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楼上楼下间的隔音

玻璃幕墙的楼上楼下之间之所以没有隔音玻璃幕墙的楼上楼下之间,是因为每层楼的地板与幕墙并不接触,而是有一定的缝隙。所以只要把这些缝隙密封严密,就能达到隔音的效果。

一般用发泡胶来塞住这些缝隙,但由于发泡胶的密度极小且很轻,隔音效果并不明显。

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无声宝的声学工程师会用无声宝吸音毡包裹高密度吸音棉的方法来堵住这些缝隙。这种方式的隔音效果远高于发泡胶,既能满足私密性的需要,又能避免噪音干扰。

外墙为玻璃幕墙。如何让两个房间之间的墙隔音1?可以用石膏板隔断,比如两者之间加一层静音隔音毡,这样可以更好的吸收声波。

2.也可以考虑在石膏板和龙骨之间加填充吸音棉。这种结构更加稳定,可以超过一般的砖体。

在玻璃幕墙上做一个显示屏。玻璃幕墙和显示屏之间的缝隙应该用什么填充?显示框略突出于玻璃幕墙,显示框与玻璃幕墙的间隙小于10。如果是mm,可以用硅酮耐候胶密封。如果缝隙过大,建议先用发泡胶填充,发泡胶干后再用硅酮耐候胶抹平。

玻璃幕墙和玻璃之间用的是什么胶?耐候结构密封胶。

玻璃幕墙与楼板隔断的距离一般为80-120mm,土建二层从一楼顶部到地面的厚度,如果是结构面(未装修)为80-120mm,如果是建筑面(装修后)为130mm-200mm。

高速公路上一块隔音玻璃幕墙多少钱?按平方算~必须有隔音坑风等。考虑到施工难度大等。,估计也就500块吧~这个还是普通的~ ~ ~

玻璃幕墙与地面的间隙超过1米宽。如何应对各种处理方式:举几个例子。

1.5mm镀锌板+防火岩棉+1.5mm镀锌板密封修补。

4毫米铝塑板

2.5或3毫米铝单板

10毫米硅酸钙板

如果是内置加工,一般愿意用细木工板之类的。

带副框的玻璃幕墙总是需要其他构件来固定玻璃。隐框幕墙是子框——玻璃用结构胶贴在子框上,子框通过构件与主框连接。从外面看,所有窗框都隐藏在玻璃后面,所以叫隐框幕墙。辅助框一定不能少。

玻璃幕墙技术?执行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新的《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已经颁布,并将于2004年6月65438+10月1日开始实施。与原标准JGJ102-96相比,修改和增加了许多内容。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设计。

2003年版本首先区分了强制性规定和一般规定。强制性条文用黑体字印刷,相应采用“应当”和“必须”;“不应该”“禁止”等最严格的限定词。应执行强制性规定。

非强制性条款的内容允许甲乙双方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作出其他特别约定。

结构设计使用寿命的规定介绍:

建筑结构有规定的设计使用寿命。本次修订中,考虑到幕墙属于可更换围护结构,规范第12章提出了幕墙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并在说明中指出使用年限一般不小于25年。玻璃、铝型材和钢可以达到25年的使用寿命。结构胶出具的10年质量保证书只是一个商业措施,并不是结构胶的实际使用寿命。国外也有过30多年来结构胶依然工作良好的案例。从结构胶的老化试验可以看出,结构胶的使用寿命达到25年是有可能的,国内一些结构胶生产企业已经考虑发布25年使用寿命的文件。

术语和符号:

(一)更清晰的幕墙概念

近年来,玻璃幕墙的形式多种多样,新体系层出不穷。原规范中对幕墙的定义已经不适应当前幕墙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在修订2003版时,规定了幕墙的几个特征:

1,由支撑结构体系和面板组成;

2.相对于主体结构具有一定的位移能力;

3、不分担主体结构的荷载和作用。

而且玻璃幕墙除了外围保护结构外,还可以作为装饰结构。

(B)幕墙的更详细分类

1.幕墙是指与地面的倾角为75° ~ 115°的墙体。竖向幕墙为一般幕墙,其余为倾斜幕墙(倾角75° ~ 90°,倾角90° ~ 115)。在此范围之外,它们统称为采光顶、遮阳篷等。,而按规范分工,不受本规范管理。

2、玻璃幕墙按其结构类型分为:

框架支撑玻璃幕墙;

全玻璃幕墙;

点支式玻璃幕墙;

其中,框支玻璃幕墙可分为:明框、隐框、半隐框幕墙;按其施工安装方式可分为构件式幕墙和单元式幕墙。有些厂家所称的小单元幕墙,其玻璃板有挂钩,现场单片安装,其实是一种构件式幕墙,不单独分类。

材料:

(1)一般规定

总则对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做了新的规定。除热浸镀锌外,钢型材还可以采用无机富锌涂料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如聚氨酯涂料和氟碳喷涂)。除阳极氧化外,电泳涂装、粉末喷涂或氟碳喷涂也可用于铝型材。

(2)铝合金型材

1.铝合金型材的型号采用国际通用的型号:6061、6063、6063A等。

2.增加了隔热铝型材的规定,强调隔热条采用尼龙66。

3.给出了各种表面处理的处理层厚度要求(规范中的表3.2.2)。

(3)钢型材

1,增加了钢材新品种,如耐候结构钢、钢绞线等。

2.关于支撑装置(吊夹、钢爪等)的规定。)和张力索杆中的锚韧性已被添加。

3.详细规定了氟碳喷涂和聚氨酯喷涂对表面处理层厚度的要求。

⑷玻璃

1.调整了幕墙用玻璃品种,取消了夹丝玻璃;增加了低辐射玻璃、防火玻璃和琉璃玻璃。

2.强调钢化后的二次热处理和倒角、磨边工艺,减少玻璃自爆。

3.明确规定了防火玻璃的应用,强调使用单片防火玻璃及其制品。

建筑设计:

(a)开启风扇的开启面积

原规范从节能、个人防护和开启风机本身的安全考虑,规定开启风机的总面积不应大于15%的墙体面积。

非典过后,一般要求加强自然通风,加开风扇。因此,本次修订取消了开启扇最大面积的规定,开启扇的设置由建筑设计根据使用要求确定。

(2)控制反射玻璃的反射率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和低辐射玻璃都是反射太阳光的,反射率高,反射光强,容易造成周围的光反射干扰。因此,在建筑设计一章中,规定玻璃的反射率不应大于0.3。

(3)关于安全玻璃的使用

安全玻璃是指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和钢化玻璃制品。安全玻璃的使用既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的安全,又要考虑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最大加工尺寸的限制。2003年修订版规定:

1.支撑幕墙:应采用安全玻璃;

2.玻璃幕墙:玻璃肋不应采用单片钢化玻璃,玻璃肋应采用钢化夹层玻璃;

3.点支式幕墙:面板采用钢化玻璃及其制品,玻璃肋采用钢化夹层玻璃。

目前框支幕墙的部分工程采用半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所以规定“应采用安全玻璃”。全玻璃幕墙的玻璃肋是重要的支撑结构。如果使用单片钢化玻璃,一旦因自发爆炸或撞击而破碎,面部玻璃将失去支撑而坍塌,严重影响安全。另一方面,由于夹层和钢化玻璃受目前设备最大加工尺寸的限制,高的全玻璃幕墙只能使用大尺寸浮法玻璃,所以没有规定全玻璃幕墙必须使用安全玻璃。

目前,在一些工程中,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中,所有的幕墙都采用夹层玻璃。虽然避免了玻璃破碎后掉落造成的人身伤害,但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将无法进入室内进行救援,也无法帮助室内人员逃生,造成新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使用夹层玻璃时,需要留出钢化玻璃制成的紧急和逃生出口,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四)防火玻璃的应用

1、幕墙的防火玻璃应采用单片防火玻璃及其制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单片铯钾玻璃及其制品。不应使用填充防火液体的复合玻璃。

2、幕墙的下列部位应使用防火玻璃:

透明夹层烟堵;

防火墙左右两侧的垂直透明防火带;

窗下无实心墙或实心墙高度不足时,地板上下两侧的透明水平防火分区;

用于划分防火分隔槽的透明防火墙;

其他透明防火隔断和透明地板。

3.支撑防火玻璃的设施或支撑结构不应采用铝制结构,而应采用钢结构。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原结构设计章节细分为四章:基本条文、框支幕墙、全玻璃幕墙、点支幕墙的结构设计。

本章主要描述各种玻璃幕墙结构设计的异同,包括总则;材料的机械效率;负载和动作;效果组合;连接设计;有机硅结构胶的设计。

(1)一般规定

1,改变了原规范幕墙立柱要挂在主体结构上。原来的规定是按照当时幕墙由框架支撑的情况制定的。现在很多大跨度复杂的支撑钢结构都是下端支撑在主体结构上,索杆体系在主体结构上张拉,不可能采用悬挂支撑的形式。因此,在第六章中增加了框支式幕墙应采用吊柱的规定。

2.原规范要求柱与主体结构采用柔性活动连接。这个概念不明确,柔性活动连接如何计算容易引起争议。本规范规定幕墙相对于主体结构要有一定的位移能力,可以通过各种胶缝和缝隙、各种长圆孔、上下柱的滑动缝、上下柱的缝隙、左右梁的缝隙来实现。大跨度钢结构也可以通过铰接摇臂机构和弹簧机构完全满足大位移的要求。所以在这次修订中,不再强调每个连接都必须用螺栓连接,也不排除有些连接是焊接的。

在实际的玻璃幕墙工程中,很多都是采用局部连接进行焊接(包括柱的角码和预埋件的焊接),有的还多次遭受12级台风的袭击;焊接连接的幕墙经过多次9度以上的振动台试验,仍然是安全的。实践表明,在幕墙连接中完全禁止焊接是不合理的,在某些场合往往很难做到。具体项目要具体分析。

3.定义了要考虑的荷载和作用,取消了温度应力的计算。

修订后的条文取消了温度应力的计算。从近几年的工程设计来看,在满足装配间隙结构和接缝宽度要求后,温度应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为简化设计不进行计算。

4.引入了重要性系数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它们是结构设计调整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基本系数,用于无地震效应的组合和有地震效应的组合。为了与结构设计规范的表述保持一致,本规范在内力和应力控制的一般表达式中引入了这两个系数。在玻璃幕墙设计中,这两个系数可取1.0,不增加设计工作量。

5、采用分别检查和控制各个方向挠度的方法。

一般玻璃幕墙中的风荷载和自重作用方向不同,地震力很小。因此,对于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挠度控制,分别控制风荷载和永久荷载的标准值。当梁在两个方向上受力时,挠度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受到控制。作为围护结构和装饰结构,这种控制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简化设计工作量。

6.提示考虑偏心荷载引起的扭转影响。

在框支幕墙的横梁上,偏心施加玻璃的重力,会造成横梁扭曲。当采用中空玻璃或夹层玻璃或偏心距较大时,梁会受到较大的扭矩,在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2)材料的机械效率

1,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分为三个等级,原规范中玻璃的强度设计值根据其厚度分为两个等级。因为等级差别太大,玻璃加厚后会出现承载力降低的不合理现象。现在强度设计值按照厚度分为三个等级,可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2.定义玻璃侧强度的概念。侧面是指玻璃切割形成的截面,其宽度等于玻璃的厚度。侧面强度低于大平面强度,常用于计算玻璃在平面内的抗拉承载力和玻璃肋由螺栓或其他连接件产生的抗弯承载力。

3.给出了不锈钢强度设计值的获取方法,用屈服强度除以系数1.15得到。

4.在斜拉杆结构中,拉杆和拉索长期处于受拉状态,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度是合适的。拉杆强度设计值取屈服强度除以系数1.4后的值;斜拉索的强度设计值是用抗拉强度除以系数1.8后取的。

5.附录中列出了耐候钢的强度设计值以及螺栓、焊缝和铆钉的强度设计值。

(3)荷载和地震作用

1,风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计算。基本风压基于50年一遇。对于高度超过200m、形状复杂、风环境复杂的幕墙,应进行风洞试验,确定风荷载值。

2.计算地震作用时,动力系数为5.0。并且两个地面加速度等级(对应于7.5度和8.5度的烈度)的地震系数增加。

(四)荷载与效应的结合

1,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取1.2。当重力荷载效应有利时(自重引起的轴向压力和下端支撑玻璃肋弯曲时风荷载引起的拉应力的组合),取1.0;当重力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如下端支撑的受压钢柱,自重与风荷载的组合),仍应考虑为1.35的组合,对应风荷载的组合系数取0.6。

2.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为0.5。

3.验算幕墙构件挠度时,只验算风荷载标准值或重力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挠度值,不进行组合(验算雨棚和采光顶构件时,应考虑风荷载和自重的* * *相互作用,但这不在本规范范围内)。

(5)连接设计

1.连接需要预埋件。预埋钢板和预埋凹槽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放入并固定。附录中列出了预埋钢板的设计方法。

2.当没有条件使用预埋件时,可采用地脚螺栓固定连接件。后加锚栓应采用机械锚栓或化学锚栓,并提出了应用后加锚栓时应注意的事项。

3.砌体墙平面外承载力低,连接件固定困难。因此,条文中作出了增加钢或混凝土连接梁、柱的要求。

(6)密封剂

1.结构密封胶承载力设计公式采用强度设计值,与其他部位的设计表达式一致。

2.计算密封胶厚度时,规定了位移承载能力值,采用0.14MPa的应力伸长率,可从厂家提供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得到。玻璃面板的位移取为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此时胶缝应力不会超过0.14MPa)。如有必要,还应考虑温度的影响。

框支式幕墙的设计;

(一)玻璃面板设计

1,增加了中空玻璃和夹层玻璃前后片玻璃最小厚度和最大厚度差的规定。

2.在玻璃的应力和挠度计算中,考虑了玻璃大挠度的工作状态,并对计算值进行了折减,引入了折减系数。

3.挠曲极限定义为短边长度的1/60。因为幕墙玻璃的挠度主要是由风荷载引起的,所以可以用风荷载的标准值来计算挠度。

4.给出了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的计算方法。原规范中关于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等效厚度的相关规定,仅适用于两块厚度相同、型号相同的玻璃的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两块玻璃上的外载荷应与其刚度d成比例分配,即与或成比例。考虑到中空玻璃中前后玻璃挠度的差异,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前玻璃所分配的荷载增加了10%。

(2)梁的设计

1.合理规定梁截面最小厚度的要求。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最小厚度由三个条件决定:宽厚比b/t;的板块;采用螺纹直接受力连接时,铝型材的区域厚度不小于螺钉直径;铝型材跨度不大于1.2m时,最小为2mm;当跨度大于1.2m时,最小值为2.5 mm。钢型材的最小壁厚为2.5mm

不满足上述要求的断面在断面设计中不予考虑。

2.建议梁按抗弯和抗剪设计。当梁采用开口截面时,还应考虑薄壁杆件约束扭转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扭转计算。

3.原规范中取消了梁的绝对挠度限值。最初的限制适用于小跨度的梁。目前幕墙形式多样,梁的跨度变化很大,采用单一的数值限制有时是不合理的。用相对挠度控制符合结构设计的一般习惯。因此,本次修订将铝合金型材挠度控制在跨度的1/180;钢型材控制为跨度的1/250。

(3)立柱设计

1,柱截面最小厚度的控制原理与梁相似。板的宽厚比和铝型材螺纹连接线的区域厚度与梁相同。不同的是铝型材开口部分的最小壁厚为3mm,盒体部分的最小壁厚为2.5mm;钢型材的最小壁厚为3毫米

玻璃幕墙保温怎么样?玻璃幕墙的保温效果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