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以上的女足球员月薪只有几千元,足协暂时很难制定“最低工资”。

长期以来,女足球员待遇低是不争的事实。最近,前女足国脚王坤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抨击。

据Sports Plus报道,在65438年2月9日举行的中国足协教练会议上,王坤直言女足球员工资低影响了女足的发展。后来有媒体建议给女足姑娘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比如最低年薪40万。

最低工资是女足待遇的良药吗?一位女足行业的女性对该报表示,至少在现阶段,实现这个想法还是很难的。

工资涨了,“贫富差距”也不小

女足姑娘经常被球迷拿来和男足比较,结论简单明了——女足成绩更好,但是赚的钱比男足差很多倍。

对于女足球员来说,这种情况无疑是尴尬的。不过,近两年来,女足球员的低待遇有所改善,比如大连全健女足。

据《大连晚报》等媒体报道,权健集团入驻后,球员收入大幅增加,月薪2万元不再是“梦想”。此外,球队的赢球奖金也达到了每场30万元。

同样,还有上海女足。球队总经理赵曾向该报记者透露,在刚刚结束的女超赛季中,球队的夺冠奖金也从之前的8万元提高到了30万元。按照这个标准,本赛季9胜的上海女足至少有270万元的赢球奖金。

这种收入比起王琨所说的每月“几千元”无疑提高了不少。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部分球员收入增加的同时,仍有很多女足球员拿着微薄的工资吃着“青春饭”。

据《足球新闻》等媒体报道,在中超和女足联赛的16支球队中,平均月薪低于5000元的球队有4支,平均工资在5000元至10000元的球队有9支,平均工资超过10000元的球队只有3支。

也就是说,虽然在女足联赛中,月薪过万已经是“顶薪”水平,但只有不到19%的球队能做到。

有钱没钱,全靠赞助商。

不难看出,中国待遇水平相对较高的女足,背后都有强大的“财主”。

例如,上海女足董事长徐晨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国泰君安白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的投入达到3000-4000万元,导致一线球员年薪70-80万元,二线球员年薪30-40万元。

而另一支“土豪”大连全健女足,其申报的赛季投资也达到了5000万元。

目前女足姑娘的待遇能否提高,往往取决于“金主”的勇气。

比如权健集团赞助前,大连女足被曝欠薪。马在接受《半岛晨报》采访时,批评该团队“让人干活不给钱”。然而,全健进入办公室后,钱的问题立即得到了解决。

再比如山东女足。2016赛季开始前,前主帅尹铁生向齐鲁网透露。这些球员的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不过新赛季有了赞助商的支持,前女足国脚毕岩表示,山东女足已经成为国内待遇较好的球队之一。

此外,还有“运气”类似的北京女足。

据《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女足一直以来钱少,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但本赛季结束后,市体育局与京控集团以* * *模式成立了京控凤凰足球俱乐部,2017预计投资2000万元。下赛季,球队的“钱荒”有望得到缓解。

市场不够,最低工资标准还很难。

目前看来,对于国内女足来说,想要过上“好日子”,找企业赞助是最直接有效,甚至是唯一的办法。

但是,依靠赞助商获取收入往往会导致另一个问题——一旦赞助商缺乏稳定性,球员的收入就会大幅波动,没有保障。

因为联赛没有真正职业化,同时受困于关注度、商业开发等问题,球队自我造血功能不足。而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类似措施仍然困难重重,至少目前如此。

一位接近足协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表示,国内女足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障碍之一。

“目前国内女足发展并不均衡,贫富差距较大,队伍大多隶属于地方体育局或军队系统。球队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体育局的支持,除了联赛旅行和青训的投入,至少在现阶段,统一标准,提高女足球员的基本工资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他也对该报表示,足协未来会考虑效仿中超,在女足联赛中设立更好的准入机制。"工资和奖金将是考核的一部分。"

当然,国内女足市场的“冷淡”无疑是女足球员收入不高的原因之一。毕竟很多时候连常规的门票收入都是杯水车薪。

在刚刚结束的女超赛季中,山东、大连、长春的球队甚至免费入场。在这样的市场预期下,吸引企业“砸钱”无疑没那么容易。

“女足市场有限,仍然不是营收的问题。但女足长期以来都是健康、积极、正面的形象,女足国家队成绩优异。这些都是吸引企业投资女足的优势。”女足业内人士告诉该报记者。

“目前只能说女足的生存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还不足以全面提高女足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