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物流公司。
中国邮政正以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和无与伦比的“三大网”资源优势,努力进入物流配送领域,试图以疏通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为抓手,逐步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王国,实现传统邮政行业在网络时代的“脱胎换骨”。中国邮政能实现这个梦想吗?
——7月底,中国邮政与40余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企业举办物流配送交易会。洽谈期间,戴尔、IBM、青岛海尔、中国惠普、施乐、Xi安杨森、深圳润迅等企业与中国邮政当场签署了物流合作意向书。媒体也惊呼:中国邮政应该是物流配送的领头羊。这一切喧嚣背后的事实是,“老大哥”中国邮政已经把一只脚放到了水里,准备一点点尝试中国邮政的电商之路。
物流:一个大市场
-在国内电子商务面临发展瓶颈,互联网股票也面临大调整的当下,高举“中国物流配送业”大旗的中国邮政,自然有一种横空出世的味道。资源和时机的黄金组合,似乎让中国邮政有机会迎来第二个春天。毕竟物流配送作为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6月份结束的“中国首次网购测试”结果显示,如今中国的网购并不像网络经济时代人们想象的那样方便快捷。虽然网店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但用户最关心的“服务”在这里却表现不佳。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有600多家网店,销售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门,从家电、电脑、汽车到油盐酱醋,应有尽有。但如果你问这些网站提供的网购到底有多大吸引力,或者说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大的便利,恐怕之前没人能说得准。这次网购测试终于让人从三个方面看到了“庐山真面目”。
——第一,网站形象吸引力较小。交易流程不够清晰,对第一次购物的网友限制很大;商品种类繁多,但品种太少,网友选择较少;产品介绍不全面,无法让网友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特色;网站连接速度慢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
-第二,分销仍然是瓶颈。目前中国的网店都是区域性的。从网店数量来看,北京遥遥领先,占比30%,其次是上海和广州。然而,中国的物流体系还不是很健全,网民在网上订购的货物往往不能及时收到。再加上各网站对订单的响应速度参差不齐,最快的网站需要5分钟,较慢的网站需要4天,最慢的网站根本没有回复。
——第三,支付手段原始。由于目前国内信用卡体系不完善,网络安全性差,网民担心网上支付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据统计,目前85%的网店都采用了“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的方式。虽然这也受到网友的青睐,但是这种方式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般网站会自己发货,会免运费,但是网站的成本高。如果是通过快递公司等方式,会向用户收取5-8元不等的运费,让用户觉得网购成本太高。据统计,目前仍有35%的网店没有给消费者开具发票或者发票金额不足,或者单纯使用“送货上门、货到付款”后无法替代发票的其他收据。
良好的物流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彼得·德鲁克就预言,物流领域是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前沿”,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据估计,物流成本可以占到货物总价值的30% ~ 50%,物流业可以从这部分大大降低成本。以日本为例,过去20年,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将增长1%。在美国,物流业的规模已经达到9000亿美元,几乎是高科技产业的两倍。去年,美国前20大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净收入达到93.4亿美元。
-同样在美国,产品的制造成本由于高额的服务费不到总成本的65,438+00%,而产品的加工时间仅为储存、搬运、运输、销售、包装时间的65,438+0/20,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中国,深圳已将物流业确定为除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之外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更重要的是,物流是一种服务。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商品的送达可能是顾客在购物过程中面对商家的唯一机会;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与客户见面是展示企业的好机会。物流服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有下一笔交易的可能。毕竟在电商时代,留住一个老客户的作用已经被大家所看重。否则,客户关系管理(CRM)等软件就不会流行。但是当你购买昂贵的软件时,你不能忽视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细节。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区域国际物流峰会上,一位来自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讲述了他在佐川工作的经历和感受。一次送货途中,距离目的地1公里处堵车,快递员带着自己50斤的货物跑了1000米,准时送达。顾客看到两个人在冬天都在流汗。得知事情原委后,他决定把一年的快递合同交给佐川。
物流配送: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第一步
-国家邮政局数据通信所徐祖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物流配送的发展形势和邮政的优势来看,必须做好物流配送。
一方面,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邮政做好物流配送工作。正是因为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如此重要,许多实体连锁经营的批发零售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为企业内部的连锁网点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并正在向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拓展。与此同时,国家鼓励外资进入物流配送领域,导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涌现出10多家中外合资物流公司,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成为跨国公司角逐中国市场的有力竞争武器。可以预见,未来的物流市场将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邮政如果不及时抓住这个市场,就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强项,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竞争中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邮政在物流配送方面优势明显。邮政拥有庞大的投递队伍和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投递网络,这是国内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具备的。一是中国邮政通过实施先进的邮政网络运营系统,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236个大型分拨中心,可承接物流处理、仓储、配送等业务,覆盖23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第二,中国邮政拥有由飞机、火车、汽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组成的庞大干线运输网络。它不仅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还拥有565,438+00节火车车厢和33,000辆邮政车辆。通过邮政干线运输网络,中国邮政可以快速、准确、安全、方便地将邮件和物品运送到目的地。再次,中国邮政拥有遍布全国的统一品牌的大规模营销和投递网络。中国邮政目前拥有服务功能齐全的营业厅6.7万个,投递局4万余个,投递人员654.38+02.4万人,投递机动车654.38+05.40万辆。这个营销配送网络,无论是业务规模还是服务范围,绝对是国内物流配送行业第一。
——徐祖哲表示,目前中国邮政将重点提供服务,与四类企业和单位合作:第一类是高等院校。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最有可能成为电子商务B2B模式下的购买者和推广者。第二类是中外合资企业,这是中国邮政要争取的用户群体。第三类是大型国企,如电子、医药、建材等。这些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开拓国内市场甚至国外市场,但往往自身的投放力不足,急需这方面的合作伙伴;第四类是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这是极具潜力的用户群体。
据悉,中国邮政正在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实施物流配送业务,即在实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过程中,首先选择经济、交通、地理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目前,这种试点业务已经在广州、北京、成都等地开展。
——中国邮政拥有完善的邮政网络(信息资源)、强大的物流网络和以邮政储蓄为基础的绿卡网络,独一无二。徐祖哲表示,邮政要充分发挥实体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功能优势和多点、广面、长线的网络优势,从物流配送入手,在加快现有网络改造的同时,加快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绿卡网建设,逐步向包括网上购物、网上证券在内的各种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安全认证推进,最终实现全方位涉足电子商务。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与人文学院副院长吕廷杰也认为,中国邮政最有可能发展电子商务。他说:“据预测,邮递员将在下一个世纪被淘汰的三种工作中排名第一。从这个角度来看,邮政已经萎缩了。但同时我们知道,信息既不能吃,也不能穿。比如网上订餐还是游戏,但是没有物流部门给你送货上门,这就出现在不久前国内的网络生存测试中。人们永远无法从最现代的信息网络中直接获得商品。能让物体以光速移动的电子商务,只有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网健全的情况下才能完成。没有交割系统、信用卡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只有网络是不够的。”
-中国邮政以发展物流配送业为方向,制定了三步走的目标-
-近期目标:通过建立初步的电子邮件接入平台、业务平台、电子支付、安全认证系统等。,初步实现邮政电子商务系统,推动邮政新业务发展。主要建设任务包括电子邮箱网站建设、与互联网互联、网点支付系统和安全认证系统建立、185服务中心、183ISP、业务软件开发及相关配套系统。试点项目完成后,用户将能够提供网上邮政市场、网上邮局、信息服务、网上商城等网上服务。
中期目标:在“三网合一”的基础上,实现网上支付和安全认证,建立和发展包括全国中心和全国365,438+0省级中心在内的具有邮政业务特色的标准化邮政电子商务体系,探索新型电子邮政业务。
-远期目标:逐步实现邮政服务和生产管理的高效、低成本、在线服务和全球互通的电子邮政系统,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拓展邮政业外业务,与厂商、商家合作,不断拓展邮政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巨大的优势和缺陷依然存在。
-说到邮政,人们常说:全程全网覆盖,点多、线多、面广。不过,在这些优势的背后,国家邮政局数据通信所徐祖哲也承认,面对这项全新的业务,中国邮政也有很多弱点。主要表现为:
——改革开放20年,邮政发展滞后,没有及时在商业物流领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传统的快递、邮购市场也在流失;
——虽然投入巨资建设邮政综合网,但除了在邮政储蓄业务上有规模外,并没有因为网络的使用而扩大业务量;
-基本邮政业务的流动和管理仍以人力为主,计算机和网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更致命的是,邮政在网络数据与人工操作的信息交互上自动化程度低,信息的输入输出成为瓶颈。所以人工是无法被足够智能的机器处理所取代的。
——在这种情况下,邮政在传统商业物流面前难以获得成本优势,在缺乏速度优势的新兴网络运营商面前仍难以避免“放弃城市沿海干线,经营农村山区末端”的被动局面。因此,如何发挥全网优势,使网络与人工有机结合,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是中国邮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电子商务部销售经理刘军告诉记者,电商物流配送的概念与传统物流配送有质的区别,垄断行业的经营做法在某些方面不符合未来发展的需要。他说,在很多大中城市,邮政在技术、设备等硬件条件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服务意识的增强不是投入多少钱就能解决的。这既有发展大型物流配送企业的内在需求,也有来自外部竞争的压力。
此外,对于电商开发者和用户来说,目前的邮政投递成本也很高。刘军表示,如果邮政服务想要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领域站稳脚跟,就必须想办法将配送成本降低到人们可以认可的水平。网站选择分销商,除了看其服务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价格。
-当邮政老板意识到自己网络资源的巨大价值时,物流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邮政要在物流上做大文章并不容易。其中,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庞大销售网络的大型企业,与邮政一样是物流行业的后来者,但后者无疑将成为物流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主要原因是后者来自市场经济的环境,他们的机制灵活,已经有自己的长途运输和仓储网络,不像邮政长途运输仍然依赖于其他运输系统。
在中国拥有60家分公司,210个运营部门,8000多个销售团队的康佳,对自己庞大的销售网络非常自豪,虽然每年要花费2亿元来维护这个网络。康佳负责电子商务的许先生直接表示:“我们不会考虑邮政快递。如何邮寄送达?一台电视机如何从深圳运到北京?成本有多高?一些没有全国营销网络,产品又硬又小又轻的公司,可以考虑邮政网络。”徐说,“我们不考虑别人做我们的第三方物流,康佳甚至打算利用自己庞大的销售网络做别人的第三方物流。”据其介绍,康佳在这项业务上已经开始与国外大公司接触。
——除了大公司,一些活跃在各地的小快递公司也将是邮政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业内人士认为,邮政实物投递网络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发达的神经末梢,不仅可以直接上门,还可以延伸到最偏远的地方,所以本地配送应该是邮政的强项。但是这种力量能发挥到极致吗?“邮政老大”的脾气能改吗?
——当记者第一次提到中国邮政要搞物流配送时,许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中国邮政的国营思维很难在几年内改变。“邮政网络的神经末梢虽然很重要,但不一定能充分发挥作用。至少,能随叫随到吧?”许程春问道。
中国邮政想做最大的物流配送商甚至是电商的梦想,似乎还存在一些质疑,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中国邮政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新的市场转型,从而重振雄风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