。采取预开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有效集中集团所需资金。年初要求各子公司对全年各月的费用开具商业承兑汇票上交集团公司,金额暂空。届时,集团公司将根据实际应收金额填写金额,并提前将发票和承兑汇票第一联返还各子公司,要求各子公司做好资金准备,集团公司按时收款。这样,商业承兑汇票取代了特别托收功能,保证了整体利益。
㈨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人员常年开展子公司巡回审计专项审计,审核财务收支,检查财税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向集团公司领导汇报。年终审计会计报表,根据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必要时出具管理建议书。内部审计可以验证分子公司会计信息和报表的真实可靠性,为集团公司考核子公司会计主管提供参考。集团公司根据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确认各子公司及其经营者的经营成果,评价资产保值增值程度,履行相关奖惩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