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收购的会计处理

就会计业务处理而言,属于《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的企业合并业务,根据准则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购买股权后,B公司存续,这是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合并。对于A公司形成长期股权投资,而对于B公司,除了因股东变更调整实收资本(股本)明细登记外,不需要做任何账务处理,其资产评估只是确定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不需要调账。

(1)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处理:合并方以现金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以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报表的编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第九条处理;

(2)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公司也不需要做特殊的会计处理。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合并准则的规定处理:通过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支付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对于通过多次交换交易逐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次交易成本之和。根据问题,费用应该是3亿元。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按照《企业合并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母公司在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按照合并中确定的公允价值列示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并将企业合并成本与在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

企业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自购买日起设立备查簿,登记购买日被购买方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为以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提供基础信息。

二是购买股权后,B公司主体死亡,属于吸收合并。

(1)根据企业合并准则规定的精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和负债在被合并方的账面原值入账。

在确认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后,合并方将为此类合并支付现金和非现金资产。对于已确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已支付现金及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权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余额不足冲减的,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应当按照购买日在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所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或者计入当期损益。

扩展数据:

股份收购(Shareacquisition)是指以目标公司股东的全部或部分股份为收购标的的收购。控股收购的结果是A公司持有足够的股份,控制其他公司的绝对优势,不影响B公司的继续存在,其组织形式不变,仍具有独立法人的法律地位。

乙公司持有的商品条码仍由乙公司持有,不会因股东或股东股份数的变化而改变。商品条码的所有权人没有发生变化,当然其使用权也没有转移。20111 2月,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收购喜忧参半。

股权收购是通过购买目标公司股东的股份或收购目标公司发行的股份。或者向目标公司股东发行收购方股份,换取其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也称吸收合并);

前一种收购方式使资金流入目标公司的股东账户;后一种收购方式不产生现金流(也可以合理避税)。当收购方购买目标企业一定比例的股权,从而获得对经营的控制权时,称为接受企业。未取得经营控制权的收购称为投资。

收购完成后,持有公司50%以上股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控制权,而投资的目的可能是看到这种投资在未来会有更高的回报,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或为进入某个产业领域做准备,获得目标公司的无形资产(商誉、人才、销售网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股权收购